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拳是出自福建泉州的永春吗?

标签:
宗师武打明星南少林截拳道李小龙永春杂谈 |
分类: 泉州文史沟沉 |
佛山是武术之乡,佛山有一个祖庙建筑群,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当时的名称叫祖堂,其实就是北帝庙---传说中治水的神,作为佛山人的保护神被供奉起来。
黄飞鸿祖籍南海,生于佛山,,是武林中一位传奇性的的一代宗师,也是佛山历史上的名人之一。
泉州南少林被焚,至善禅师逃避到佛山,曾一度藏匿于粤剧红船中当伙夫。后因在东莞打抱不平露出行藏,戏班中人便纷纷拜他为师。弟子中有惠州人氏苏三娘,为戏班中花旦,所学尤精,被人誉为“永春三娘”。后三娘将武功传于红船中人黄华宝、梁二娣等人,黄、梁又传佛山梁赞,使永春拳得以在佛山发扬光大。
可以说,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与咏春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有一个明证是:关于咏春拳与永春拳的关系,李小龙师傅叶问的儿子叶准在他1999年发表的论文《世上果真还有“咏春拳”的下半部分吗?》中提及,他曾以“香港咏春体育会”董事局主席身份去顺德杏坛东西马宁乡探访华公(对咏春拳早期宗师陈华顺的尊称)后人陈汝棉之子陈国基先生,发现陈汝棉的神位写的是“永春”拳。叶准对此“甚出意外”,陈汝棉是陈华顺之子,所习的是众所周知的“咏春拳”,为什么神位上却写的是“永春”呢?
陈国基先生解释,爷爷陈华顺临终前郑重其事地对父亲陈汝棉说:“咏春拳原本出自泉州南少林寺的‘永春堂’,原来是教‘永春拳’的,后来清廷火烧泉州南少林寺,于是少林寺僧众包括在‘永春堂’中习‘永春拳’的僧众在内,皆被清廷缉捕,‘永春’门人便将‘永春拳’改为‘咏春拳’以掩人耳目。”陈华顺遗言:若他日清廷被推翻后,“咏春拳”便将认祖归宗重新改回叫“永春拳”。 也就是说,永春拳与咏春拳、泳春拳应是同一拳派的不同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