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录片的题材选择/陈家平

(2007-06-08 09:04:50)
标签:

纪录片

题材

分类: 纪录片探索

 

         纪录片的题材选择http://www.sucaic.net/datas/photo/caixin/chongwu/gou/gougou1_009.gif

 

                                     泉州电视台  陈家平

    我们常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成功的一半”。选择题材对于纪录片的创作不仅是成功的关键,也是纪录片的编导进入创作状态的首要环节,因此选题历来为纪录片人所重视。

    纪录片从题材上至少可分为四类:发生在当今世界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纪录片、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科学文化类纪录片和人类学纪录片。由于篇幅有限,本文所述以人类学纪录片为主。

   大千世界,无可不拍。面对今天丰富多彩的社会,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表现。但是,在日常采编工作中,“拍什么呢?”这个问题经常让编导感到头疼,那么,究竟什么样的题材适合拍摄纪录片?什么样的题材容易获得成功?

    如何选择题材,不同的编导有不同的喜好,更何况有的题材不一定那么适合拍摄纪录片的。艺术创作是人类认识社会,把握自己生存状态的一种独特方式,当我们深入生活实际,捕捉和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人物或者事物,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可以是就社会热点问题,来关注人物或者事物,以引起社会的警觉如《十五岁的中学生》、《幼儿园》,也可以就某个人或者事物的语言行为的纪录,来展示拍摄对象和社会环境形成的独特关系及其社会内涵,如《最后的山神》、《阴阳》、《三节草》等。

     人云亦云的题材不是好的题材,纪录片的编导要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有人把“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来比喻选题要独到之处。观察是人人具备的能力,有许多题材在许多人眼睛里却视而不见,日日相逢,就是浑然不觉。判断某个人物、事件、生活现象能否成为纪录片的创作题材,我想首先应该看:

一、题材的独特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拍摄纪录片选择什么题材创作最容易成功?首先要看这个题材是不是独特性和普遍性是统一的。一般说,富有独特个性化题材的选取,是纪录片创作成功的基础。有独特个性的题材,往往是崭新的视觉形象,能够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获2002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长片一等奖的《爱的变奏》(中央电视台)纪录的就是一个十分独特的题材,在医院的产房分娩时两个子女错位的家庭,11年后面对这一事实时所表现出来的对爱的理解。创作者选择的是一个不可能发生的充满戏剧性的题材,反映了老百姓在发现血缘错位的特定亲情关系,引导人们增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宽容与尊重。

   捕捉有独特个性题材,往往能够吸引观众,引起观众的兴趣。同时,我们还得注意挖掘人物和事迹的丰富内涵,挖掘出普遍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使反映的社会问题深刻,引人思考。湖北电视台的张以庆发现了有个性特征的舟舟,这个世界上少有的智障音乐指挥者,所以拍摄了《舟舟的世界》。发现了世界上唯一能够表演的熊猫“英”和他的驯养师“白”,所以拍摄了《英与白》。在《舟舟的世界》和《英与白》这种独特的充满个性的选题里面,不仅带给人们一种新鲜感,新的视觉形象,引起观众的兴趣,而且也带来了深刻的思考,新的启迪。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舟舟和“白”个性化的行为动作语言的背后,是人类普遍而永恒的情感和群体精神、社会心理,这就是题材的普遍性。张以庆发现了充满个性特征的舟舟,但是,追求的却是情感和思想的普遍认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观众心里产生沟通和共鸣的。因此,我们说,选题,必须个性化,具有独特性才能够吸引人,同时又必须有普遍意义,才能够发人深思,产生共鸣。

二、选故事

   常听到编导说“跟错人了,不出活”,也就是自己选择的人物、事物没有故事。制作一部纪录片要耗费大量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宝贵的时间,如果在开始阶段就出现选题失误,这些经济和时间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编导们喜欢的纪录片创作题材,首先是选择“有故事”的人物、事物,有故事的人物事件肯定是观众想看的。现在的纪录片创作已经由平叙化发展到故事化,不仅要有好看的故事,而且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像《阮奶奶征婚》,84岁的阮奶奶靠退休金和卖咸菜度日,这样的年纪去征婚,本来就有新闻价值,但是老人征婚却遭到儿女们反对、也没有人给她介绍对象,阮奶奶大胆在报社花钱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最后,阮奶奶左挑右选,在全国各地应征的老人中,选定了一位75岁的“英俊”老伴。这样的故事有独特个性,也有戏剧化的冲突,自然也就好看。

    冷冶夫先生的<伴>反映了一个老太太含辛茹苦养了头2000公斤大猪,这头猪让,让老太太出了名,成为她的宠物,老太太晚年有了伴,可是老太太身体越来越不行了,猪又成为老太太的负担,是老太太养猪?还是猪在支撑老太太活下去,老太太会不会把猪卖了?作品始终充满悬念,扣人心弦.

