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感悟随笔亲情友情 |
分类: 生活碎碎念 |
孩子就是这样的,"当他对你友好真诚时,他心里所期待的,是得到同等的回应,假如他初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可能他还会爱你,只是从那以后,他就再不是原来那个孩子了。
读《彼得&S226;潘》,就像是看着自己一点点长大。
真正地羡慕他,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保有着孩子的一切:孩子的任性,孩子的骄纵,孩子的脆弱,喜欢逞强......孩子们的弱点是人性中最根本的弱点,比如嫉妒,比如自私......但孩子们永远是无心的。
在一个简化了的世界中编织着自己的梦。
这是一本对孩子来说未免有点残酷的书:永无岛上有海盗出没;那里的孩子如果开始长大,就要被杀掉。其实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只不过孩子不知道罢了。我们所向往的,也不过是孩子这种简单的世界。
让一个已经长大的人回到孩子的世界去是不可能的。习惯了复杂生活的人,对简单的世界会产生莫名的恐惧。
再说,现实中有哪个孩子会害怕长大呢?
当他开始害怕的时候,他已经不是个孩子了。
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总是可以很容易地忘记忧伤。
温蒂说要走的时候,彼得&S226;潘答应了。他甚至没有哭。他用尽了一切办法赶走眼泪,虽然他赶不走忧伤。
其实孩子总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呢。
等到第二天,对着新的太阳,就可以重新快乐起来。
他是不记得曾经的悲伤的,永无岛上随时有新的孩子,在他面前永远是新的世界。不需要学习就可以遗忘,所以落泪的只是我们。
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总是可以很容易地忘记受到的伤害。
可是我们不能。
孩子就是这样的,"当他对你友好真诚时,他心里所期待的,是得到同等的回应,假如他初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可能他还会爱你,只是从那以后,他就再不是原来那个孩子了。"
我们,就是这样一点点成长。
忘了当初因为哪些事情才学会适应真正的世界,却默默记住了这些残酷却真实的准则。
于是学会沉默,学会退缩,学会忍耐痛苦,却忘了如何回复快乐。
忘了如何去遗忘,只好告诉自己不去想。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长大,是不会羡慕彼得&S226;潘的。
如果我们读彼得&S226;潘读到落泪,那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永远也回不去了。捧着这本书,就像是看着自己一点点长大,渐渐远离了永无岛,渐渐忘记了如何飞行,渐渐怀疑起彼得&S226;潘的存在。
当你知道小仙女会因为孩子的怀疑而死去的时候,你会难受吗?
还是无谓地一笑,将书扔在一旁?
曾经那么容易满足,曾经充满了奇奇怪怪的念头,曾经很容易相信听到的一切,曾经分不清夜里的世界和白天的世界有什么区别......
离得太远太远,忘得太久太久,开始问自己:我真的有过这样一段"曾经"吗?
读着《彼得&S226;潘》,徒劳地哀悼我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