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六日早晨六点五十分,我们一行七人在西安火车站广场会合后,原打算坐去茂陵的专线车,但此刻只有去乾陵和法门寺的专线车,没有去茂陵的车,去茂陵要到城西客运站坐车,于是我们乘104路公交车,来到城西客运站,很快买了去茂陵的车票。
这条路好长时间没走过了,现在路面宽敞,路两边的建筑物几乎将西安和咸阳连为一体。车过咸阳以后,看到的是绿油油的庄稼和大片大片的果园,在城市住惯了的我们,对这种田园风光既感到新鲜,又感到好奇,不知不觉中,车已到了茂陵,车上的售票员让我们每人再掏一元,她说我们买的是咸阳的茂陵,不是兴平的茂陵,倒把我们搞糊涂了,最后才弄明白,所谓的兴平的茂陵实际就是茂陵博物馆,两地相距几公里,我们只好掏钱再坐一段,车到了去博物馆的叉路口,我们下车,然后再乘兴平开往博物馆的11路中巴车,此时有几个小三轮司机围着我们,让坐他们的车,两元送到博物馆门口,考虑安全问题,我们没坐小三轮,还想坐11路车,但久久不来车,于是我们这些经常爬山的驴友,发挥走路的掸长,在通往博物馆的公路上,快速行进,这条路上车很少,路面高出两边农田很多,也许是我们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大家都很兴奋,走路的速度很快,过了铁路桥,又过了一个村庄,这时11路中巴停在我们身旁,为了争取时间,经讨价还价,一元钱把我们拉到了博物馆门口。看来到这儿不容易呀!
经检验旅游年票后,我们进入馆内,喷泉、浮桥临池、亭台楼阁、苍松翠柏、绿波荡漾,景色迷人。茂陵博物馆建于霍去病的墓之上,馆中珍藏汉武帝陵中大量珍宝,但最有名的还是马踏匈奴等石雕,馆门、各座仿古建筑、亭台楼阁挂了许多对联,以表达对茂陵所含蕴的那种汉初沉雄博大的时代精神和雄浑气势的景仰和追思。我们站在馆内的最高处,周围的陵墓尽收眼底,汉陵高大的封土,是咸阳塬上一道独特的风景,它们自西向东,在渭河平原上扇形排开,有资料称,咸阳塬上埋有27个皇帝和400多个皇亲国戚、王公大臣墓陵。其中茂陵是汉代帝王陵墓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陵高46、5米,顶部东西长39、5米,南北宽35、5米,墓冢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东西域垣430、87米,南北域垣414、8米。被史学界称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是汉王朝第五代皇帝,在位逾半个世纪,值汉帝国鼎盛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发展,正是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在这儿我想到:秦始皇在汉武帝之前,他的陵墓能保存的这么好,其秦俑馆堪称世界八大奇迹,但是武帝陵难到仅是一个大土冢吗?真是让人百思不解。在诸多的世界纪念日中,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也许常被人们所忽视,其实博物馆关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纪念这个日子的意义绝不可小觑,我国有各类博物馆2200多座,曾几何时,走进一些博物馆,冷冰冰的玻璃柜,昏暗的灯光和“严禁xx”的警告,几乎成了多数博物馆的标准画像。我们在这里一个馆室看到工作人员禁止游客对展品的拍照,处于安全考虑也可能是对的,但在国外人家不仅可以拍照,而且一些国宝级的展品还可以触摸。一个博物馆往往浓缩了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国外人们把博物馆作为休闲娱乐的场所,举办社会活动和演说,博物馆代表优雅的品位和高贵的档次,但是我们的高端人群有多少人有这样的文化认同呢?近年深圳市作出永久性免费开放博物馆的举措,开始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步。就全国而言,这个步子是否应更快些、更大些。在时尚游乐园人声鼎沸之时,一些博物馆却门可罗雀,景象格外萧条,参观者也廖廖无几。这次我们一行不是旅游年票即将到期,也许不会来这儿。如果要让我们掏45元的门票钱到此一游,恐怕多数人不会来,对文物的认识固然是一个方面,但经济因素不能不考虑,加之博物馆没有直达西安的公交车,这种状况不改变,恐怕来的人不会很多。按世界博物馆日的宗旨:博物馆要有效地协助完成进一步推动普及教育及传播文化的任务,我们的博物馆能够提供这样的平台和机缘吗?很值得担忧?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饭时,我们找了个荫凉处,把自带的食品扫荡一空,然后轻装上路,在骄阳似火的公路上行进,有几个年轻一点的还赛跑起来,大家有说有笑,很快到了回西安的叉路口,然后坐由兴平过往的中巴车,安全回到西安。不管怎样,这一天过的还是有意义的,有好多东西值得回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