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分类: 01-管大滌 文章 |
是因為我是分開來看這兩項的。
雖然,以現狀來說,
這兩者目前差距不大。
我分類的方式:
「虛擬人格」
用程式將排定好的內容,選在恰好的時機撥放。
程式做得夠好的話,在限定的題庫內,
可以表現出完全接近人類的回答。
但,程式本身是死的。
不會回答出設計外的答案。
「人工智慧」
以累積的資料為基礎,
拼湊出自己的語言。
但是,內容會因為資料的充實度而改變。
一般而言,雖然回答比較有原創性,
但是比起預設好的答案,
看起來反而死板許多。
但是,目前為了讓電腦做出的人格「感覺像真人」,
大部份會把答案決定好。
程式本身,只要從各種像真人回答的答案中,
挑出一個就行了。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電動玩具。
就算遊戲裡的NPC會表現出近似真人的互動,
那也不會跳脫幾個固定選項。
全部選項試過之後,
也就覺得了無新意了。
我本身支持發展「真正的」人工智慧,
不過目前光是要讓電腦從一堆資料中舉一反三,
或是變得思考圓滑一些,
大概就得再花個五百年。
要讓死板板的機器具有人性……好像本來就不太合理?
而虛擬人格……就算知道是假的,
如果變數夠多、選項夠多、
看起來也會越來越像真的。
「無限接近真貨的仿造品」,
也就跟真的差不多了。
總之照這個進度,
雖然大概是看不到小叮噹跟原子小金鋼誕生了,
不過,至少科幻小說裡常用的橋段:
「機器人有了自我意識,開始反抗人類……」
也不用擔心會發生。
你問我那種比較好我也不知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