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照,十一月记


十一月的开场白,是两只流动的小喇叭。
妈妈推着准备售卖的货物,一双女儿吹着引人耳目的小喇叭,一前一后跳窜窜欢快的前行。
珠宝花士说:制作献给佛祖的花,最中心要有一支最重要的植物,她选用的松枝是竖立的,松枝起着连接周围其他花的作用,因为这花并不是给自己的,而是献给对方的,从自己的角度看的花是背面,从对方的角度看是正面,“正面”不仅仅指对着自己的这一面,从左、从右看都可以是正面,360度旋转,每个角度都可以是正面,这才是一件非常有立体感的作品。
在想,或许这才是一件“敬献”的作品吧,把心意寄托于花,以虔敬的心献上,因此,也就有了对人对物细致的关照,以及多面向的体会,这大概就是敬佛的悟道,借一朵花得到的喜悦。
而我呢,至今也未能插出一瓶带有立体感的花,究其原因,大概是心内还缺少细致的关照,以及一位坐在另一面看花的人,是这样的吗?

想山了,于是带着妈妈去看山,山的果实寂然落进山的怀抱。
简直是精灵吹出的诗句。
双11日,有漫天羊羊云,以及一弯纤纤月,天远地悠的永恒。
如此的样式真的只能关照到一个“正面”,需要被关照的人只得自己走到关照面上去,直面仅此一个的“正面”。
叶落佛堂,是一枚住城人的冷香丸。
被历史的循环。
光阴啊,是一点一点长出脚步的,再一步一步借石行走。
下山时,远远望见红尘中那一湖大城,那里竟有我的一间屋子和一个房间,以一个点的沉默在等我。
啊,在等我!
敏告我说小皇冠丑死了,像蓬乱草,听得我乐起来。看来在自己认定的理解上一直被人肯定是危险的,时常,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那个说出自己认定的理解并不好看的人,甚至是丑的人。
拖拖拉拉月余,总算把东坡先生稀里糊涂读完了,感苏子浩然一生,终归于穷荒大野,静静的平息。。。。
孔老夫子说: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确实,怨什么呢?先生跌宕一生,苦境不断,却从不乏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死前26日还写了最后一首诗,弥留之际,不念偈语也不想来生,淡然离世,如此品格。
啊,光明是具有启示意味的。
我们的心也跟着暗了下来,
就像宇宙中一间间小小的密室。
天亮了,
妈妈和兰草一齐变得光明。
某些事物类似于擦拭。
用心插一束可以关照某人的花吧。
如果某人心上无花,那就关照无花自在,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