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2015-08-26 09:18:15)
标签:

手机影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西藏行---色拉寺辩经

这次西藏之旅最让我开心的就是在色拉寺听辩经了吧。
欣赏那些僧人神秘、搞笑、夸张的声音和动作时我一直在笑,看他们学习佛法可以学
得如此生动、有趣、好玩,竟一时间萌生自己也想当名小僧人的冲动。其实,
辩经的实质并不是我们所看到单纯的表面的活泼,在我的理解,
我觉得它是一种生命朝向智慧和践行智慧时的喜悦。西藏的僧人或者说色拉寺里的僧人
是我看到过最灵动风趣的僧人,在他们的脸上总能看到那种美妙敦厚的笑容,
让人觉得习练佛经其实是一件非常美好、安详也可以时而拿来调皮、玩耍的事情。
 
 
 
附:辩经是僧人学习佛经后,为了加强对佛经的真正理解,采用一问一答、一问几答或
几问一答的方式交流心得和所悟佛法的一种宗教法式。在拉萨的色拉寺、甘丹寺和哲蚌寺,僧人
学习的内容和进程大致相似,入寺后他们会先学习显宗,再学习密宗,以格鲁派规定的五部大论
(因明、般若、中观、戒律、俱舍)为主。据说学习完这些经典通常需要22年到24年的时间,
如此深奥和浩瀚的佛学典籍,要深刻理解并记住,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此,辩经这种相互问答的方式就可以对促进学习典籍提供非常大的帮助。虽然他们辩经时动作夸张,
但其实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富有深意的。比如在每一个提问前他们都要先说一个“底”,
再将右手向后高高扬起,和左手相拍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将右手向下伸向对方后拉起。
那一声“底”相当于开启智慧,因为在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象征,而他的心咒是
“嗡阿热巴杂拉底”,“底”音可以启请心中的文殊菩萨,开启我们的智慧。
高扬的右手说明文殊菩萨就在身后。二手相击,有三层意思:一为一个巴掌拍不响,
世间一切都是众缘合和的产物;二为掌声代表无常,一切都稍纵即逝;三为清脆的响声
击醒你心中的慈悲和智慧,驱走你的恶念。右手向下后又拉回,是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
把在苦难中的众生救出来。用这种生动的方式阐述一个观点,是不是记忆得更深刻了呢?
在藏传佛教中,一个佛学家必须具备善讲、雄辩和著书三个条件,所以在僧人的学习过程中,
辩经是必修之课。喇嘛们相信,只有采用“辩经”这种方式,真理才会越辩越明!
而且由于学经是僧人逐级上升的主要途径,“辩经”便也成了考核僧人学习成果的一种手段。
格鲁派规定,在一年一度的传昭大法会上公开答辩,并以此选出“格西”(最高学位,相当于博士).
 
                                                                  ----摘自《行家带你游西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