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考利港游记[3]:“留神”一下Lookout

标签:
杨舸游记澳大利亚麦考利港lookout |
分类: 旅途-思想漂流 |
麦考利港游记[3]:“留神”一下Lookout
作者:杨舸
Lookout,真是一个蛮有意思的词,既有岗哨的意思,又有“瞭望台、景色”的意思,look和out如果分开,又有“小心、留神”的意思。从字面上的本义,应该是“向外看”吧?让我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个关于学习英语的笑话,一个中国人站在阳台边上看风景,楼上阳台有一老外不小心将花盆打翻下来了,惊呼一声“look out(小心)”,结果楼下中国人英文半懂不懂的(就像我),一听,哦,“向外看?”头往外一伸,好家伙,花盆就正好砸头上了。只是我一直在不厚道地猜测这个笑话的结尾——那花盆是铁家伙呢还是泥家伙呢?
澳洲的lookout很多,在塔斯玛尼亚玩的时候,就已经领教了,澳洲本是英国人流放犯人的地方,莫非这些瞭望台本就是以前登高监视犯人用的岗哨?不得而知,也没空没法去一一考证。但是以在塔斯玛尼亚的经验,这些在《旅游指南》上一般不会专门介绍的Lookout,往往都会有一些让你意料之外的小惊喜。如果以后你在澳大利亚自驾游,倒是可以“留神”一下。当然别看到lookout就兴奋到忘记了对面来车,造成交通事故。
去麦考利港的时候是今年4月初,因为停留时间安排足有4天多,所以决定留出一天,专门开车搜寻一下各个Lookout。沿着右边的海岸线,从北到南地看了几个,还真的发现了三个值得“留神”的瞭望台景色。
第一个是离开住地最近的炮台,在沿海马路的转角上,说是炮台,那炮可真够小的,在一个简易小亭子里,也没什么人,但走上坡往下一看,哇哦,辽阔的海滩上,不少人在海边游泳晒太阳,心里邪恶地想,一炮下去一大片吧(请别往歪里想)。这是一个有冲浪学校课程的海滩,原本答应了大儿子这次要到这里来学冲浪的,可惜他的手受伤了,不知道是因为玩电脑游戏还是弹钢琴弄的,反正我觉得是前者,儿子则坚持是因为后者。太太在我的镜头前摆Pose,大小儿子则在镜头前无聊地跟我捣乱,破坏妈妈的优美形象。
第二个是一无人的海滩,巨大的海滩,从上往下看,却空无一人,当然因为我们一家来了,就有人了!停伫了一会,孤寂得让人开始下意识的思考人生时,从岩石后忽然又窜出一个冲浪的人来,镜头里看,觉得特有哲学意味。我们沿着下到沙滩的台阶往下走,走上了海滩,刚才那冲浪者已经在海面上不见了,难道已经遇难了?……转个弯,才看见隐藏着的一个巨大的湾里,还有一人在钓鱼。我家的两个孩子开始在海滩上狂奔,既不用怕撞到人,也不用怕撞到车,只是时刻提醒他们别往海里奔。玩了一会,才觉得无人的海滩固然很自在,但是也很冷清,想想人也真烦,人多了难受,人少了其实也难受。总算又来了两个老澳和一条狗,老澳应该是情侣,狗则也像小孩一样疯了,在海里乱跑,跑一会儿就停下来双眼瞪着我们看,不知道它是在炫耀它面对大海时的勇气呢,还是在琢磨“你们这一家是打哪儿来的?这地方怎么也能看见中国人,中国人不是都喜欢扎堆凑热闹吗?……”
第三个是一灯塔,玩的人算是多的,停着5、6辆车,但在一望无际的海滩景色前,还是显得寥寥无几。灯塔长得和其他灯塔有些不一样,看得出是没有经过那些有强迫症的官员统一过的。灯塔边的一个观景台,支出去悬在空中,左右一望,才知道汉字的“宽”字两边都有遮挡的那实在不应叫作“宽”。海风拂面,呼吸的空气清新得身体好像一个细筛子一样通透。只是小儿子的拖鞋断了,应该是made
in
china的吧,终于再次尝到苦果了,这还是出口的不是内销的。结果变成跑东跑西的都要我背他。他倒好,走路不用走了,到了观景台上就有无穷的力气表演各种pose,我这个背他背得气喘吁吁的老爸还得为他抓拍照片,怎么就没人唱“世上只有爸爸好”呢?
一天的lookout之旅,一天的随心所欲。这些Lookout的景点,可能连个名字都没有,但却别有一番滋味和感慨。整个旅程因为它们的点缀,而变得丰富不少,也有血有肉起来。人生的旅途,在前往你预设的目的地时,无需那么急急匆匆,别忘了随时“留神”一下那些路过的Look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