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大字的心得

(2007-05-26 13:39:00)
标签:

个人文章发表

大字书法的学习心得

                                                   作者:亢国炼

    一、大字,也叫榜书,古曰“署书”,又称“擘窠大字”。明代费灜《大书长语》曰:“秦废古文,书存八体,其曰署书者,以大字题署宫殿匾额也。汉高帝未央宫前殿成,命萧何题额……此署书之始也。”汉丞相萧何是第一位运用榜书艺术装饰帝王宫殿的书家,但不是第一位写榜书的书家。早在秦统一文字以前,榜书就出现了。据《泰山》、《琅邪》、《峄山》、《会稽》刻石和文献记载,第一位书写榜书的书家是秦丞相李斯。山海关上<天下第一关>堪称一绝,历朝历代书写大字.榜书者不乏其人。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榜书从赞颂帝王功德,装饰皇家宫殿、苑囿,发展到题写重臣宅第、寺宇庙堂、关隘要塞城楼、园林景观、名山大川,最后进入寻常百姓家,商家则用以书写店招;书体也从单一使用篆书、直书,发展到使用行书、草书。

    当代郭沫若题写的“武侯祠”巨匾、沙孟海题写的“华联商厦”巨幅商店名,分别用俊逸潇洒和端庄凝重的行书书写,备受人们关注。在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旅游区,有众多赞美地域景观的榜书刻石和碑刻,它们为名山圣地、秀水佳景增辉添彩。近年举办的全国榜书大展.全国首届大字展及全国各地涌现出许多大字书法爱好者,这些都表明大字书法的历史必然和社会意义。

 

    二、名帖推荐

    要临写大字,应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字径大、字口清晰的名家法帖和刻石作为范本。下面列举部分供参考。《泰山经石峪金刚经》、《石颂》是兼有篆、楷、行、草意的隶书,《石颂》另具跌宕跳跃、朴率稚拙的特点。《石门颂》恣肆奔放、活脱潇洒、意趣盎然;魏碑《张猛龙》峻劲雄肆,结构欹正相生,点画变化多端,融方圆为一炉,是北碑中的神品。《元倪墓志》精健秀逸、风华旖旎;颜真卿楷书雄强浑厚,端庄凝重,线条弹性极强,是书写榜书的极好范本;米芾《虹县旧题》、《多景楼》、《梅花赋》、《苕溪诗》、《蜀素帖》等行书,用笔精妙,八面出锋,结字跌宕多姿。明末清初王铎《触意之二首》、《忆过中条语》等法帖,打破了沉寂的章法,艺术地切割空间,跌宕跳跃的结字和摇曳的行气,开拓了新的章法境界。孙过庭《书谱》是书法史上文、艺双绝的草书法帖。吴镇《心经》与日本平安后期藤原佐理《头弁帖》同是姿媚秀出的书体,含蓄蕴藉的用笔,浓淡干湿的墨韵,构成了五彩斑斓的艺术世界。山海关上《天下第一关》匾额及许多古建匾额也可。                                                                                       

    三、大字书法的审美

    一是点画粗壮雄浑但笔路清晰。大字不仅究其笔精,更要看其势峻。为此,在用笔上,一般入笔要逆锋濡染而成,所以入笔从交待上,看似不如中小楷那样清楚;又因大字多用大笔书就,以臂力或全身之力而为之,故而,运笔稳健自如,笔画粗重,收笔圆浑饱满而不飘浮。点画之间的连带,一应自然,不可强力而为之。因此,好的大字,一般较小楷或中楷字留白为小(在碑版上表现为留黑)。这样,字虽大,结体严谨而不松散。正如元赵子昂所说,大字需结密无间。这个“间”,即是笔画之间的间隙。所以,大字较之小楷和草书,用笔上提按幅度要小,笔画要粗壮,行笔要稳,力在字中。

    二是精于点画布白,粗中有细。布白就是布局,布白有字法的布白,有章法的布白。这里专指字法中点画的布白,而不是结构。榜书中点画布白比长篇巨制中的小、中楷布白要重要。原因是大字一般是少字书法、大字书法,一点布局不当,犹如美女眇一目,壮士折一臂,十分挑眼。所以,榜书要精于点画布局。                                                         

 

    三、是临帖。                                                                                                                                              

 

    四、谋篇创作  运筹帷幄

    费瀛说:“作大字如大匠作室,然先须经营位置。匾有横竖,体裁不同,字有疏密,形势亦异;规画间架,穿插得宜,胸有成字,而后下笔,则稳妥耐看。”他要求作者在创作前从匾的形制、字的位置安排和具体字的结构等方面进行思考,在思考成熟、胸有成竹后再下笔。这是创作的前期准备,应当熟记在心。除此之外,我们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确定书体。客观环境决定书体是必须明确坚持的原则。置于庙堂、厅殿、关隘要塞等庄重、严肃之地的榜书,应采用端庄、醒目、遒劲、便于认识的正楷书体。我们不难看到,国家各级政府机关的挂牌大都是用规整的宋体或仿宋体。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公园、渡假村、山庄、村寨等地的匾额,应选用自由活泼、潇洒疏逸、具有烟霞气或奇气之类的行、草、篆、隶书或流行书体。镌刻在名山大川、秀水佳景的榜书,应根据山川、景区的具体特征,选用与之相适应的书体。如镌刻在山势险峻、高耸挺拔的西岳华山、秦岭、剑门关(川陕交界处)岩壁上的书体应是雄强、苍劲、威武、遒美的书体;镌刻在风光秀丽的桂林、西湖、苏州园林等地的榜书,应选择清逸、隽秀、恬淡、流美的楷、行、草书字体。选择好书体之后,再根据厅堂大小、悬挂高度、山崖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字径尺寸。费瀛说:“堂有崇庳、匾贵中适,堂小而匾大,为匾压堂,固不可;若堂高而匾小,犹堂堂八尺之躯,面弗盈咫,则亦不中度矣。登其堂,观其匾,整饬工致,名雅而字佳,虽未见主人,而风度家规可明征矣。”

