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段时间没有写字、拍点什么的欲望了,身心逐渐寻找到了一种有秩的平衡,阅读和孩子让我获得很大的满足。
早上,惊喜的接到邮局的电话通知,说是有包裹,心里就想,定是老唐的娃娃们到了,迫不及待的取回来,果然是。小心的取出,轻轻的放下,看着这一路风尘仆仆的茶儿们,我开心地笑了,如同每次看到婴孩时的那种喜悦。可是心里也充斥着另一种莫名的酸楚。这种感受,怎么说?或许只有体会过为人父母的辛酸,看着自己一天一天养大的孩子长大成人,离开自己,让懂不懂你孩子性情的人都来评论一番,你才会有切身的体会。

洗澡,洗干净手,在这首陈建年的《长老的叮咛》中,取出清风,放到碗里,我发现,我甚至没有象样的杯具,生活中的我,更多的时候,是一杯白开水的粗陋,这让我时常觉得愧对好茶好人,但心底的敬重却丝毫不曾影响我对它们的珍视。人的岁数一定要到了某个阶段,才能真正懂得身上的一针一线来之不易,你也在懂得这孩子的一身好后面有那么多不为人知的苦,心中就会充满敬慕,你就会像一个虔诚的宗教徒在进行一种仪式似的甚至一副要拿出灵魂的最好容器来冲泡的架式。
记得雪说过:“家里有那么多的茶,可喝唐望的茶总觉得特别清澈。”
这是一种赞美啊!朴实的情感,就缘于一份对故事的聆听、了解和尊重。
前几年,老唐的茶总是舍不得喝,就想保存着做个纪念什么的,直到今天,茶对我依旧是一个神秘的事物,对做茶的人心好像要比对茶本身的了解更多一些。有时候,会常常问问自己,假如,我不曾听了那么多山里的往事?假如,不曾用很长的时间去了解一双手后面的做茶态度?我又会用一种什么样的言语来描述它们?劳动是人们在生存状态中获取生命力的一门艺术,大自然用自己的母体传授着这门技艺,然而,人性的贪婪却正在日盛一日的破坏着这道天然的关系。老唐恰恰选择了一项在这个道德已然沦丧的国家里最艰巨的劳动方式---有机种植,巨大的人力财力的投入,换来的却是更大的困窘。其中的艰辛不是常人能够体会的,每次喝茶,我就会想着那条艰险的断路、想着山宝睡在火塘边的样子、想着他们把一背一背的羊粪背到茶地里去、想着那所被山风撕扯着的窝棚、想着尽管如此老唐精神的富足,太多太多、、、这就是我喝他的茶时体会到的那种沉沉的生命之重,也是唐望的劳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尊敬的原因。
老唐把自己比作茶的爹,这让我想起梁从诫先生回忆母亲林徽因时的一段话,或许能很好的表达我此刻的感受:
“今天,读书界记得她的人已经不多了。老一辈谈起,总说那是三十年代一位多才多艺、美丽的女诗人。但是,对于我来说,她却是一个面容清癯、削瘦的病人,一个忘我的学者,一个用对成年人的平等友谊来代替对孩子的抚爱(有时却是脾气急躁)的母亲。 ”
若这样说,孩子不亢不卑,身心干干净净、光明磊落,它们就有一位合格的父亲。老唐对“孩子们”的爱深沉却不骄不宠,用成年人的平等友谊来代替对孩子的抚爱,这样的诚实教养了孩子的诚实,多年后,我们的孩子又会怎样的谈起我们呢?
怎么不是,因为对人的了解,茶也沾上了人心的温度。

清风在碗中缓缓舒展。
真是个好孩子,这清风,虽是初生,却积淀着父亲一年一年的心血磨砺,满载着叮咛,活脱脱的站在你的面前,眉眼明净,沉稳含蓄,和你谈论父亲种种时的那种言语间透着阳光灿烂般的自信,无需扬扬洒洒,举止品行就能了然于心。

喝后,发信给西西,说道:入口先是不急不燥,待它扩散了你的整个味觉后,那股悠然升起的甘甜才真正漫延到身心的各个角落。
刚发完就读到了一则新闻标题:总理痛斥彩色馒头,呼之道德严重滑坡。
我无语了,“毒奶粉”“皮革奶”“化学火锅”,层出不穷的新名词啊!看看这些,你就体会得出一份真在这以假当道的世道上前行有多么艰难了吧?老唐说过:“茶的优劣要有科学的方法和依据。”可在这个什么都能用钱包装的道貌岸然地国家里,科学与真理的价值已经被极度玷污了,所以对事物的判别,我们渐渐学会了通过对真相的了解产生一种人心与人心之间的信任。我想,一份良知的坦荡,是无需科学仪器来检测的,也是钱包装不出来的。

唉!
你看,尽管如此,当清风拂过,窗外正是蔟蔟蓬勃的绿色奇迹,生命是种不屈的伸展。
在这良知几尽垮塌的边缘,一盏清茶,守望的是人之所以为人该有的最起码的善!
喝了茶,别忘了给自己一点良心的叮咛,若能这样,种茶人的艰难辛酸也算得着了丝丝安慰!
谢谢老唐!
抛却那些假如的成立,仍为做人做事的诚实,道路无论怎样艰难崎岖,也要走得心安理得,这种坚守,于我,是大礼!
在这长老苍凉的叮咛中,我泪流如雨,为的却是一股来自远山之外的温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