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世博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累”字。由于旅行社安排不周,也由于住宿紧张,在上海的三天,我们转战南北,竟然在嘉定、奉贤等远郊区住了三家不同的旅馆,最可气的是第一晚,10点钟才匆匆抵达,不想这家旅馆刚装修完不久,巨大的气味简直要把人熏倒!我们带队的团长紧急联络亲戚朋友,好不容易才联系上一家旅馆,深夜12点我们又收拾行装,到另一家旅馆住下,住宿之辛苦由此可见一斑,反正在上海的三晚,就是这么折腾来折腾去。这些当然是些小插曲。
转到正题,还是聊一聊观看世博的感受。去之前我确实对世博不是很感兴趣,但通过两天在世博园里的亲身体验,却改变了我的看法,我觉得有生之年能够不出国门零距离地看到这么多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形态的建筑和文化,简直是大开眼界、大长见识、物超所值!走了巨多的路,拍了巨多的照,进了12个国家馆,留下了60个国家馆的靓影,乘坐了园内公交、地铁、电动车和游船,更感受到了一股热浪扑面而来:气温蹭蹭直往上窜,太阳烤得炽热,国人观看世博的热情热度更是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热浪!每天50多万的观看人数,简直可比一座中等城市!据说我们去的两天,观博人数再创新高,呵呵,这里面还有我们的一份贡献呢。可以说是一路欢歌、一路辛苦;一路风景、一路热度;一路收获、一路付出!说实话,累是累点,收获还是挺大的,感觉还是值得的。
在这里,我也介绍一下我的观博经历,如果还有没有去过但想去的博友,这也可以算是一点心水和攻略吧。在世博的两天,我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第一天,切勿恋战,而是尽可能地熟悉园区的情况,了解整个园区的格局,比如我们是从8号门进入的园区,这边属于浦东园区,依次分布着C、B、A三片区,这里是世博园的精华所在,众多国家馆都集中在这里;而黄浦江对岸属于浦西园区,分布着D、E两个片区,主要是企业馆、专业馆和案例馆。如果时间不够,尽量就呆在浦东片区。当然,也可以选择性地到一些不太热门但也不错的国家馆看一看,我第一天就看了格鲁吉亚、黑山、保加利亚、捷克、新西兰、古巴、卢森堡、泰国等八个馆,这些馆中我向大家推介可以看看泰国和捷克。第二天就要直奔主题,选择自己最感兴趣和一些有特色的馆看看了,这天我就只看了中国国家馆、印度馆、英国馆和法国馆等四个馆,感觉都还不错,也都值得一去。看离出园还有一点时间,我就抓紧乘坐园区地铁前往浦东,然后乘船观看了黄浦江两岸璀璨的夜色。呵呵,安排的还算不错吧。下面,就看看我所拍摄的世博园60个国家馆的外观,看一看各具特色的建筑造型吧。
(一)中国国家馆:
中国国家馆
(二)欧洲国家馆:
德国馆
法国馆
英国馆
意大利馆
冰岛馆
丹麦馆
荷兰馆
挪威馆
瑞典馆
瑞士馆
西班牙馆
希腊馆
波兰馆
罗马尼亚馆
匈牙利馆
俄罗斯馆
乌克兰馆
爱沙尼亚馆
白俄罗斯馆
拉脱维亚馆
立陶宛馆
捷克馆
斯洛伐克馆
塞尔维亚馆
波黑馆
克罗地亚馆
斯洛文尼亚馆
摩纳哥公国馆
卢森堡大公国馆
(三)美洲国家馆:
阿根廷馆
巴西馆
古巴馆
加拿大馆
美国馆
秘鲁馆
墨西哥馆
委内瑞拉馆
智利馆
(四)大洋洲国家馆:
澳大利亚馆
新西兰馆
(五)亚洲国家馆:
柬埔寨馆
马来西亚馆
斯里兰卡馆
泰国馆
土耳其馆
新加坡馆
印度馆
印度尼西亚馆
(六)非洲国家馆:
阿尔及利亚馆
南非馆
突尼斯馆
(七)联合馆:
非洲联合馆
加勒比共同体联合馆
欧洲联合馆
太平洋联合馆
中南美洲联合馆
国际组织联合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