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7月,我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南安国光中学当高中语文老师 。
那年我初执教鞭,时21岁,人生中我第一次成了“孩子王”。
我班上的学生读高一年级,大约15岁左右,今天当年的中学生他们都快50岁了,我也早知天命了。
(后排左起吕忠、梁雄、戴文平、柯资能、潘文雄、王朝阳、李惠珍)他们有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有主任医生,在各个行业有所成就,他们几天前来探望我,我心欣慰。)

1983年的我

1985年成立芙蓉文学社合影

1983.11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学来国光中学实习留念
我执教的学校叫南安国光中学,位于梅山镇,是1943
年陈嘉庚女婿李光前独资创办,原名国专中学。1944年改现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李光前又捐建南侨、星洲、梅山、芙蓉四座教学楼以及师生宿舍、礼堂、食堂、电厂、自来水厂等。1952年增办高中,1961年由国家接办。至“文革”前,先后接受侨生千余名来校就读。1981
年,泰国德美行职工捐资 64 万元建泰华楼作为教学实验大楼。 1982年定为福建省重点侨校。
1984年评为全国体育达标先进单位。这是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再复先生的母校。
1982年开始为了建设重点侨校,福建教育厅按省政府的要求从福建师范大学选拔了多名优秀毕业生戴帽直接分配到南安国光中学,我就是这其中的一个。(与我一起分配到南安国光中学当老师的有吴家盛、吴国安、林绿竹、洪紫云、傅孙萍、杨伟清、周进元、何永超、以及前一年报到的陈世忠、张伟煌、黄种伟、陈冬云)
那年头大学毕业国家安排工作,以我优秀团干部、优秀大学生和福建师范大学南方诗社创始人的条件,没有留在省会城市福州,也是不应该到远离泉州的中学去当老师,所以我承认刚到国光中学教书不安心,我又该怎么安放自己的灵魂呢?我当时报到以后,这样对国光中学的校长李俊贤说。
我在南安国光中学要呆几年,我自己心中没有数。我还是非常认真上完每一节课的,我不能误人子弟,我甚至把初中和高中的所有语文课都系统准备一番,准备好带毕业班,我觉得,我成为一名优秀语文老师是没有问题的。当时国光中学的语文组有许多非常好的老教师,黄江海、李集福、周祖禁、梁静山、洪炳烧、黄世铭、黄元左、李立仁、李树山、李金爵、李国寿---我的到来,引许多好奇、从此我与他们为伍、开会、集体备课。
国光中学虽然在南安梅山,但是育人环境是不亚于集美学村的,甚至建筑都是非常相似的,我最喜欢的是国光中学的图书馆,经常借书,晚上挑灯夜战苦读许多文化和历史书籍,甚至是哲学书籍。周末,我会去芙蓉溪钓鱼,打鸟,其实从来没有钓到鱼,有一次国光中学办公室主任潘达生笑话我是独钓寒江雪,我就在集市里买了两条鱼,高高挂在钓鱼竿上晃回宿舍,潘达生见了大笑,说芙蓉溪里怎么会有海里的大鱼。
我碰上了新来的李斯景书记,他了解我的所有情况,答应有机会让我去泉州发展,但是必须给南安国光中学有所贡献,最后我在课余留下的是一个我亲手创办的芙蓉文学社,一张校友通讯小报。
1985年暑假,我在国光中学服务两年以后,因为我喜欢写东西发表,就被泉州市委宣传部文教科看上了,借调上来了,宣传部文教科科长叫黄温基,他让我负责整理泉州第一届教师节的宣传材料,具体任务就是把推荐上来的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故事化,写成可读的报道,供泉州晚报刊用。黄温基科长想留我在泉州市委宣传部文教科工作,就把我的关系从国光中学调到泉州来了。
那时候,我家虽然在泉州市区,然而,住房条件非常紧张,大哥结婚以后用去了一间大房间,我要和父母亲挤一个房间。而且我恋爱了,爱人也在国光中学教地理,我想我必须找一个有住房条件的单位,解决我的所有难题。
机会来了,一次工作原因,我碰到曾经到国光中学听过我的优质课的泉州教育学院丘熙洽院长,他知道我正在调动,要我去泉州教育学院当老师,条件是答应给我解决住房,我喜出望外,就去了泉州教育学院工作,我在那里服务了6年,负责培训中学师资,并担任泉州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的会务工作,主教成人班《写作》、《文学理论》等课程,并评上高校讲师。
我就这样告别了国光中学,第二年,我的恋人也离开国光中学调到泉州师专工作了。
今天,我感恩这些同学能够至今还记得我,邀请我参加他们的聚会,也感恩当时的班主任老师张金牌没有因为我的离开教席给他增加困难而厌我,人生苦短,我的同学们今天也48岁了,我的搭档班主任老师张金牌也是80高龄了,我衷心祝福他们健康快乐一切顺利,祝福!所幸的是这一届同学高考成绩优秀,也可告慰我的心灵。
我还要感谢南安国光中学,让我认识了我的妻子,她也是那年大学毕业以后到南安国光中学工作的。
在国光中学教书期间的班主任老师张金牌

感谢潘文雄同学设宴,让我和张金牌老师、苏文笔同学团聚,一起海聊过去的事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