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天前订的松居直先生的《幸福的种子》今天到了,下午送牛牛去画画,在楼下的花园里一口气读完了它,温度上升得早,秋叶仍未落尽,四周却已花团簇簇。
最初认识松居直先生是因为那本他特别忠爱的《在森林里》,先生始终坚持图画书应是让儿童享受乐趣的天地,而非学习的目的或变相的手段;亲子共读应是一种发自成人内心的乐趣,而非教养的义务。先生的观点,无形中契合了自己让牛牛多读无用书的想法。只是在择书上,《幸福的种子》对于我发现得晚了一些。
童年延续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一个小孩在优秀童话书中漫游的时间,童年时光越长久,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内心会很丰富。因为纯真的时光长久,积蓄的创造力越强,告别童年以后,他才会用一种乐观的心态去建立自身的幸福感,拥有对这种情感自足的能力,小孩才能身心独立。懂得幸福是通过给予和付出获得,因为相伴孩子们一起成长的优秀童书早已把这种寻找幸福的方法告诉了他们。
母亲的幸福感通过爱自己的孩子获得,一个女人的成长也大部分通过养育的经历获得。单身的时候,我们向社会索取,向恋人索取,向父母索取,当新生命加入年轻女性的生活,她们通过婴儿的生长进入一个幸福教育课程,一个真正的幸福教育课程,因为只有母爱那种不需回报的胸怀才能真正让我们思考自身的价值以及幸福的内涵。在这个课程里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与爱人的关系,与家人的关系,通过孩子,我们懂得快乐因爱别人而来,从这一点来看,孩子才是成人的老师,我们在为孩子选一本好书做种子的时候,孩子也为我们播下了幸福,孩子给予我们的远胜过我们给他们的。
在黑暗中摸索,先生的思想仿佛是清晨的一束光线,通过四壁的折射,照亮我的眼前。他对孩子幸福感的关注让人尊敬,寻着先生对儿童成长的担忧,反思我们在和孩子的生活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并借用昨天的日记,祝所有妈妈节日快乐!感谢远在内蒙的阳给我寄来的节日礼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