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清兴的又一诱因

标签:
文官朕兆武将御用文人党争中国 |
分类: 文史考虑 |
明亡清兴的又一诱因(zt)
好多人都认为明朝是中国封建时代最腐朽最黑暗的时代: 1)明朝的危机从嘉靖就初显朕兆,万历间由治到乱,天启年间文官集团对 宦官集团的妥协把危机加深为覆国之祸。 2)文官集团的蜕变、党争和同武将之间的争端。最后一点也集中表现在 袁崇焕杀毛文龙事件上。 3)崇祯本身的原因。他的确有些刻薄寡恩,在他手下作臣子日子不好过,打 屁股不算啥,打仗也只能胜不能败,兵败过后轻则罢官,重则弃市甚至传边, 特有些恐怖。所以有些武将干脆不等他的处置,自己直接了结。但这只是一方面的原因。 4)以上都不是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当时的社会分配和再分配制度下, 当时的农业根本养不活那么多人(一说1.1亿,也有说1.5亿)。在连续40年的小冰河 时期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就是全力种植粮食也养不活那么多人,何况当时因为商品经济 的兴起,南方很多良田都种植桑麻而非粮食去追求利润。南方因为水道密布,受干旱 影响小,就没什么农民暴动。从另一个角度看,南方坚持抗清坚持到康熙初年就能说明 南方对大明统治的认同。北方受灾严重,对农民来说造反好过直接饿死,大量的 饥民成为农民起义的基础,直至灭亡明王朝。 而清能坐稳江山的主要原因除了满清用种种手段笼络大地主外,关键在于从明后期传 入中国的耐旱耐寒农作物(土豆,红薯和玉米)使得耕地面积可以大大提高,可以暂时 养活更多的人。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只要统治者能解决农民的吃饭问题,他的统治 就会很稳固。反面的例子同样由满清提供给我们,到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已经有近 4.5亿人了,当时的土地问题由开始吃紧了,于是太平天国消耗掉1亿多人,甚至 知道我们建国,全国人口还是4.5亿。 所以,我认为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农业有限的生产力和众多人口的矛盾,这也是汉唐 我们公认的最强的两个封建王朝灭亡的根本。比汉唐的灭亡不同的是,我们的大明天朝 最后被蛮族取代,蛮族的屠刀高高挥起,无尽臣民化为枯骨,无数典籍飞灰湮灭, 这个时代被称为中国封建史上最黑暗的时代。最后连我们最为自傲的,骨头向来铁硬 的史官也被杀光了,代之以御用文人。 |
前一篇:阮籍丧母
后一篇:明代国史馆与翰林院、内阁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