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省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一]

(2008-10-20 09:07:26)
标签:

浮山中学

风景名胜区

森林生态

景区

张公岩

杂谈

安徽省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一]
安徽省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一]

安徽省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文本)

 安徽省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文本)[一]

安徽省建设厅文件(建城[2004]117号)

关于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批复

 

安庆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要求审批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请示》(宜政报[2004]7号悉。受省政府委托,根据《浮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评审意见》,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浮山风景名胜区的性质为:以火山地貌、摩崖石刻、典型山水景观环境为特色,进行游览观光、科研教育活动的风景名胜区。

二、同意浮山风景名胜区划分为浮山景区、白荡湖景区、白云崖景区3个游览景区,总面积76.7平方公里。同时,为了更好的维护浮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设立游憩活动区、森林生态保育区和火山口遗址保护区3个功能区。请抓紧组织编制各景区和功能区的详细规划,重点景区、景点的详细规划报省建设厅审批。风景名胜区的建设要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理,建设项目要按《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履行手续。

三、对浮山风景名胜区的山泉、林木、植被、岩洞、水域等自然景区及摩崖石刻、寺庙、古迹、遗址、古树、名木的登记造册。严禁砍伐林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控制进入风景区的生态保育区,维护好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强化景区内空间景观环境保护,建筑形式和色彩要与浮山自然景观环境相协调。一些历史形成的有碍观瞻的建筑,要根据规划,抓紧整治,确保浮山“山浮水面水浮山”的优美视觉景观效果。

四、要认真处理好风景区与周边乡镇的关系。风景区游览接待服务应主要依托枞阳县城、浮山镇。合理组织景区游览线路。要认真引导好风景区及保护带内居民产业结构的调整。近期建设应以景区、景点的保护、开发和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为主。

五、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强化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组织协调好有关部门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把浮山风景名胜区保护好、建设好、管理好、利用好。

此复

二OO四年四月十五日

 

 

 

目   

第一章   总  则-------------------------------------------1

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2

第三章   性质与规模---------------------------------------3

第四章   布局与分区---------------------------------------4

第五章   容量与客源---------------------------------------7

第六章   专项规划-----------------------------------------8

第一节   保护培育规划---------------------------------8

第二节   风景游赏规划--------------------------------10

第三节   旅游设施规划--------------------------------11

第四节   基础工程规划--------------------------------13

第五节   绿化规划------------------------------------15

第六节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16

第七节   土地利用协调规划----------------------------18

第八节   经济发展引导规划----------------------------19

第七章   近期建设----------------------------------------20

第八章   规划实施建议------------------------------------23

第九章   附  则------------------------------------------24 

 

第一章总 

第1.1条  为统筹安排浮山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本风景区)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利用、开发与管理,优化风景区用地布局,全面发挥风景区的功能和作用,根据国务院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和建设部颁布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划。

    第1.2条  本规划经安徽省风景区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并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且报建设部备案后,即成为本风景区规划、管理和实施的法定性文件,由浮山风景区管理处负责实施与管理。

    第1.3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风景区内进行各项建设活动,都必须符合本风景区规划要求,风景区的开发与管理,执行本规划。

    第1.4条  规划依据

⑴《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6月)

⑵《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⑶《皖西南旅游区规划》(1999年4月)

⑷《枞阳县志》

⑸《浮山志》

(6)《浮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1996年)

    ⑺《枞阳县社会经济发展“十五”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2000年6月)

    第1.5条  本规划中规划期限是指批准实施年份至2020年;在各项文件表述中,近期指2001年—2005年;远期是指2006—2020年。

 

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第2.1条  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严格保护风景区自然地貌及其风景资源,充分发挥风景区的综合作用。以依靠挖掘自身特色资源、发展旅游经济为基础,因地制宜,优化风景区用地布局,带动区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第2.2条  规划原则

(1) 生态原则:要求在整体研究风景区生态系统特色与机制的前提下,确定风景区开发项目的内容、强度、方向和措施,立足保护、合理适度开发。

    (2) 特色原则:在对现状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抓住“火山地貌”这个中心环节,确立其独具特色的整体氛围。展现民俗风情,规定建筑风格,整合游览线路。

    (3) 弹性原则:采用整体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在开发上采用分期分区的滚动开发模式,在建设目标和时间等因素上应有一定的伸缩性及开发时序性。

    (4) 可持续性原则:注重资源利用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避免因过度开发而造成资源的枯竭。合理确定环境容量和游人规模,在确定的保护原则下,积极而又谨慎开发富有浮山乃至皖西南特色的游览项目。

    第 2.3条  规划目标 

充分发挥浮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切实保护好典型的火山地貌,充分挖掘人文资源,合理整合风景资源,做到开发与保护并举。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力争在规划期内把山水相约、风光旖旎的风景区建设成为生态平衡、环境优美、设施配套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以此带动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

 

 

第三章      性质与规模

 

    第 3.1条  风景区性质

以火山地貌和摩崖石刻为特色,以游览观光、科研教育为主体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第3.2条  风景区范围

浮山风景名胜区由浮山景区、白荡湖景区、白云岩景区三部分组成。总面积76.70平方公里。

    浮山景区以樯山火山喷发口为中心,包括浮山,缆山及其南面的沙帽山、金斗、亭山、长山和西部的土地山、簸箕山、象腰山、盘山、菜花山等呈“扇叶形”布置的三片以及围绕在其东、北部的半环形水系,总面积19.1平方公里。

    白荡湖景区包括白荡湖全部水面及其沿湖岸退500~1000米不等的用地,总面积53.6平方公里。

    白云岩景区4平方公里。

 

 

第四章  布局与分区

 

