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游向蓝天的鱼摄影食与事美食美食随笔 |
分类: 美味家常 |
韭菜是早春三月最不应错过平民美食。嫩绿的韭菜可以择挑之处很少,随便一炒,鲜香而独立的气息就能轻易显现。
平淡无奇的韭菜,正因为其平凡朴实的身世与身价,更容易变成世俗情感的载体。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中有“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之句。友人范逵深夜忽然到访郭林宗府上,杜甫与林宗在自家菜圃中冒雨采摘新鲜韭菜。冒着热气的米饭搅拌着黄米,加上韭菜做成的汤饼,朴实无华的一餐饭在夜雨映衬下,温馨中牵扯着丝丝离别的惆怅,所以才有了诗的最后一句“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旅居海外的诗人张错,在《山居》中有这样的描写“只是每逢连夜苦雨,总缺一束春韭,或是一个久无音讯,飘然来访的旧友。”来表达思念故乡与故友的情怀。有忧伤的句子,也有文艺范儿小清新,黄庭坚曾写下“韭菜照春盘,菰白媚秋菜”的句子。说自己吃着盘里的春韭,一边看着外边欣欣向荣的菜园子。这感觉就好像如今的文艺青年,一边喝着咖啡,一边望着窗外被白雪染色的城市那般浪漫。
韭菜是春的注脚,是抒写情感的诗章,最根本的是慰藉味蕾的“副歌”。韭菜的吃法太多,做主角可与蛋、虾同炒,做配角是漂浮与热汤面上的翠绿点缀。韭白部分尤其鲜嫩,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注有韭白的吃法:“专取韭白,加虾米炒之便佳,或用鲜虾亦可,蚬亦可,肉亦可”。叶子的部分也不要浪费,可以包饺子、酪盒子,甚至用朝天椒与盐凉拌了吃。《随园食单》中提到韭菜盒子的做法:“韭菜拌肉,加料,面皮包之,入油灼之,面内加酥更炒”与我的素版韭盒大同小异。
春天是食韭菜的最佳时节,到了夏天就变成老韧不香的臭韭菜,再过一季,韭菜滋长出白色的星球花蕾,吃韭花的季节就到了。韭花的个性温和,不似韭菜那般刚烈,不能接受韭菜味道的人有些却可以大度的容忍、喜好韭菜花。韭菜花比韭菜更加爽脆,用豆干与辣椒同炒,简单又下饭。韭花还可制成酱,涂抹馒头或者伴食面条,我故乡的特色美食浆面条就必须要配上韭花酱来吃,才能将其口味张扬的淋漓尽致。
韭菜的另一种分身是韭黄,色泽淡黄的韭黄培育起来却比韭菜要麻烦细致许多,需通过特殊技巧阻隔阳光,使韭叶失去叶绿素变成韭黄,口感上更加水滑鲜嫩。“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这是大才子亦可称为食家(其实我想叫他吃货的,没太好意思)苏东坡借韭黄来试春盘的诗句。虽然冬天的寒潮还未完全褪去,青蒿与韭黄的现身却让人聆听到了春天的脚步。所以春韭自古便享有“春菜第一美食”的盛誉。而陆游的赞美更加直白,他的诗句“鸡跖宜菰白,豚肩杂韭黄”恰好说明用肥肉相间的猪腿肉来炒韭黄是何等的美味啊。
历代文人骚客对韭菜的喜爱从古诗词中可见一斑,赞美词之多累犯不及赘述。古人如此,今人更应当懂得不时不食的道理。
The End
———————————————————————————————————
难度:一般
时间:60分钟
价格:8
分量:3人份
口味:香酥鲜
原料:
中筋面粉……500克
开水……230克左右
韭菜……130克
鸡蛋……3个
虾皮……一小把
调料
植物油……10毫升
盐……3克
白酒或白醋……3滴
做法:
1、将80度左右的水倒入面粉中,边倒边用筷子搅拌成絮状。
2、待到水不烫手后,揉搓成光滑的面团。覆盖屉布醒发20分钟。
4、鸡蛋充分打散,加入白酒或白醋促进鸡蛋发泡。
5、锅内倒入适量的油烧热后将鸡蛋炒熟。
6、 盛出鸡蛋,利用锅底余油煸香虾米。
7、
8、 加入10毫升的植物油拌匀后加盐调匀成馅料。
9、 取醒发好的面团适量,擀成厚度大约2毫米的面皮。利用碗边压成圆片。
10、取适量馅料放入面皮中。
11、将面皮边缘压瓷,利用叉子压出花纹边。
12、平底锅预热加少量油,将煎饺放入用中小火煎至一面金黄。
13、反面后在锅中倒入少量水后迅速盖上盖子。15秒钟后揭开盖子,看到另一面也变成焦黄即可。
【啰嗦几句】
*韭菜盒子的皮要用烫面,烫面的水不可过热,80度左右即可。和面的程度要比较柔软,水量根据需要做调节。
*在馅料中先加入植物油可防止韭菜出水。包盒子前再放盐。
*像我这种擀面片技术不佳,不能擀圆的人,可以学习我的方法,用碗边压制。不要使用擀饺子皮的方式,那样中间会比较厚。
*捏边时如果捏成花边,会一些厚较难熟。如果用叉子按下容易在韭菜煎制过程中受热膨胀倒入开口,所以请注意捏实、压实。
*煎盒子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火候,随时观察受热情况。
*另外馅料还可加入肉馅、粉条、豆腐干等。但不加这些韭菜的味道更纯粹。
游向蓝天的鱼·食物中的生活哲学·美食摄影·散文·80后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