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形成则有更多的戏剧性,事实和结论之间并非唯一的对应关系,我们必须抱以敬畏的心去看待和审视那些被我们称为史实的细节,他们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发生新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结论。
最近一个阶段南方报业的当家人杨兴锋一改昔日个人低调风格,频频公开作秀,为南方报业集团美好而灿烂的明天鼓与呼。
坊间细心者会发现,老杨一直在强调的一个词是“媒体聚合战略”,作为细心的坊间者之一,我研究了一番老杨提出的这个“媒体聚合战略”发现跟几年前烟台报业传媒集团当家的郑强提的“全媒体战略”几乎是一码事。
打开小李子的百度输入“媒体聚合战略”一词出来的都是老杨的南方报业;输入“全媒体战略”一词出来的都是郑强的烟台报业。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那是不可能。其实大家心都一般大,心大、作为大那是舞台撑的。很难说如果给郑强一个与杨兴锋同层面的平台,而不是眼下一个小小的地市报,他与老杨是否难分仲伯。
老杨说,南方报业集团是分四步走来完成“媒体聚合战略”,现在第一步已经做完了,就是每一个报纸都有自己相关的网站,实现了报网互动,还有滚动新闻等等。第二步是整合网络平台。第三步是用公司制的办法来运作新媒体。第四步才是现在讲的媒体融合,就是新闻信息发到统一的编辑平台,加工以后,选择适合的、不同的平台发布和传播。而老郑的烟台报业一步到根在老杨说的第四步上。
在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的著作《正在消失的报纸》,封面上印着这样一句话:“2043年春季的某一天,美国一位读者把最后一张报纸扔了垃圾桶----从此,报纸就消失了。”
直到今天我还困惑于身处烟台小城,只是执掌一家地市报的老郑是什么触动了他为报业贡献了“全媒体战略”这个词以及相应的实践和探索。
对于杨兴峰而言,其实他还是陶醉在“差异化战略”。他在最近的一次公开场所说:“南方报业的媒体实行的是差异化战略,报纸本身很强。不能因为人家说一些网络媒体怎么强了,自己就乱了手脚,何况现在网络媒体的盈利模式也在不断变化,网站真正赚钱的没几家。
纸质媒体的优势在于它的读者,就是喜欢读报的人。有一些人知道《南方周末》影响力很大,但他又习惯从网络上去读报,那你就在网络上让他看到,这样就扩大了你的影响力,那些网民也是你的读者。
所以我们现在还是要突出报业,因为我们这几家报纸非常强,而且都在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果不是去年的金融危机,不是纸张涨价那么厉害,去年会发展得更好。今年我们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别人在过冬,我们就要去进攻,我们不是退缩。”
于是我们看到了老杨下面的进攻:
未完待续,用马斌读报的说法就是:今天到这里,就到这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