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店市

(2013-02-20 16:11:02)
标签:

五店市

古大厝

红砖

晋江

城市改造

分类: 泉州文史沟沉

  五店市 开车路过晋江老城区青阳的万达广场,我突然想去看看“五店市”。听说这里是晋江城区的发祥地,老晋江人称之为“五店市”,新近晋江政府把它作为传统街区加予保护

五店市

规划范围120多亩,放眼望去尽是明清至民国及上世纪80年代前期间的传统闽南建筑群和若干番仔楼,在钢筋水泥中形成对比。五店市

   传说唐朝开元年间,有蔡氏七世孙5人在晋江青阳这个地方开设5间饮食店,以方便过往行人和客商,人称“青阳蔡五店市”,历史上往肩挑手提的人慢慢多起来,生意逐渐繁荣,“五店市”之名开始远播。

    明代李伯元编著的《青阳志》就写到:“由邑治(晋江城,当时在泉州城)出城南一十五里,而近居者二十七八都民,宋之永福里也。其地从平畴渐次陡上,稍以漫衍。昔传四姓:张、赵、王、蔡。宋元季世,避乱者多方。言曰‘吴店市’,莫省所以。或称‘文献市’,蔡之书斋也。‘青阳’,则本市主山名也。”

    最早住居青阳的族姓之一的蔡氏,在《青阳蔡氏族谱》一世祖传记中写着:“辉公,君智公之子……唐懿宗咸通元年来泉之晋江县,耽于山水,舍仙游而卜居焉。按,青阳山一名吴店市,在泉城之南一十五里,磈磊呈奇,绿荫深秀,坦阿周护,土沃泉甘,脊脉逦迤,则南祖罗裳而紫帽左次,诸峰屹崎朝对,涵空浴日,东瞰苍海。而百里溪西出之派,延亘湾环。盖其地为水陆之交会,秘灵之藏也。”该篇还写到:“据十世祖宝谟公卒于宋景定庚申,其墓志首云:其先由莆田仙游迁于泉之晋江吴店市。”可见吴店市这一名称早在宋代就以叫开了。直到清道光年间修的《晋江县志》之“街巷市廛”还是称“吴店市”,下注“在二十七都”。

五店市

     现在,这一带依然保存着147处历史风貌建筑等着修缮,它承载着海内外300万晋江人一代又一代的记忆。在新城市开发留出这样一个古老空间,确实让人拍手称快。
     五店市
修缮古大厝,我隔行如隔山,闽南一带有成千上万古大厝散落农村和古城区,他们的命运确实让人担心。
五店市
修旧如旧,传统闽南建筑文化能不能保护下去?

五店市
闽南古大厝“出砖入石”建筑风格,是一个标志,也是一段和“海禁”,“迁界”历史有关的故事,由于明清“禁海”,“迁界”政策,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当若干南以后政策允许闽南先民重新回故地建设家园的时候,他们利用破砖,碎石、旧瓦片重新建设家园,就发明了这样一种“出砖入石”建筑风格。五店市
闽南古大厝的建筑历史内涵特别丰富,燕尾脊,皇宫筑等等
五店市
红砖厝,这就是闽南,是泉州。
五店市
五店市
五店市
中西合璧的洋
五店市
查了《福建晋江市五店市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详细规划》,“五店市”将整合石鼓庙、蔡氏宗祠、庄氏家庙以及青梅山,构筑山塘祠文化景观。

五店市
还将规划以后塘街为脊,划分两岸亲源展示区、传统文化核心区、文化创意区等七个功能片区。非常担心会不会过度商业开发。

五店市
红砖厝是我们闽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
五店市
红砖厝应该成为文化遗产保护
五店市
红砖厝美轮美奂,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城市文化,见证着闽南历史繁荣发展。
五店市
听说,政府计划将100多座晋江市具有代表性的老建筑,整体“搬入”五店市,其中池店、安海等地的数十座“古早”建筑,将被整体转移进来。这样易地保护古大厝,是不是值得推广呢?
五店市
据介绍,街区里的文物和老建筑还将申请省级文保单位。
五店市
“一庙双祠山塘连,一街七片五店市”
五店市
对片区里的老建筑有计划地进行修复,对原本的古街巷进行重新规划整治等做法都值得一提。
五店市

五店市
如今“五店市”传统街区规划建设成为晋江民俗文化保护区,未来,老青阳的记忆将在这里复苏,传统文化将在这里汇聚,海内外晋江人的根脉将在这里延伸。
 
五店市
希望通过保存传统街巷肌里格局,疏密有致的特色建筑群等载体,传承高甲戏、木偶戏、南音及其他民俗遗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闽南文化新街口。
五店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