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应该“像”什么

(2007-11-01 13:03:08)
标签:

我记录

我的校园

知识/探索

游戏

文化

 

               应该“像”什么
  
                      作者:龙念南 
         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少年儿童造型艺术协会副会长
         九年义务教育全国美术教材编委
     上期说到对少年儿童的美术学习来说,可以分为培养兴趣、积累经验、提高能力三大块。在这三大块中,有很多“相同”与“不同”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结合杂志的内容,咱们就聊聊这些“相同”与“不同”吧。              

     首先要说明,这三大块互相有交叉,但总的来说是有先后顺序的。学习美术必须循序渐进,如果非要越过或打乱顺序,恐怕百分之九十会“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返”。而循序渐进就会遇到一个“大”问题——像,因为在说到某人画画如何好时,人们总习惯用“画得像不像”来评价。追求“像”没有错,可是应该“像”什么却是大有说头的。这三大块的“相同”与“不同”正好与“像”有密切关系.咱们“一块块”地聊。

    第一大块是培养兴趣阶段,主要针对6岁左右的幼儿。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浓厚的美术表现和美术欣赏兴趣,用术语来说就是培养“感性认识”。既然是“感性认识”,那么在作品中所要表现的就应该是孩子们的“感觉”而不应该是“理性”的模仿。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努力让孩子对各式各样的美术活动产生兴趣,使他们喜欢用美术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至于他们表达的结果与真实内容的外表“像”不“像”并不重要。如果在这个阶段一定要追求照片一样的“像”,孩子的兴趣肯定会“一扫而光”!

    比如学画《极地冰屋》,可以让孩子在打开门的冰箱边感受一下“凉”,也可以让他们想像住在“冰”房子里的感受,然后让孩子带着这些“感觉”来画,像不像杂志上的范画并不重要,关键是孩子能不能高兴地表现自己的“感觉”。艺术作品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就是创作者的“感觉”,没有“感觉”只有技巧的作品永远进入不了艺术品的行列,而创作他们的人也永远成不了艺术家。虽然孩子还不能很容易地掌握很多技能技巧,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找到最佳的创作“感觉”。

    也许您会说,光是“感觉”怎么行,还是要“像”。是,不能总是“胡涂乱抹”,还是需要让孩子画出些什么。这可有些“矛盾”了。比较难的技能技巧孩子一下子掌握不了,总是“感觉”又不行。怎么办?“创想”一些巧妙的方法吧!你看《雨天小景》就巧妙地运用了“油水分离法”。这么一来,画“水”可容易多了,而且很好玩。很多孩子画画都在使用这种方法。使用“油水分离法”最重要的是在用油画棒时要使点劲,因为“油”如果不足,“水”可很难被分离。

    其实,只要有“创想”,艺术的表现方法真的很多很多。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表达“感觉”的同时,也尽量“像”一些。

    用各种废旧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去找自己的“感觉”也是非常有趣的。像《鳄鱼小绿》就是用通心粉做原料,结果却和通心粉无关,只是利用了通心粉的造型特点。其实,想想看,用同样的道理,是不是很多东西都可以作为美术创作的“新”材料呢?是不是能创作出很多有“感觉”的作品来呢?

    看看湖南湘西的同学们是如何利用身边材料的——
    竹子是我国江南到处都有的植物,它可以做竹筷、竹背篓、竹床,还有住的竹楼等等。做竹器的师傅叫篾匠,他们用竹篾条可以编织出各种不同的竹器 。在农村,孩子们常将竹子砍下来,锯成长短不一的竹节,用线穿起来,做成小竹人玩。所以,湘西的同学们也用竹子来进行美术创作。

    现在让我们一起用竹子(也可以像《鳄鱼小绿》那样用通心粉或其他容易找到的类似材料)做一些威猛的人物吧。

工具材料需要竹子、松针(或稻草)、锯子、铁丝(或绳子)、绘画工具等(图1)。应该“像”什么

制作的步骤是:
①将竹子根据需要锯成长短不同的小段,用铁丝或绳子将竹段穿起来(图2);应该“像”什么

②将竹段按自己的想法穿成人形,把绳子固定在竹筒口盖子和竹棍上(图3);应该“像”什么

③给小竹人添画五官和花纹,添加挂件,完成作品(图4)。应该“像”什么

最后,可以比一比,看谁的小竹人最威风(图5、图6);应该“像”什么应该“像”什么

也可以像玩木偶一样,在椅子上放上一张白纸,用手扯动穿在竹筒里的线,在桌子和椅子的夹缝中移动小竹人。不过,编出一段故事进行表演就更有“感觉”了!

不过,光靠“感觉”、光靠“感性认识”还是不行的,美术学习还需要“理解”,需要“知性认识”,这就是第二个“块块”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咱们下期再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