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仁超《论势》读书笔记(三)

(2010-10-07 11:18:21)
标签:

读曹仁超笔记

股票

 第八章   投资须自问身“势“
        
       致富之路不在储蓄在理财
       如果储蓄真的可以致富,全球最富有的国家早就是中国了,但当今最富有的国家却是储蓄率接近0的美国。过去40年来,我从未见过一个人因为储蓄而致富。中国人一生省吃俭用,结果又如何?
       寻找财富的正常办法,是将没有价值或低价值的东西,变成有价值甚至高价值的东西。例如将廉价的土地建成高价的楼房。
       年轻人第一课,量入而为
       年轻人在成年以前,的确应该以储蓄为主,让自己养成正确的消费态度,即开支最高不应超过总收入的80%,才能在35岁之前积累到第一笔原始资金,参与以钱生钱的投资游戏。
       消费市场的主力始终是中年人而非年轻人。“80后”目前消费仍基本依赖父母负担,但他们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以后收入理应胜过父母,待他们进入中年期,中国就会暴发消费第三波,即消费以汽车和改善性住房等奢侈品为主。
       存款坐望小利
       “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年轻人应该留下本金的30%做应急钱、保命钱,其余70%则用作投资。
       在金融市场中只有赢家和输家,靠的是眼光,用的是脑袋,从来不是靠听信专家之言或者道听途说。
       通胀蚕食购买力
       1971年前,35美元可兑1盎司黄金,09年3月上旬,920美元才能兑1盎司黄金,即以金价计,美元失去了96%的购买力。而71年,2.4元人民币可兑1美元,现在6.85元人民币才兑1美元,即人民币同期失去了99%的购买力。换言之,09年的人民币购买力只等于38年前的1%!
       储蓄这习惯,最迟25岁便应该丢掉。因为储蓄培养出节制的习惯,而节流却不如开源。接下来应学习投资理财,并坚持一生。否则,保证在你退休之时,生活水平会大幅回落。
       30岁前学会投资策略
       年轻跌倒,从容再起
       对于年轻人来说,千金散尽还复来,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甚至可以涉足权证市场。最重要的是年轻人应该从失败中学习教训。
       年轻人不妨多学习社会精英的致富之道(但要远离他们的生活坏习惯);学习企业家的精神(而非他们的风流艳史).
       生活繁忙,纯粹借口
       如今说理财,已不是空谈后事如何(事实上也没有人事先知晓),而是论及投资策略,即资产如何分配、如何审时度势,制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一旦策略出错便要止损,一步一步达到目的。
       可探讨分析利用β系数和α理论去跑赢大市的方法。
       台前一分钟,背后十年功
       李小龙之所以可把双节棍耍得出神入化,就是因为在台下花了多年时间每天练习。同样,学会一种投资技巧,基本功夫需要100小时。如果每天花2小时学习投资,通常3个月便懂;但掌握一种投资技巧,约需1000小时,即1年半左右。至于要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非要10000小时不可,即10多年。世界上没有“即学即会”这回事。
       齐白石5分钟画虾的背后,是15年的功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投资之途,不在乎距离目标有多远,而在乎你每天愿意走多少路。
       中年时有所为有所不为
       人到中年,其理财的优势就是投资经验丰富,明白“有所为,有所不为”和“莫强求”的道理,逐渐具备成功投资者所需要的分析能力、纪律和宏观眼光。
       基督徒念经,祷文中有句“不叫我们遇上试探”。但在今天这个千奇百怪的社会,不遇上试探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应改为“遇上试探时,有足够的定力应付”才对。
       “酒色才气”一向是男人大忌。酒能乱性,宜浅尝辄止,不应豪饮。至于色,婚后却只可以远观,不然会很麻烦,婚外情则会让让自己的整个理财计划陷入危机。至于财,则应遵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到气,做人要争气,但不要跟人斗气!最争气的做法,就是活得比别人精彩。
       读书改变命运
       40多岁而找不到另一份工作的人,大部分属于不读书的一类。三天不读书,说话便失去味道;一个月不读书,做人便失去方向;一年不读书,做人便失去意义。当然这里所说的“书”并不包括“八卦周刊”。
