走进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

标签:
小可爱妈妈写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育儿 |
分类: 成长日志 |
小时候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看过的动画片有限,所以更不要说注意是哪个电影厂制作的了。有了孩子之后,为了让孩子能看到好的动画节目,我开始竭尽所能地为她搜罗。在这个过程中,我算是弥补了一下自己童年的缺憾。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众多各式动画开始走进我和小可爱的视野。
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作品的相识最初源于《三个和尚》。一天,一家三口逛街时,在一偏僻路段的一个小碟店,看到了《三个和尚》的碟片,其中还包括《没头脑和不高兴》和《雪孩子》。看到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我毫不犹豫就买了回来。
从《三个和尚》开始,到现在已经收集到一百多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长篇短制,形式多样,有一般的动画、水墨动画、剪纸动画、木偶动画等等。
钱钟书先生说过,如果吃了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去认识下蛋的母鸡的。但是,先生是大师,我等乃俗人,所以看到有机会去看看“下蛋的母鸡”——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我又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http://s12/bmiddle/4d3bcfbbga7c14d5e5c0b&690
http://s7/bmiddle/4d3bcfbbga7c1502b7b26&690
我们到的时候离约定时间还有四十多分钟。第一遍其实已经到了制片厂门口,但是没有看见,以为走错了方向,返回去一段,觉得不对,又走回来,走过了头,又转回来,这才在路对面看到制片厂大门。实在有些逼仄,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贡献和声誉有些不符。
http://s5/bmiddle/4d3bcfbbga7c155770ad4&690
http://s2/bmiddle/4d3bcfbbga7c158d14d61&690
约定时间渐近,人们陆续来了,都是带着孩子来参观的家长。因为人实在太多,参观时我们就分了两拨。由制片厂的一个工作人员张老师带队,我们进入了一楼的一个房间,参观一台动画片拍摄机,高达四米的机器,在小小的房间里显得格外突兀,再挤满我们这些参观的人,很是拥挤。张老师先介绍了一下这台机器的历史,问了问孩子喜欢哪些动画片,小可爱说她喜欢葫芦娃。之后,是另一个参与制作的邱老师介绍如何用这台机器拍摄动画片。这两位老师的姓跟小可爱幼儿园班上的两个老师一样,所以小可爱都吃惊地叫了起来。邱老师介绍拍每一秒钟的动画片,要画12张画稿,然后还要用透明的塑料纸做着色处理,我们看的每部动画片动辄要几万张、十几万张画稿。他说动画片《宝莲灯》就画了150000张画稿。为了让大家感受一下画稿的数量,张老师带领我们去了隔壁的一个房间,小小屋子里堆满了画稿,据说基本上都是动画片《勇士》的画稿,有120000张之多。
http://s6/bmiddle/4d3bcfbbga7c1609c6c65&690
之后,我们去了在地下室中的展示室。一进地下室就有一股霉味儿,不过,里面真的非常凉快,外面三十二三度的高温,里面大概只有二十多度。展示室里展出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部分作品和一些动画片的制作方法,比如剪纸片、木偶片怎么做。孩子们最感兴趣地是在动画片《大闹天宫》的展示室,孩子们争相跟“美猴王”合影。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不少家长比孩子更认真,认真听,认真拍,大概都像我一样是第一次走进电影制片厂。
http://s11/bmiddle/4d3bcfbbga7c165f059da&690
最后一个活动是观看美术电影制片厂今年新拍的建党九十周年献礼动画片《西柏坡的故事》,尽管题材不是孩子们平时熟悉的那种,但他们还是很快沉浸在其中,为片中孩子们的每个胜利喝彩,也为孩子们的命运担心。
这次参观活动中,还有一件事情很值得我和小可爱开心,就是又见到了秀秀小姐姐和她的妈妈。春节前的一天,我们跟秀秀和秀秀妈妈在肯德基的儿童游乐区认识了,两个孩子玩了一个多小时,已经成了好朋友,但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本年了,我们居然没有再次相遇,虽然两家相距不过两百米。这次意外重逢实在值得我们好好儿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