     第4.1条  总体布局

本风景区总体结构为:“一山一湖一岩一环”

    “一山”──浮山景区

    “一湖”──白荡湖景区

    “—岩”──白云岩景区

    “—环”──串接三片的环线

    第4.2条  功能分区

规划将浮山景区分为游憩活动、森林生态保育区和火山口遗址保护区三大功能区。

游憩活动区包括浮山游览区、教育科研区、休闲观光区、水上娱乐区;森林生态保育区包括南山、西山森林生态保育区。

    第4.2.1条  浮山主游览区

    本区含张公岩小区、会圣寺小区、金谷岩小区和妙高峰小区4个精华小区和1个后山小区。范围为:西至茶庄、小街庄一线,南抵浮山中学、下汤庄一带,东、北沿白荡湖湖汊岸线。总游览面积为4.24km2

·张公岩小区:范围为西至小街庄,东至大天池,南至海岛岩,北至茶庄,面积0.54km2

    ·会圣寺小区:范围为西至革命遗址,东对山脊,北至笔架石,南至打鼓洞一带,面积0.48km2

·金谷岩小区:范围为西至山脊,东至双瞻阁,北至紫霞关,南至浮山中学,面积约0.49km2

    ·妙高峰小区:范围为东沿浮山中学边界,南抵景区车行干道,西靠戗山山脚,北临翠盖峰。总面积约为0.47km2

·后山小区:范围为西至茶庄,魏家草堂一线,东至虎形山山脚,北至鲍湾,南至虎爪庄,面积约2.26km2

    规划建设要点

·修整现有游览步道,提高其等级,完成区内两环道步行系统。修建会圣寺至莲花峰、天池、清凉台、茶庄段步行道。修建莲花峰至杉海鹭鸣、方以智墓、大章庄至双瞻阁段步行路。并因地制宜修筑必要的石阶登道,险要地段及攀岩峭壁加设护拦,以保障游人安全。

·区内建少量必要的茶水点、公厕,建筑体量与风格均要与环境相协调,简朴而富观赏性。

·加强各小区和各景点绿化,引进珍稀竹类,形成丰富多彩的植物景观。

·恢复桃花涧桃林,重建昔日景观,恢复洗心亭,修复渡仙楼,保护现有石刻。

·开发九曲洞景点,金谷岩旁厕所择址重建。

·恢复双瞻阁景点原有功能,即房秩伍先生故居,迁出现管理处。

·景区内禁止开山采石和滥砍乱伐,需迁移私坟。

·今后的浮山中学的规划既要适应教学的需要,又要充分发掘其历史文化的底蕴,达到较高的游览品味,成为本风景区独有的旅游景点。

    第4.2.2条  教育科研区

范围为戗山西北0.83Km2。规划在主游览区与西山景区之间,结合火山口遗址,开设科研教育基地,进行观测研究、科普教育、文博展览等活动。

    第4.2.3条 休闲观光区

范围为北抵浮山中学,南界南山森林生态保育区,东至湖汊岸线,西临戗山,面积0.95Km2。利用现状较平坦用地,结合水面、码头,开展观光、垂钓、日光浴等活动。

    第4.2.4条 水上娱乐区

范围为环浮山北、东侧水面,面积5.83Km2

规划建设要点:

·近期在浮山中学以东、海拔10米等高线建小型固定游船码头。在小张庄和簸箕山脚各设一处次要浮动码头,与岸上游览线路形成交通环线。

    ·逐步退田还湖,扩大水面,达到山环水绕的效果。

第4.2.5条南山、西山生态保育区

    南山森林生态保育区范围为西至景区边界,东至亭山,北至胡甘庄,南至金斗山,面积约2.95K m2

西山森林生态保育区范围为西至景区边界,东至徐角村,北至施田埠,南至唐江村,面积约3.9K m2

生态保育区作为浮山景区的绿化背景,以远观为主,游人也可进入区内。

    第4.2.6条 火山口遗址保护区

    范围为以戗山为核心的0.4 Km2区域。规划保持原貌,严格保护,不进行开发。

    第4.2.7条 白荡湖景区

    注重在水面及其岸线的综合整治,达到虽由人工,宛自天成的景观效果。在湖汊等不经意的地点适当增加人文设施,增加湖面的观赏性,湖面多设置帆船作为游览的交通工具。

    第4.2.8条 白云岩景区

在景区的西南侧的进山口处建设相对集中的旅游接待设施及停车场,并通过入口大门等标志物的建设形成功能较完善的入口场所,因景点而异,用科学的手段,保护好各特色景点,特别是对白云湖的保护更应显现高山平湖的意境。根据山势及现有条件,设计呈斜“8”字型步行游览观光道,将各景点有机地串联起来,既满足游客观光的需要,又应不破坏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局部路段为安全因素,架设栏杆,栏杆及步道均采用粗斧成形的石板材料。

 

第五章  容量与客源

 

    第5.1条  浮山景区游人容量近期取40.5万人次/年,远期取50.4万人次/年。

第5.2条  一级客源市场(主要市场):

    合肥、安庆、铜陵、贵池、芜湖、南京、九江等。

    第5.3条  二级客源市场(一般市场):

    长江流域的其它城市,即以上海为首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及武汉、重庆、南昌等地。

    第5.4条  三级客源市场(潜在市场):

    除上述一、二客源市场以外的国内其它地方,主要的是粤、闽、港台及西北、东北地区。

第5.5条  本风景区游客规模预测近期2005年取7.81万人次/年,中期2010年取17.2万人次/年,远期2020年取44.6万人次/年。其中,浮山景区近期为4.8万人次/年,中期9.4万人次/年,远期为24.4万人次/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