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持续力》
(2012-11-13 16:07:49)
标签:
文化 |
持续力-企业永续经营的8大关键
【日】远滕功
所谓高手,并不是在一瞬间,而是源源不断发力的人。所谓才能,就是指能够一直保持同样的热情、气力和动力的本能。
不要认为世界上有“才能”这回事,若我们非得要谈到“才能”这个词的话,那一定是指有多少忍耐力罢了。
持续力、黏着力=使企业保持领先的能力。
序章
一、能坚持下去的企业
本田宗一郎宣布开展飞机事业之后的44年,从未与宗一郎谋面的一代人终于完成了他的梦想。
该公司所瞄准的市场和商品原来就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地方,他们在经年累月的摸索实践中,创造了一套能啃动这块“鸡肋”的体系。(如春天买农资的钱可在秋收后付款等针对农村地区需要的细致服务)
“如何培养多面手人才”.
“讨论如何让一些容易走过场的的改善活动真正发挥作用。”
“不断建立假设,由现场验证。”
最有效的沟通方式就是面对面的对话。口口相传必有误传的时候,还有可能造成信息不被真正理解,造成执行的效果大打折扣。只有采取每周面对面参加会议的形式,不断重复对话,才能使企业的经营战略真正被现场理解并贯彻下去。绝对不要放弃‘直接沟通’这个原则。
二、不能坚持下去的企业
有些公司的问题在于:没有定力。
有些公司喜欢新生事物却不能多坚持一会。
有爆发力,可坚持不下去。现场有做好上头交代下来的任务的能力,却不会自己主动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一章
我认为人、单位可以分为“有韧劲儿的”和“三分钟热度的”或者“干什么都不会长久的”两类。
对所有事情都能执着的倾尽组织的全力去做的单位,不会拘泥于短期的业绩,而是一心一意的培养锻炼自己能够在世界(证券)市场上站稳脚跟的能力。
对什么事都没有那执着的精神,用一个词来归纳,就是“浮浅”!
在现实世界中,不论组织还是个人,到最后成败的分水岭大都是“能坚持多久”。
一年盈利不代表任何事情,重要的是能持续盈利;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成为能一时盈利的企业,而是成为一个有盈利能力的企业。
“黏度”下降的原因:
现场再也没有剩余的精力花费时间进行培养人才、检查工作这些‘必要的浪费’了。
重复“为什么?”5次之后能看到问题更加本质的东西。
拼命的传达!拼命的沟通!
第二章
绝对价值与相对价值是企业价值的重要区分标准,从顾客的角度来看,前者没有其他的选择,其优势来源于专利、标准、规制、独占、超级名牌(如保时捷);后者可以找到类似的商品或服务,优势来源于有点不一样,譬如便宜一点、服务好一点、质量好一点、交货早一点。对于相对优势企业,成功在于创造一丁点的区别,现场力和现场的持续力异常重要。(可运用于选股)
丰田章一郎道出了丰田强大竞争力的本质:你要问丰田有什么强项的话,我告诉你只有认真、低调、持续到底这一个。
改善、改良的本质:
虽然我本人也认为打破旧观念与创新很重要,改善、改良是创新之母。
“进化”是持续的本质。
持续的三种类型:
其一是基本的持续,其目的是在较长的时间中重复做一件事,最后彻底习惯这个做法。练基本功没有别的诀窍,只有反复的做。(如跑步等锻炼身体的事情)
其二是改善的持续。建立在基本的持续上。
其三是革新的持续。
基础不牢的地方不可能发生改善和革新。
乌龟+兔子=金龟
若是一个企业同时具有乌龟的坚持与兔子的速度,那么一定会所向无敌――我们把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的企业叫“金龟”。
夏普的基本经营理念是三条:基础扎实,简单易懂,持续成长。
“业务改善建议制度”要求员工提出提高自己所担当的工作的效率,如何使业务更加合理化、更加充满生机的建议。而“出点子活动”则不局限于员工个人的业务范围,而更广泛地征求可能改善新商品和服务的所有点子。
领导一周内答复,在每次会议上公开表彰,设立奖项,发给购物券。
要将成本最小化的观念转变为价值最大化的观念。
“有意识的持续”促成“无意识的行动”
要让组织自然而然的行动起来,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有意识的持续”,有了这种积累才能促进“无意识的行动”的DNA的产生。很多企业文化建设失败的原因,就在于最初各种活动开展的时间太短,还没有达到“无意识的行动”的状态就悄无声息地结束了。
生命的DNA会被自然继承,而企业的DNA若是不去想办法维护就会越来越弱。
经营者要做是要在项目过程中时常检查工作进度,让现场保持适度的紧张感。
不在组织中树立偶像,我们更需要的时依靠每个人发挥不同作用的团队。
“黄金龟”型人才:兴趣广泛且具有持续到底的意志和能力,能同时推动若干个不同的工作,最终取得成果的理想的人才。要想一步就成为这种人才很难,可以走迂回路线,即从成为“文火”型人才开始,尝试习惯坚持将一件事情做到底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念。只要在一件事上感受过一次坚持到底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就会自然而然地用到其他的事情上去。同时,对于“朝三暮四”型的人来说,必须检查自己是否有轻易放弃的念头,经常思考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持续力。
为什么马拉松运动员能跑完42.195公里的距离?
