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城堡跟你想象的一样吗(组图)

标签:
厄勒海峡战略地位王宫丹麦幸福旅游 |
分类: 欧洲 |
这就是哈姆雷特城堡,跟你想象的一样吗?
跟我想象的不一样,我能想到的武器都是冷兵器,从没想到还有中国发明的火药的事儿啊。
为什么哈姆雷特要配备这样的重武器呐?这要从它的位置说起。这里是厄勒海峡,接通波罗的海和卡特加特海峡。长110公里,宽4-28公里,水深12-28米,是波罗的海最深的水道。
自古以来,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十五世纪开始,当时的沙俄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就多次发动战争。直到十八世纪初,沙俄在战争中夺得了涅瓦河口,并建立了波罗的海上的第一个俄国要塞圣彼得堡。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这里都有激烈的争夺。冷战期间,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约拼命的扼守在这里,就是要控制海峡,任凭苏联的波罗的海舰队多么强大,美军掐死咽喉憋死你。在去港口的路上,我们仍然能看到美军在瑞典的基地。
我们有幸,亲历了这个多事的海峡。从瑞典的赫尔辛堡市坐船很快就到了丹麦的赫尔辛约市,中间居然还有大约二十分钟行驶在公海上。
当船要靠港时,就看到了哈姆雷特城堡(下图)。不,准确的说,它的名字叫卡隆堡宫,是菲特烈二世国王下令于1574年建造,1585年竣工的王宫。
其实原来这里就有个小城堡,最初是抵御海盗用的,后来丹麦人利用它强行征税,搞到钱后为菲特烈二世建了王宫。风景还可以啊。
后来,城堡一度被瑞典人攻陷过,宫殿遭到破坏,贵重的文物被洗劫一空。此后,丹麦国王菲德烈四世加强了卡隆堡宫周围的防御工事。
由于厄勒海峡的战略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国王就越来越不敢住了。因此从1785年开始,这里就成了军营,还装备了火炮。
两百多年的炮了,据说还能用。
看看这个森严的城堡吧
试想在冷兵器时代,想攻下这样一个城堡有多难啊!
那么,这里为什么又叫哈姆雷特城堡呐,因为当年莎士比亚就是以这个城堡为背景写下了著名的悲剧《哈姆雷特》。其实莎翁从来没有到过这里,只是从别人嘴里听说过而已。但就是因为这个悲剧,城堡一下子家喻户晓,于是改名哈姆雷特城堡。从历史的角度看浮华背后,不知是谁帮了谁。
在城堡外城内侧墙上的莎翁像。
看看从里面照的城堡吧。
城堡里面变成了展馆,但里面被称为死亡水牢的地下未开放。这是展馆里最值钱的——挂毯,是城堡里唯一不允许用闪光灯的物件。
经过岁月的冲刷,这里已经与过去和传说中完全不同了。
原来的王宫现在成为了参观的对象
宫殿里的城堡广场,当地人居然在遛狗
那个属于浴血沙场、勇猛彪悍的勇士的专有名词——士兵,现在正被他们重新诠释
那保卫城堡的深深的护城河,不知有多少敌人横尸于此,现如今是天鹅和它们宝宝的家园
我喜欢这样的改变,没有战争的年代是幸福的年代,不被战争摧残的人民是幸福的人民。
海上的军舰变成了百姓的游艇,城下剑拔弩张的士兵变成了欢度暑期的孩子,希望这样的日子永远!
希望不再有国家,不再有民族,不再有党派,不再有阶级,不再有利益,那样才可能不再有战争,那样老百姓才可能不再被假象蒙蔽放下相互屠戮的刀!
老王坚信那一天绝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