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朝的16本流水帐(6)

(2009-12-06 10:17:47)
标签:

百官

流水帐

兵部侍郎

三月

王振

吴中

分类: 漫卷诗书

明朝的16本流水帐(6)

 

正統元年(1436年  丙辰)
二月 開始經筵。命太師英國公張輔知經筵事,大學士楊士奇、楊榮、學士楊溥同知經筵事,三楊輔政。少詹事王直等九人兼經筵講官,翰林等儒臣分直侍講。併定每月一講,有儀注。中官王振及考功郎中李茂弘認為月講是虛應故事,粉飾太平,君臣之情不通,可憂。初即位時,方講開經筵,王振即導幼帝閱武,看武職試騎射。王振逐漸擅權。太皇太後,因王振每欲幹政欲誅之,未果。
正統五年(1440年  庚申)
三月建北京宮殿。永樂災後,至此方命中官阮安同都督沈清、工部尚書吳中等重建三殿,併修繕乾清、坤寧二宮。共役工匠官軍七萬餘人。
五月  王振喜僧道,每歲一度,至是前後共度二萬二千三百餘人。
正統六年(1441年  辛酉)
三月 兵部侍郎於謙,因巡撫山西威惠大行,每入京師,無人私謁,王振恨之,命通政史劾謙以久不昇遷有怨氣。下法司論死,下獄三月始釋放,改任大理少卿,山西、河南吏民千人上書請留,久之始復原官。
十一月以宮殿落成,賜文武大臣宴。有明以來,中官不預外廷宴,是日帝問,王先生為何不來?振知後大怒,帝命開東華門中門召振,振至,百官候拜於門外,振始大悅。
正統七年(1442年  壬戌)
二月 立錢氏為皇後。工部尚書吳中致仕。北京工殿及長、獻、景三陵皆吳中所營造,規劃井然。
十月 太皇太後張氏卒。王振更無顧忌。帝始御門視事。
十二月葬太皇太後於獻陵。上尊謚曰誠孝昭皇後。洪武中曾置鐵碑於宮門,高三尺,上鑄:“內臣不得幹預政事。”至是王振因太皇太後卒,遂盜毀之。
正統八年(1443年  癸亥)
十一月 宣宗原後胡氏卒。
正統九年(1444年  甲子)
三月 大學士楊士奇卒,年八十。
正統十一年(1446年  丙寅)
七月 大學士楊溥卒。
正統十二年(1447年  丁卯)
十一月 皇長子朱見深生,貴妃周氏出。
正統十四年(1449年  己巳)
七月也先犯大同邊報日數十至,王振勸上親征。兵部尚書鄺埜,侍郎於謙,吏部尚書王直率百官據實況力諫不可,帝不納。乃下詔親征,命郕王居守。
八月十四日,駐土木堡,也先四面合圍,不得出,帝被俘。官軍死傷者數十萬,戰歿官員五十餘人,史稱“土木之變”。十七日,百官集闕下哭。次日太後命郕王監國。侍講徐珵言“天命已去,惟南遷可以紓難。”尚書胡瀅曰:不可。兵部侍郎於謙厲聲曰:“言南遷者可斬也!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請速召勤王兵,誓以死守。”尚書王直、學士陳循等議皆同。太監興安、金英、孛永昌皆言於太後:“若去陵寢將誰與守?”於是,議遂定。郕王總百官,大小事俱啟太後。於謙調軍運糧,人心稍安。二十一日,昇兵部侍郎於謙為兵部尚書。部署北京保衛戰。二十二日,以皇太後命,立皇子朱見深為皇太子。仍命郕王代總國政。二十三日,郕王攝朝,御午門左門,右都御史陳鎰合諸大臣言:王振傾危社稷,構陷乘輿,請族誅以安人心。王振之黨馬順叱陳鎰退出,給事中王竑、刑科給事中曹凱捽馬順發,嚙其肉,眾亦起共毆之,立斃於廷。又振黨二人亦擊殺之。又抓王振之侄反跪於廷眾爭唾罵之,一時衛卒洶洶,朝班大亂,郕王懼欲起,於謙掖王止,請諭百官曰:“順等罪當死,勿論。”眾乃穩定。遂拘振族少長皆斬。籍其家得金銀六十庫,玉盤百。珊瑚高六七尺者二十株,其他珍玩無算。
九月廷臣合請太後曰:皇太子幼衝,應立長君,太後然之。告郕王,王驚讓再三,後都指揮于謙出使瓦剌歸,口傳正統帝旨,令郕王繼統,王始受命,即皇帝位。以明年為景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