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录桐城

(2010-01-20 13:52:17)
标签:

铭文

厉王

器形

镇江博物馆

南淮夷

桐城

文化

分类: 文史考虑
记录桐城
 

(选自同安闲人的博客)


青铜翏生盨
时 期: 西周晚期(厉王)
材 质: 铜
级 别: 一级文物
馆 藏: 镇江博物馆
    盨是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盨名不见于《三礼》,其形由弇口圈足簋发展而来,用途亦同,宋代以来称之为簋,至清末始将二者分开。盨的使用期很短暂,西周中期后段出现,西周晚期较为流行,春秋初期则基本消失。器形时代差异亦不很大,基本为椭方体、敛口、鼓腹、双耳、圈足,盖可却置,有变化亦仅限于耳,足、盖等部位。翏生盨器形椭圆、有盖、双耳,连盖通高21.4厘米,口径15.3厘米×21.8厘米,盖上之矩形钮与底下之矩形足两相对称,全器饰平行棱脊纹,朴素而简洁,而其所铸铭文尤为重要。器、盖内皆铸铭,字数、内容完全相同,各6行50字。铭文记载盨的主人翏生跟随周厉王(前857年—前842年)讨伐南淮夷的重大事件。淮夷为商周时期的少数民族,是由许多邦国组成的民族共同体,居住在安徽、江苏的淮河流域,因其地处周王室辖地之南,又称南淮夷。面对强大的周人势力,淮夷经常被迫称臣,但亦常伺机反叛,尤以厉、宣时期反叛日趋频繁。翏生随厉王亲率三军出征,讨伐角、津、桐、遹等淮夷重要之邦,杀死并俘虏了许多淮夷人,缴获不少青铜器和兵器,得胜而归。翏生盨一件见诸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著录,惜仅存器身,铭文锈蚀不清;一件存于上海博物馆。盨器流行短暂,出土及传世亦稀少,有铭者更是凤毛麟角,此件翏生盨以其重要的铭文尤显珍贵。

其铭文为:王征南淮尸(夷),伐角、□(津),伐桐、遹,翏生从,执□(讯)折首,孚(俘)戎器,孚(俘)金,用乍(作)旅盨,用对□(烈),翏生眔(暨)大□(妘),□(其)百男、百女、千孙,□迈(其万)年□□(眉寿),永宝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