    2、节奏感。汉字本身固有大小、长短、宽狭、参差、错落、疏密等特点,在使用时,应充分发挥其特点在作品中的作用,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节奏感。

    3、协调感。出于布局协调的需要,对相邻、取势相同的字要进行加工处理。如用字的大小差异、线条的粗细差异等加以调节,可以在视觉上形成多样化效果,从而避免雷同。

    4、黑白对比关系。在布局中,要考虑作品黑白对比关系的变化。费瀛说:“大抵横匾数字并列,有宜纾左者,有展右者,有宜附丽者,有离立者,有回互留放者,只要位置得所,东映西带,若星辰之参错,灿然而成章也。字多象形,强齐不得。”北京北海琼华西麓的“阅古楼”横匾,“古”字属附属关系,而作者将其作“离立者”处理,有意拉长中竖与相邻两字强齐,黑白对比关系被破坏了。清代王澍说:“凡榜书三字中,须中—字略小,四字须中二字略小。”如“攀高峰”草书条幅,让“攀”、“峰”二字占大面积空间,相对“高”字占的空间略小些,三个字之间不仅产生了黑白刘比反差关系,而且又有错落感。

    5、忌修饰填涂。费瀛说:“大字惟尚神气,形质次之;最忌修饰,修饰顿减精神。”王澍强调榜书应带有逸气。要使字具有神气或逸气,除“胸有成字”外,还应乘兴一挥而就,因为激情发挥书写出来的字往往带有神气或逸气。如果书写者自己都神气不足,哪能写出好字呢?修饰填涂之字虽然看上去较“完美”,其实是对神气和逸气的破坏或掩盖,因而不满意宁可重写,也不能修修补补作再加工。

 

   五、身法和步法

   (一)书写直径在一米以内的大字。

    1、在桌面上书写时,上身微微向桌面躬,左手撑着桌面,右臂抬起,臂根离开身子,松肩、肘斜下、掌下垂。双脚左右分开与肩同宽,右脚在前,与在后的左脚相距约半个脚掌,膝可微屈,但不超过脚尖。在力的分配上,左手与双脚形成稳定的三角形。根据书写需要,身体的重心要在双腿之间变换,左手撑着桌面的力量也要随着变化。

    2、在地面上书写。以大地为书桌,弯腰,两眼俯视铺在地面上的纸张,上身微微前躬时,头部不应超过前脚脚尖,左手自然弯曲,置于左前侧,双脚成弓步,左脚尖与右脚跟间的前后距离约50厘米。根据书写需要,身体的重心要在双腿之间变换。前进时,先将全身的重心移放到不动的右腿上,左腿前移,脚跟先轻轻着地,然后脚掌踏实地面。后退时,先将全身的重心移放到不动的左腿上,右腿后移,脚尖先轻轻着地,然后脚跟踏实地面。步伐、呼吸和书写三者要协调配合。移动碎步应快速轻捷,准确到位,脚跟微微离开纸面,脚掌不要擦着纸面走。书写时,要穿软底鞋或纯棉袜。

 

    六、墨法

    字生于墨,墨生于水。水墨者,字之血脉也。水与墨配合比例关系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书写质量,因此,掌握、运用好这两者,并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是非常重要的。费瀛说:“(墨)弗令太浓,浓则滞笔,亦弗太淡,淡则无精彩。俟其浓淡适中,倾注别器,以供挥洒……久停宿墨,亦不中书。”古人用墨经验值得借鉴。今天已进入多元化书法时代,榜书的墨色也应随着时代而改革,吸取国画、音乐:域外书画等方面的经验加以变化。如借用国画水破墨法(即毛笔先蘸适量的墨,随即笔尖蘸清水)、墨破水法(即毛笔笔肚留有适当清水,后用笔尖蘸墨)书写,再辅之以不同节奏的运笔,纸面上会出现丰富的墨色变化,有时还会出现飞白。如用全浓墨或全淡墨书写正文,那么题款可用浓墨正文题淡款、淡墨正文题浓款的方式使墨色产生变化。如题长款,亦可采用以上办法。切忌用宿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部分墨汁有发灰的问题,可在墨汁中加少许藤黄加以改善。

    将墨汁倒入容器,未书写时,应使用与正式书写同质的宣纸,对墨汁含水量、纸张吸水程度进行测试。如墨汁中含水过多,应想办法使其合适,也可适当加快书写速度或更换吸水强的宣纸。书写时还应充分考虑天气、环境温度对墨汁的影响,要心中有数,对突发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切忌不考虑上述因素,盲目蛮干。

    作榜书要求笔酣墨饱,但要克服毛笔从容器中提出来时,墨汁不断往纸上滴洒的毛病。如希望笔肚含更多墨汁,可改用长锋。如使用的是长锋毛笔,可用左手持废宣纸,在微微上抬的笔头下同步到达书写位置,这样即便是掉下墨汁,也落在废宣纸上。如墨汁不慎落到纸上,应灵活运用点画丰嫩。使用巨笔作书,应请人端盆在笔下接着滴下来的墨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说说老大
后一篇:大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