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恰好代表了寻求突破的两种困境:前者急切求变的心态在那一刻受了诅咒,因此变得举轻若重;后者因为自己的特点还未全面深入人心,擅求改变却模糊了大家的视线。所以突破这个良好的举动在此刻却未能使二人的表演加分,就像包小柏老师所说,你们既然选择了,就应该去承受它的后果。
突破是近年来许多高成就人士时常思索的问题。如以前的文艺片导演张艺谋,陈凯歌,又或是商业片导演冯小刚,别看他们一把年纪应该成熟稳重许多,但在这事上他们就像魏晨一样,被长期的舆论定位逼急了较上了劲,一定得挑战自己的另一面给你们看看。当然有成功有失败,殊不知,以前累积的资本越多,现在转型的风险就越大。一不小心还可能丢了原来的股本,一夜回到解放前啊。
成龙大哥年过半百,新作《功夫之王》仍然是在发挥他的动作长项,他不是没有试过转型突破,早在《玻璃樽》里与舒淇大演爱情戏,结果票房惨败观众不买账,他又重回老本行;陈凯歌导演拍《无极》没能成功向商业转型,拾回老本拍文艺片倒让人信心倍增……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局限也是相对而言。如果突破就是去弥补短处那却大可不必,有很多美国明星一辈子只演一类角色,像施瓦辛格、史泰龙,同样受欢迎和认可。保持每人自己的特色,世上的选择就自然呈现多元化,并不需要人人变为全能手。
在今天这个日益追求个性与特色的社会里,魏晨大可以保持他的偶像优势,王栎鑫也可以让“高音王子”这个称号更加根深地固。打造你的长项,只需要几分钟或几小时,弥补你的短项,说不定要耗上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