       只要多读书便可自我增值,不知不觉间自己的眼界就开阔了,眼光就长远了。读书对自己的工作、事业、投资理财都很有帮助。
       贫贱夫妻百事哀
       现代婚姻已经无法为女性提供保障,婚姻不再是长期饭票。由于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5年,故女性的理财需要其实比男性更大。财政独立的女性,在选择配偶上有更大的自主权,才能享受到男女平等。没有经济能力的女性,往往被迫接受男尊女卑的不公平待遇。     
       为人妻者如果能财政独立,虽不会为她带来更大的幸福,却可带来更大的保障。这不但保障了自己,也可以在家庭发生意外时保障丈夫与家人。
       无形的祖荫
       父母对待下一代,最好的就是教会他们投资之道。教会在利率上升周期该如何应对;在通胀周期,如何避免购买力被蚕食;在高失业率时期,又当如何自处;还有如何投资才可使财富保持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
       尽早帮助子女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才可确保子孙一生与贫穷绝缘。
       人到中年,不能一无所有
       年轻时我也喜欢玩“每日一股”的游戏,觉得十分刺激,但事后我却发现此举赚不到大钱。30岁开始改为每周一股。40岁改为每月一股。50岁后进一步改为每年一股。皆因我越来越觉得赚钱与否,并不在于勤奋,而在于方向与耐性。请记住,大部分成功投资策略都是在市场恶劣的环境下做出上好的投资决定,所谓“坏市况,好投资”。
       临近退休,不玩危险游戏
       60岁之前,我们不应满足于现状,应该努力争取成就、财富、地位,甚至声誉,尽量活得精彩!但老来则应切记不要贪得无厌,而要学会感恩、欣赏及知足,不再计较自己的得失。
       提早享福,应未雨绸缪
       由于寿命的延长,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退休后开支可能不降反升,需要更多的钱。如果打算提前退休享福,就应该在年轻时就把每月收入的30%以上存起来用于投资,每年只从投资组合中最多抽取不到3%作为生活费,额外的投资回报再投资滚存,才可勉强确保日后生活无忧。
       老来专心投资
       一个人再投资领域并无退休这回事。而且年纪越大,智慧愈多,再加上退休后可以更加转型,投资回报可能比退休前更好。况且投资需要思考,可以免患老年痴呆。
 第九章 人生在“势”富在心
           
       有限时间赚无限财富
       一个人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善用时间。扣除睡眠、吃饭、上班时间,每天真正可由自己支配的时间,可能不到4小时。
       人们做事往往将事物的优先次序调转,先做不重要的事,到最后便没有时间处理重要的事。戒除此恶习的方法是,每天起床之时,花5分钟想想今天必须首先处理的事,然后真真正正去做。
       离开学校后,若我们能坚持每天看一、二小时的书,足可改变自己的一生。
       我们如何利用一生的有限时间去赚取无限财富?以下的“7C”理论或有参考价值:
       第一个C是Clarity(清晰),即目标要明确。譬如我一直坚持“以一切合法方法去赚钱”这个目标。
       第二个C是Competence(完美)。我们涉足股票市场,便要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觉今是而昨非,努力学习投资知识,要追求完美。
       第三个C是Constraint(约束)。我一辈子除了投资外,其他东西都难引起我的兴趣。
       一人有一个梦想
       第四个C是Creativity(创意),即想象力,也就是投资者所谓的“概念”。人必须解放自己的想象力,有所追求,才能有所成就。记得20世纪70年代,我看见九龙仓的货仓占用尖沙嘴地皮,便幻想若有一天那里变成商场、酒店或写字楼,该值多少钱?今天那里真的已经变成本地人、旅客必去的大型购物商场。
       第五个C是Concentration(专注),即集中全力。巴菲特对大学生说过:如果你一辈子当中有十大理想,那么请放弃其中的5个,因为任凭你一生如何努力,也无法完成全部理想。我想法更简单,一人有一个梦想就好了。
       俗话说:“君子立志长,小人常立志。”年轻人通常想得太多,做得太小。大多数人天天做梦,结果一事无成。
       微软的盖茨一生只专注做好一件事。盖茨好胜,做什么都一定要赢(包括做善事),故能称王。
       敢想,敢做
       第六个C是Courage(勇气)。我有位朋友,儿时的梦想是成为香港中环希尔顿酒店的CEO。一天我发现该酒店登广告招聘实习生,于是立即通知他去申请,谁知他说:“我怕。”他怕什么呢?怕输!