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日常的训练,想要跑完全程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终点
对于马拉松运动员来说,一定是比赛设置有个终点,才能拼命地向前奔跑。工作中也是一样,若不设置终点,只是一味地说“坚持下去、坚持下去”,恐怕铁打的人也无法做到这一点。
*教练和队友
马拉松是个人运动,但实际上,选手在比赛的时候能感觉到与指导自己应该如何跑这场比赛的教练和队友们在一起。正因为如此,选手才能喷发出惊人的能量,超越体能的缺陷。马拉松是一项个人运动,但同时也是一项“团体运动”(投资亦然)。
*观众
“群众的眼睛”也是导致选手能够坚持到底的原因之一。
*水站
补充水分,调整精神,再度冲刺。
当决定挑战马拉松这项艰难的运动之后,在跑道上的就只剩下你一个人了。没有人能够代替你自己,若是自己没有要跑到底的意志和决心就什么都干不成,这个时候剩下的只有“自律”。
提高个人持续力的10个要素
1,珍视自己的理想
个人的持续力不可能由别人的指示或者命令产生。不要只等上面的指示,把自己当成主角是产生持续力的第一步。
2,制定具体的目标
个人的理想是重要的,是终点,但若不在到终点的路上设置一些驿站作为小目标,那么我们未必有遥望终点跑完全程的力气。只有当我们感到了自己的进步才能持续下去,若老是原地踏步、没有提高,恐怕任何人都不能坚持下去。“确实进步了!”这种喜悦是我们奔向下一个目标的动力。
3,在目标上设定期限
没有期限的目标不能称其为目标。只有将目标具体到什么时候完成,做的人才有可能思考在这个时间段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时间必须做完什么事情。
在用数值的时候切忌太过拘泥,要灵活地用好数值,一步一步地奔向终点。
4,一定时间内集中力量努力
比起拖拖拉拉、不温不火的做法,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突破的方法更加容易获得成果。当然,这种全心全意、全力冲刺可能需要以放弃一些东西为代价。若没有这种决心和勇气,难成大事。
不论什么事情,只要自己动了真格的集中精力去做,一定会从中体会到快乐。
集中精力和持续到底,并无相互矛盾之处。在“坚持”这个很长的时间范围内,能否在一段时间内“集中”猛攻,是让自己从量变到质变、脱胎换骨的关键。
5,经常做记录
持续这个词并不仅仅指“时间的流逝”,而是指“事情的积累”,到了一定的时候才会发生从量到质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做好记录,自己有复习的材料是很重要的。
我的包里时常带着个小本子,这个小本子对我来说可是确认自己思路变化的最好的材料,也是将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和懵懵懂懂的东西进行“可视化”的工具。只要翻看笔记本就可以找到自己现在的思维经过了怎样的变化。
不要光靠脑子想,用一点“看得见”的方法做记录,经常回顾可以帮助自己提高持续力。
既不发力疾奔,也不止步不前,我慢慢地在田间行走。
后记:股市行情不好,于是将闲暇时间用于读书和锻炼身体。本ID读书喜欢做点系统的笔记,于是就有了上面的东西。其实,持续力,不仅实用于企业,对个人,对个人的投资和健康等也是有借鉴价值的。本ID讨厌日本,但从不讨厌日本的文化。最近看过的日本书还有岛田洋七的《佐贺的超级阿嬷》、《幸福旅行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