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文化之都:泉州》形象专题片文本

标签:
杂谈名城专题片泉州文化 |
分类: 纪录片解说词选 |
分镜头文案:
《东亚文化之都:泉州》
片名:《
时长:10-15分钟
形式:高清拍摄+后期特技+音效音乐+小量解说
(一)、地理概况
『画面』航拍泉州古城,海滨风光,各县区市位置图标
泉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字幕:泉州市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四个区,石狮、晋江、南安三个市,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五个县以及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800多万。方言闽南话。)
(二)、历史文化
『画面』古城门、伊斯兰教清净寺门,一名身着阿拉伯服饰的游客进入。航标,浩荡的船队,刺桐花、情景再现宋船古港、德化窑。
泉州,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早在唐代,泉州环城遍植刺桐树,以“刺桐”(zaitun)之名蜚声海外。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
(字幕:1974年夏,泉州湾后渚港发掘出一艘13世纪的木帆船,是迄今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的古代远洋大船。)
(字幕:泉州现发现古代窑址540多处,其中宋元窑址160多处。)
『画面』南海1号、德化窑、陶瓷观音泉州古港、古城再现画面。泉州海交馆、宗教石刻馆、关帝庙、老君岩、草庵摩尼教石像、开元寺飞天、人面狮身石刻,婆罗门教石柱;泉州博物馆“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碑刻。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与亚洲、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着紧密的联系和频繁的商贸往来。近年来,南海1号、泰兴号沉船等纷纷出水,出土了大量德化陶瓷。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的交融。中国的道教,与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教、景教、天主教、犹太教、摩尼教和民间信仰等各种宗教长期和平共存,在中西文化史上蔚为奇观,泉州也因此被称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就定址在泉州。
(字幕:泉州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802处,其中国家级31处、省级85处。)
『画面』泉州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提线木偶、掌中木偶、打城戏、拍胸舞、惠安石雕师傅雕刻狮子、金苍绣、木偶头雕刻,古厝、四周挂满了各种木偶造型,老艺人正在认真的教着几个小孩子表演提线木偶,奥运会“四将开台”木偶表演,《小沙弥》;一群武僧在少林寺打着南少林拳,表演一指禅。古厝讲古品茶、蚝壳厝前,蟳埔女挖海蛎,海蛎煎、传统小吃牛肉羹、肉粽、土笋冻、卤面;
走在泉州的大街小巷,南音余韵袅袅。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千百年来南音一直伴随着古城百姓的日常生活。2009年,南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称为“宋元南戏活化石”的梨园戏,传统高甲戏,至今仍活跃在舞台上,传承着古腔雅韵。登上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中国一绝”提线木偶,独特的掌中木偶、拍胸舞和传统民间工艺,精湛绝伦、妙趣横生,让人赞不绝口。泉南处处少林风,千百年来薪传不衰的南少林五祖拳,名扬天下,远播海内外。
夜幕降临,古城的文化生活刚刚开始。品着铁观音茶,聆听泉州讲古,还有隐藏在街头巷尾的闽南传统特色小吃,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每一天,都余味无穷、使人流连忘返。
在2013年首届“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活动中,泉州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共同当选为“东亚文化之都”,向世界展现独具魅力的亚洲文化家园。
(三)、区位特色
『画面』航拍崇武古城、航拍大坪山郑成功铜像、华侨表彰大会、泉州台商投资区标志,石湖港区,海上泼水节、台胞回乡谒祖,中国闽台缘博物馆、2013年世界闽南文化节、郑成功文化节等。
泉州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
(字幕:分布在世界129个国家和地区的泉州籍华侨华人750多万人,旅居香港同胞70万人,旅居澳门同胞6万人,台湾汉族同胞有44.8%约900万祖籍在泉州。)
作为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泉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近年来,随着世界闽南文化节、郑成功文化节等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闽南文化、泉州文化联结着两岸,走向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
(四)、经济发展
『画面』大海浪、大车间,一组组工人微笑向镜头、品牌形象片、海博会,漂亮模特走台。西湖公园、东海隧道,立交桥、新大桥
泉州是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爱拼敢赢,开拓创新的泉州人,以非凡业绩创造出举世瞩目的“泉州模式”和“晋江经验”,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乐园,经济总量连续14年位居福建省首位。晋江、石狮、南安、惠安、安溪连续多年入选全国百强县。泉州产业从无到有,由散到聚,已形成了纺织鞋服、建筑建材、食品饮料、工艺制品、机械装备、石油化工等几大产业集群,荣获“中国十大品牌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等称号。
随着泉州获批成为国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综合改革试验区、福建省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加快创新转型中,泉州不断焕发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蓬勃活力。
(五)、城市建设
『画面』、航拍钟楼、中山路、晋江大桥\立交桥、东海遂道,动车站、绿化新区、西湖桥上一对年轻人跑过、闽台缘博物馆、清源山、刺桐路、海峡体育馆、石湖港、新建设景观、现代化工厂、企业品牌、朝阳、飞机
潮来潮往,沧海桑田。如今,由江奔海,环湾向湾,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迅速崛起,投资环境、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与时俱进,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国际花园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城市、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城市软硬件环境日益完善。
“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越过石塔古街,站在时代的潮头浪尖,今天,泉州正昂首阔步朝着现代海湾型城市目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改革创新,打造生态宜居幸福城市,从更高站位、更高平台上实现新的起飞。
这就是泉州,
多元文化宝库,海峡西岸名城,
传统和现代交相辉映的东亚文化之都!
(文案撰稿:陈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