       67年时,他学历比我好,但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什么改变,整天怨天尤人。我冷眼旁观,知道他欠缺的其实是勇气。
       自古成功者皆得益于勇于尝试。很多大企业家都是从小生意起家,他们能够有今天的地位,主要就是敢想并且敢做。
       第七个C是Closure(结束),即训练自己在限期之内完成任务。因为人类天生有惰性,如无时间限制便不能达标,所以要制定目标并限时完成。如多久赚取第一桶金,再多久变成第二桶、第四桶……
       一个人一辈子投资的成败,主要取决于性格。如适当运用“7C”理论,订立目标,便可用一生有限的时间去赚取无限的财富。没有人永远选股正确,只要发现选股错误,果断地止损便可。记住小败小负没问题,只要在大趋势中胜出即可。
       致富勿忘慈善
       我认为,相信自己的直觉比相信别人的分析好。如果你不从自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
       25岁至55岁是“黄金30年”,我们应该右手努力工作赚钱,左手努力投资创富。
       如果阁下左右都得心应手,老来应开始慈善生涯,渐渐远离职场而致力行善,可以让人忙到不知老之将至。自私一点说,从事慈善事业是令自己心境保持青春及愉快的不二良方。
       超级大户如狮似虎
       性格是决定成败的主要原因。拥有超级大户性格的人,就如狮子老虎般可以15天不吃东西,但一旦攻击必致猎物于死地,所以才可以称霸森林。他们明白说明是大趋势,并懂得利用趋势去赚钱,买入狮愈买愈低、卖出时愈卖愈贵。
       而拥有散户性格的人却最喜欢吃方便面,买入股票后总希望它立即涨价,卖出时又希望它立即跌价,永远追逐蝇头小利,不让利润往前跑,因此失去赚大钱的机会,加上常年满仓,不会止损,每次熊市都相伴。他们的性格,既象老鼠又象猪,驯良怕事,象老鼠那样每时每刻都在寻找食物,象猪那样极容易被人宰杀。
       愈怕输,愈易输
       过去我曾持续5年每天花半小时以上训练一个性格如鼠似猪的朋友,以为可以使他变成狮子老虎,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放弃,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国人一直过分强调“知足常乐”,往往失去冒险精神。你有没有当富翁的勇气?
       现实生活中,只有10%的散户具备狮子老虎的性格,有胆量赢也勇于止损。其余90%的人在面对抉择的时候,往往都表现畏缩;遇到危险时,则采取逃避态度,而不愿面对。要做出一个正确的买卖决定,涉及大量数据分析,更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的确,要求投资者止损不止赚,其实比登天还难!