    好的纪录片题材都有一个好的故事。纪录片的编导要善于用纪实的画面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并通过这个故事传递准确的信息、深刻的事理和人物的性格以及内心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生活空间》要打出“讲述老百姓的故事”的栏目定位口号。故事化还可以把教科书变成家庭剧,赢得喜欢看电视剧的观众。所以在Discovery动物星球专栏里,经常会以某个动物家庭为拍摄对象,人性化地把家庭成员称为“爸爸”、“妈妈”、“孩子”,把动物世界拍摄成为有趣味的家庭故事。有好的故事,哪怕摄像差一点,或者编辑不理想,观众还是很爱看。

    三、重视结果,但是更应该重视过程

    纪录片与新闻不同,新闻重事件的结果,往往是在事件结束了或者有了结果以后,迅速报道,追踪原因,报道的通常是过去进行时态;纪录片也重视结果,但是,更看重的是事件的原因和发展过程,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与生活中的人和事同步记录,记录的是现在进行时态的人和事。由于纪录片的这种特殊性,纪录片把运用画面语言记录生活流程,并以此展示人物和事件在“现在进行时态”的命运变化,纪录他们的独特性格和心态作为己任。因此,有经验的编导总是选择有利于镜头表现的和具有可视性的人物、事件来拍摄。像《阮奶奶征婚》,就是在征婚广告以后发现这个题材的,编导在“现在进行时态” 记录阮奶奶生活和看对象、结婚的流程,用画面语言体现老人的独特性格。

    在现实生活中,要完整地纪录一个过程是不容易的,但纪录片创作中又不能放弃对过程纪录的追求。记得在许多年前,我曾经跟随市领导去德化山区慰问困难户,有一位老人失去了儿子,儿媳改嫁,老人和孙子相依为命,市领导给她送去党的问候,给了慰问金,老人非常感动,这是一条我们平常常见的地方新闻。就在我们采访结束的时候,老人拿出一张汇款单,她说,每个月15号,都收到一张20元的汇款单,汇款单位和姓名只写着“石狮某部战士”,她让我们帮助寻找到这位解放军表达她的谢意。许多年以后,我想,如果跟踪拍摄老人寻找“石狮某部战士”的过程,把老人接到石狮某部,寻找到亲人解放军,不就可以拍摄到一部很好的纪录片吗?如果寻找不到结果,没有找到寄汇款单的战士,也一定能够寻找得到一连串拥军爱民的感人故事,也不同样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吗?

四、选题要有地方特色和独到之处

    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地方的文化特色。

地域既是个自然地理概念,也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人类生存的地域环境是地域文化创造的前提,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从福建来看,八闽大地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区域特点,闽台关系就是一个有深厚历史文化渊源和区域特点的丰富的题材库。每个地方都有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属于自己的题材优势。地方台的优势在于能够迅速准确的发现和纪录富有地方特色的题材。这几年,我们注意盯住所属的文化区域,深入挖掘和发现富有闽南特色的侨台题材。特别是对台涉台题材,是福建外宣节目的优势和特色,泉州是台湾汉族的主要祖籍地,闽台两地,同宗同祖,地理相近,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我们有机会发现和寻找到许多闽台两地感人的故事和题材,用心纪录他们真实的生活情状,我们先后拍摄制作了《浅浅的海峡》、《两岸锦绣庄》、《南音姻缘》、《木偶戏缘》、《故土情缘》、《亲家》等纪录片,这些节目以真实的故事和画面语言,从血缘、文缘、神缘等方面展示了泉州与台湾密切关系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骨肉深情,先后获得了全国电视外宣“金桥奖”和“彩桥奖”。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对台部的同志看了这些节目以后,立即安排播出,称赞这些节目有特殊的视角和福建特色,鼓励我们多送这样的节目供他们播出。地方台的优势就在于能够迅速准确的发现和纪录富有地方特色的题材,这也是我们今后要继续努力的一个方向。

 纪录片的题材选择/陈家平

             

原载2003年<福建新闻界>2004年<当代电视>(作者:陈家平  泉州电视台对外部主任 

email:chjp_qztv@hotmail.com)

http://www.sjjia.com/shoujitupian/downfileq/rfs/e67816082rfsfrq.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