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闲情偶记
闲情偶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9,582
  • 关注人气:42,2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如何行拜礼

(2013-08-22 20:32:29)
标签:

文化

今人

何行拜

二为

平而致

分类: 文史考虑
古人如何行拜礼

古人吃穿住行、人际往来都有系统的规范可以遵循——
(一)揖让
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异性,行礼时推手微向下;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时推手微向上。一指禅让,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二)顿首
顿首,古时的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即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结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
(三)九拜
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四)折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陶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周郡派督邮来巡视,县吏劝陶渊明束带迎见,陶渊明感叹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五)膜拜
膜拜,即古代的礼拜。行礼时,两手放在额上,长时间下跪叩头。原专指礼拜神佛时一种敬礼,后泛指表示极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礼方式。今人多用“顶礼膜拜”形容对某人崇拜得五体投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