       得莫喜,失莫忧
       拿破仑天资聪颖,常打胜仗,一生只打过两次败仗,一次是攻打莫斯科时失去了70%的军力;另一次则是滑铁卢一役,更是全军覆没。拿破仑只知道打胜仗,不知道如何处理败仗。而与之对垒的英军常打败仗,但每次撤退都井然有序,以保存实力为主。最后把握住了机会,与普鲁士军队联手,在滑铁卢将拿破仑军队一举全歼。
       同样的道理,股市中没有常胜将军。问题是有的人的牛市中赢过不少胜仗,但是在熊市到来时却因不肯撤退和及时止损而没顶。小部分投资者却因为在熊市初期勇于及时撤退和止损,得以保存实力,当熊市转牛时就变得威风八面。
       妨碍你发达的理由
       今天香港的超级富豪,都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大量投资本港房地产的。太早投资和太迟投资的都不行。此乃“势”也!
       在适当的时间做适当的事,原来如此重要。
       善播种子钱
       有坏习惯的投资者(包括吸烟、泡酒吧、赌博等)都难成巨富。所谓“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在自己拥有大量金钱钱,请勿随意花掉种子钱。
       随波逐流,最差的习惯
       市场上不少投资产品的推销员都戴着分析员的面具。他们跟你说话表面上象在分析,其实真实目的只是在推销产品。
       所谓投资专家和分析员,大多数都错看市场。面对世上太多的信息,我们必须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
       世上有人不愿成为富人
       其他妨碍我们致富的原因,包括投资自己不懂的行业(或物件),或者是太喜欢炒短线,只求频频赚个千把几百的。不要相信这种投资策略,我们赢的时候应该赢得很多,输的时候只输很少。以最低的风险去赚取最大利润,才是致富的投资策略。
       降低投资风险的方法是:买优质股不买劣质股;不过分投资,不要将太多资金押在单一股票上;妥善分配资产;严守止损的纪律。
       另一致富的绊脚石,就是怕输。其实,只要在心理上准备损失15%的资金,便可心安理得地投资。但有些人宁愿把钱存银行被通胀蚕食,也不愿意投资致富。
       富爸爸也要当笑爸爸
       常常有人说:“金钱不能买来快乐。”我认为,这句话的作用只是安慰那些没有钱的人。“贫贱夫妻百事哀”,普通人遇到的烦恼90%与金钱有关,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开门七件事”,都可用金钱解决。
       我们不是说为善最乐吗?但为善也需要金钱的支持。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不论你是股票市场的赢家还是输家,你都应该明白:人人必须拥有一定的财富才可感到快乐。只是拥有的金钱达到一定量以后,更多的财富并不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这也是事实。
       过去我也曾以为美好的生活,就是华衣、美食、豪宅、名车,甚至私人飞机。随着年龄渐长,我慢慢发现那些不过是无穷的欲望,与需要无关。
       真正的美好生活,其实是一杯好茶、香浓咖啡或红酒,加上朗月清风,与三两知己天南地北地闲聊,享受那份舒适及随和的感觉。
       良田万顷,不及父慈子孝
       所谓“万顷良田不过两碗饭,千间房屋不外半张床”。我们真正需要的钱,比我们想要的少许多。物质追求应该适可而止,我们努力成为“富爸爸”是生活需要,同时也勿忘当个“笑爸爸”!
       真正的快乐,往往来自物质以外的东西,大前提是我们需拥有一定财富,才可达致如此平和的心境,并拥有安全感。
       国人说:“没有爸爸的孩子穷,没有妈妈的孩子贱。”
       然而不管爸爸是穷还是富,对孩子的成长其实都不是很重要,只要是好爸爸便已足够。请把婚姻生活、孩子和朋友关系,放在与工作同等的地位。不少男性花上一生努力去追求财富、权力和地位,结果弄得妻离子散各位认为他们是成功还是失败?
       西方流行回馈社会,以赢取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希望国人也早日进入这个层次,不以物质夸耀自己的财富,而是用自己对别人的贡献和帮助去标榜成就。
       人生最成功的投资其实是投资于子女身上。当一个明白事理的父亲,做他们的导师兼好朋友,拥有幸福的家,做个“笑爸爸”!
       (全书完。原书共255页,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38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