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清科场走一遭

(2007-10-13 18:34:19)
标签:

文学/原创

谈天说地

休闲

美图

分类: 闲情偶记
大清科场走一遭 

大清科场走一遭

找出一份清朝的科举试题,看看自己功名指数。前后三场,先准备几袋牛肉干。

第一场:史论5

 1、周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

 2、贾谊五饵三表之说,班固讥其疏,然秦穆尝用之以霸西戎, 中行说亦以戒单于,其说未尝不效论;

 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4、裴度奏宰相宜招延四方贤才与参谋请于私第见客论;  

 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既然混迹科场,这几题倒也司空见惯。估计试卷能够写满,不至于留下空白。如果恩师大人以笔测量,得分不会太低。倘若老先生较起真来,就很难说了。

第二场: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  

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2、泰西外交政策往往借保全土地之名,而收利益之实。盍缕举近百年来历史以证明其事策。 

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4、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曰土地,曰资本,曰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5,“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真是闻所未闻也!就是打电话求助,也不知问谁。估计我乡下的老师也不行,这不是让试管都没见过的学生考实验题吗?教育的不公平,真是源远流长啊!

第三场:《四书》、《五经》义 

首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既是书本知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结论:既然一场只招几百个,还是立志当个土财主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