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韩国首尔数码电影节印象
在首尔,在汉江南岸,一直有一种雾气蒸腾的感觉萦绕着我,电影在很多人的心中真的不可抗拒、美丽无比。
对韩国电影工作者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组织能力,以及满腔赤诚,敬佩之余,感慨万千。我们自己的电影现实呢?想想我们的北京电影学院远远落伍的教育方法、想想我们电影政策的无关现实、想想我们电影观众的小小数量、还有电影人之间互相倾轧的恶劣风气……除了那些利益既得者,可能大部分对电影心怀梦想的人都很无奈。
不可思议的是,在一个如此娇小的电影节,居然出现了一头华发的林权泽。在开幕当晚的酒会上,颤巍巍的电影教父艰难地举起一杯红酒,祝愿电影节开个好头,真的是和蔼可亲,你想像不到当年他挺身剃发、走上街头的抗议者形象。此时,他的第一百部电影《千年鹤》已经拍完,他已71岁。在临别的夜晚,在一个街头排档,电影节的主席朴起镛先生跟我讲,有段时间林权泽无妻无子,只有孤独,酒就变成了他最好的朋友,终生为伴。
电影节举行期间,正是《变形金刚》席卷韩国电影票房的档期,作为赞助方的CJ公司作出了巨大牺牲,拿出市中心一家多厅影院全力支持。电影的野人海报从巨大的楼房侧面垂落下来,语义双关,在这个物质主义的时代,电影居然变成了野蛮人或者电影是这个越发粗蛮的社会随便玩弄的荧光棒。
很多人带着电影到全世界各地旅行,电影节就像一个梦想的驿站,来来往往。居然在首尔不小心遇到了法国《电影笔记》的朋友艾维;还有有过一面之缘的市山尚三先生,他是北野武工作室的制片人,制作过侯孝贤的《海上花》、《南国,再见南国》、《好男好女》;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中国电影英文字幕权威托尼·瑞恩先生,大多数王家卫的影迷都应该记得他的名字,当然他更权威的地位应该是温哥华电影节的教父。因为香港国际电影节的艺术总监李焯桃先生做《猫山》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所以享尽便利和他聊了很多话题,印象最深也最感慨的是关于电影扶持的问题,为什么大陆有些功成名就的导演一心拍超烂大片或者破坏山水,却不愿意利用已有的对话权力为当代中国电影多争取利益,李焯桃说因为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不愿冒险,只好投降。
电影节最引人夺目的应该是中国当代电影新人的亮相,20部竞赛片中国电影占了6部,分别是王兵的《和凤鸣》、韩杰的《赖小子》、于广义的《木帮》、张跃东的《下午狗叫》、周燕与王宏的《猫山》以及赵晔的《马乌甲》。
你也许可以说中国电影确实很有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