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埃及菲莱岛旅游 |
分类: 平生壮观 |
“埃及每个地方都兴趣盎然、撩人好奇,但最恰如其份地体现‘美丽’这个词的唯一地方是菲莱岛。” —— 英国旅行家罗伯特.寇松,1834年
http://s8/middle/4d39a39et7d43dba7c727&690
1)窗外风景
如果说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埃及的厅堂,那么菲莱岛(The Island of
Philae)
照片中这个窗口隐于下面第八张照片中第二根廊柱之后。
http://s7/middle/4d39a39eg7dab82691386&690
2)旧日风貌
1879年,乔治.埃博斯所著《埃及,描述、历史和图片》一书中有这样一幅菲莱岛的素描写生,撩人遐想。
http://s16/middle/4d39a39et7d43e1c612cf&690
3)石壁斜阳
法国小说家皮埃尔.洛蒂在1908年发表的小说《菲莱之死》中将菲莱岛誉为“埃及的明珠”。
当人们乘船造访菲莱岛时,甫一转过岛西的石壁,在这束眩目的夕阳下蓦然回首,璀璨的明珠赫然映入眼帘。
http://s1/middle/4d39a39et7d4578c47280&690
http://s10/middle/4d39a39eg7d492036abb9&690
5)黄昏遐思
菲莱岛西端一隅,良辰美景,寂寞佳人。
http://s13/middle/4d39a39et7d5e88c1649c&690
6)暮霭沉思
菲莱岛西端一隅,一位老者在暮色中静静地欣赏着手中的一卷纸莎草画。
http://s5/middle/4d39a39et7d5ea1682374&690
7)神庙外庭
东西柱廊环侍,远处是伊西丝神庙的第一塔门。
http://s9/middle/4d39a39eg7d49402ddb58&690
8)柱廊尽处
西柱廊共有32根石柱,照片上第二根石柱上的参差光影轮廓来自篇首照片中那个美丽的窗口。
http://s6/middle/4d39a39eg7d493878d1b5&690
9)神殿猫踪
托勒密十二世在菲莱岛上建造的第一塔门,伊西丝女神被刻在入口的两侧,左边的小门通往托勒密六世的诞生神殿。
http://s8/middle/4d39a39et7d43ead84e97&690
10)塔门浮雕
第一塔门宽43米,高17米,大门后面是第一庭院,再后面是第二塔门,接下来是伊西丝神庙。
塔门上的浮雕主题是法老杖击荷鲁斯神的敌人。这一题材是典型的古埃及艺术场景,在埃及历史遗迹中随处可见。
左塔的第一幅场景是法老对荷鲁斯神说:“欢乐吧,您的敌人已死在您的脚下。”
荷鲁斯神答道:“我将赐予你力量。”
http://s9/middle/4d39a39eg7d495dee7808&690
11)残壁余晖
岛北一隅,爱神哈索的神庙遗址。
http://s13/middle/4d39a39eg72edba192b4c&690
12)精美柱头
夕阳余晖恰好照在外庭东柱廊那一排雕工精巧的柱头上,依稀可辨莲花、纸莎草、棕榈叶、葡萄藤、海枣等植物的优美图案。
http://s14/middle/4d39a39eg7d4961b02a2d&690
13)金色墙壁
菲莱岛南端一隅,墙壁上图画斑驳,据说是基督教诸圣徒神迹。
http://s11/middle/4d39a39eg7d6bce0fc1ba&690
14) 岁月年轮
流年似水,沧海桑田,1902年至1907年,由于兴建老阿斯旺水坝而大幅提高的水位逐渐淹没了菲莱岛,所幸岛上的所有建筑在淹没之前都进行了加固。随后进行的一项考察显示,富含盐分的尼罗河水正在严重损害建筑装饰所用的涂料。
1970年,当尼罗河上游高坝建成后,菲莱神庙重新露出水面,但神龛破坏严重。
http://s2/middle/4d39a39eg7d4968012b81&690
15)飞来仙境
岛东端的多柱厅(Hypostyle Hall),十根柱子象征着地球上最初的植物、树木和花卉。
为了拯救菲莱岛,从1972年到1979年的五年时间里,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22个国家的努力,人们将岛上的寺庙群、神龛和廊柱等所有历史文化遗迹转移到邻近的另一座岛上,重建了整个菲莱岛的景观,使之与原来的菲莱岛几无二致,气韵神肖。
从此菲莱仙境亦成为飞来奇观。
http://s11/middle/4d39a39eg7daba2a4125a&690
16)亦真亦幻
乔治.埃博斯所著《埃及,描述、历史和图片》一书中还有另一幅菲莱岛素描写生,景物似曾相识,莫非是上图岛东端那幢多柱厅?
游客来去匆匆,凭谁追忆,小岛新颜旧貌,千载沧桑。
http://s1/middle/4d39a39eg7d4974c3bf80&690
15)一掬尼罗
目送飞来仙境在视野中远逝,我们搭乘的摆渡船驶返阿斯旺一个小小的港口。
尼罗之水清兮,可以濯我尘。在暮色中,船工们捧一掬尼罗河水,洗涤一天的劳顿。
http://s11/middle/4d39a39eg7d497667035a&690
16)江畔晚祷
暮色苍茫,岁末将尽,人们在码头旁虔诚地感激上苍,祈求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