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想过一种没有创意的生活
(2010-02-10 15:14:39)
标签:
杨舸广告创意生活发明创意人职业杂谈 |
分类: 生活-琐碎感触 |
很想过一种没有创意的生活
作者:杨舸
[作者按]此文应《广告人》杂志约稿撰写,已发表于2010年2月刊,在此特向该杂志致谢。
话说旧石器时代有个既不像猿又不像人的家伙灵机一动想出了用石头来切肉甚至打磨工具开始,人类从此就过上了乐趣又辛苦的“创意生活”。就此而言,“石头工具”应该是对人类发展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创意案例了,它不仅改变了一块野兽肉,更是改变了一个物种。可惜没人知道原创是谁?他或她可能连名字都还没有想到取。
于是,人类的生活从此就再也离不开创意。
想一想每天的生活,从“闹钟”唤醒你,掀“被子”,离“枕头”,开“窗帘”,换“衣服”,拿“牙刷”、“牙膏”、“毛巾”,坐“马桶”(还别忘了“卷筒纸”,当然还得“肥皂”洗手),然后是用“碗”“筷或勺”早餐,出门上“锁”,坐“车”上班,打“手机”,启动“电脑”……一直到晚上看“电视”、熄“灯”,当然有人黑暗中也许还需要“避孕套”!有哪一样不是人类的创意所致?不然的话,你得被野兽吼醒,从树上摔下来,光着身子张开臭嘴熏伴侣,在河里洗屁股,用手抓被雷劈死的野生动物“烤”肉,跑步躲避老虎,在这个山上向另外一个山上的伙伴吼叫……最后如果老婆没有难产而死,就会生无数的小人猿,却没有几个可以活到长大。
创意,其实早早就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人类的每一个创意,融入我们的生活之后,就很快变成了一种生活的“习惯”,习惯到我们已经忘记了它曾经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创意。
有人说,世界是懒人创造的。
因为懒,所以就想着法子改变。站着累,所以有了椅子;不想用手来扇风,所以有了风扇;不想走路,所以有了车;不想刨地,所以给牛安上了犁;不想扣钮扣,就有了拉链;不想灌墨水,所以有了圆珠笔;不想系鞋带,所以有了套鞋……连玩开心网都能用插件来自动收获。
随便翻开一本邮购的手册,你就能看到创意已经肆无忌惮地冲击着我们的生活,自动的牙刷、散热的电脑支架、可爱动物造型的鼠标、熨衣办公两用的折叠板、电视无线耳机……让你眼花缭乱,让你心跳加速,也让你失去理智使你辛苦的8小时劳动所得永远也不够花。
这就是我们如今21世纪的创意生活,很好的不是吗?可是,我很想过一种没有创意的生活。
每天都在做创意的工作,一张稿子、一条广告、一个活动、一个点子……从闹钟唤醒你开始想创意,一直想到打呼噜。天天在想着为客户的生意创意性地解决问题,却没有时间将自己的生活创意变成现实——如果鼻子上像戴眼镜一样可以有个微型空气清新器,就能够在满大街的废气中自由自在地跑步;如果手表是个营养均衡提醒器,就不用担心三高;如果马路上全是一辆辆可以随时上下的自动汽车,就不用担心交通问题;如果电话就是可以自动拉伸的电脑又何必将自己背包背成肩背痛;如果箱子可以有跟踪器,就不需要拖着乱跑……
如果——做创意的人有个“创意自动生成器”,客户的要求输入,就能自动产生创意清单可供挑选,多好?但是转而一想,那又何必要广告公司创意人?呵呵!
创意,是一种乐趣,但当创意成为一种职业,并且加上时间表和预算压力,就成了一种艰辛。我知道人的大脑还有94%没有被开发出来,知道人的一生的创意其实是可以无穷无尽的。但是,当工作完以后回到家,或者跟朋友小聚,其实,还真不愿意去费脑子想什么生活的创意,就像喜剧演员很多在生活中并不喜欢开玩笑,唠叨的老师下课后不想说话一样。我不知道其他的创意人是怎么生活的,日常生活是否也充满创意?我想完一个案子之后,只想找一个地方睡觉;不想睡的时候,只想陪儿子玩一玩,跟太太散散步;不想玩不想走的时候,就只想找一个地方发发呆,没有增加什么碳排放,听山的安静,看风的温柔,自说自话,甚至让头脑中一片空白,当有人问你刚才想什么呢的时候,恍然醒悟,刚才什么都没想。
让大脑痴呆一下,其实也是一种幸福。
不过,如果真的过上没有创意的生活,也许又会觉得跟一只野兔没什么差别,也许连野兔也不如,因为它至少创意了狡兔的“三窟”。嘿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