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风一训”诠释
(2017-12-18 10:20:04)
标签:
文化教育 |
学校“三风一训”诠释
校训:勤朴、弘毅、博学、笃行
校训是我校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水寨中学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水寨中学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勤朴:勤劳朴实;敦厚。“勤”即勤奋、勤勉。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业精于勤,荒于嬉,”勤能补拙,天道酬勤。“朴”即朴实、务实。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踏实做事,老实为人。
弘毅:宽宏坚毅;刚强,勇毅。谓抱负远大,意志坚强。(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出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博学、笃行:《礼记·中庸》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笃行”由此而来,意思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
第一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摄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博”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审问”,有所不明就要查究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第三阶段“慎思",问过以后还要通过思考、分析所学能否为自己所用。第四阶段就是“明辨”,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最后阶段,“笃行”之,学以致用,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也只有“笃行”才能成就自己。
以“博学、笃行”为校训内容,并非只取“博学”和“笃行”四字,而是包括“审问、慎思、明辨”在内的,由“博学”而“笃行”的内在统一、相联互动的过程。
南怀瑾的《论语别裁》中就有说:“博学不一定有用,博学要笃志,有一个中心,意志坚定,建立人品,那么知识渊博,如一颗好的种子,意志的坚定是肥料,培养出花和果来 。因此,“博学、笃行”缺一不可。
“勤朴、弘毅、博学、笃行”的校训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体现了水寨中学的办学传统,代表着学校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历史传统,体现了学校的文化追求和精神风貌。
校风:“民主、团结、勤奋、活泼”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长期积淀,是一种隐性的人文精神,是水寨中学教职员工及学生精神状态的体现。它有巨大的同化力、促进力和约束力,是一种精神力量和优良传统。
民主: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在尊重多数人意愿的同时,极力保护个人与少数群体的基本权利。
团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是成功的基石,没有团结就不会有理所当然的成功,团结就是力量!
勤奋: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或学习。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对老师而言,勤奋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是一种有责任心的工作态度,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岗位负责。对学生而言,勤奋是一把金钥匙,它会帮学生打开知识殿堂的大门。
活泼:指行动自然,不呆板,形容小孩子和年轻人的可爱,讨人喜爱。对学生而言,富有生气和活力,气氛活跃热烈。对教师而言,使具有生气和活力;使灵活。
在百年历史积淀中,“民主、团结、勤奋、活泼”的校风集中体现了水寨中学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和办学特色,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
教风:“爱、勤、谦、实”
教风,是学校教师的德与才的综合表现,体现了教师崇高的准则和风范。
爱:其基本含义是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教师应当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更要有爱的艺术。
勤:即勤奋,意指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天道酬勤,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获,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将来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收获。对老师而言,勤奋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积极的工作态度,是一种有责任心的工作态度,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岗位负责。
谦:侧重于内心上的恭顺谨慎。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此谓为“谦虚”,能够主动向他人请教或征求意见。
实:就是务实,讲究实际、实事求是。也是对工作注重现实、崇尚实干精神的体现。
“爱、勤、谦、实”教风是水寨中学崇高的精神旗帜,它对学生起到熏陶、激励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些传统和风格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对学校的发展和建设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风:“明、勤、钻、实”
学风即学校风气,就是对学校师生员工在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等而言,也是学校全体师生知、情、意、行在学习问题上的综合表现。
明:指明确,意为清晰明白而确定不移。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
勤:指勤奋,“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
钻:指钻研,是指深入细致地研究;钻研刻苦的精神;指用心思虑,费尽心思。这是学生应该具有的学习方法。
实:指实在,诚实,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内心与言行一致,不虚假,是学习纪律的重要体现。
“明、勤、钻、实”的学风是学生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态度和行为表现,它通过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具体地反映出来。这些传统和风格对教师的发展、学生的成长起着重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