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春天,我们相聚在松原
(2024-05-05 09:15:29)
标签:
情感文化旅游 |
分类: 旅痕处处 |
清晨6时许,一辆黑色奔驰按照导航的引领疾驶。孙老师的儿子孙哲驾驶技术熟练,握着方向盘,目视前方。他一边开车,一边听着中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家张召忠的演讲。“普京大帝”“俄乌战争”等关键词,不时飘入我的耳中。
原计划自驾线路是吉林市——长春——扶余——松原。为避免堵车,路线改为走吉黑高速,然后适时下高速到扶余弓棚子——大林子镇——松原市。
东北的春天姗姗来迟,5月3日摄氏14°——28度。公路两旁的农田显得很安静,
约两个小时后,“奔驰”驶入扶余市大林子镇地界。映入视野的是一马平川,没有熟悉的绵绵山脉,潺潺流淌的河流,树木也萧疏许多。这就是松嫩平原的景象。
大林子镇,原为大林子乡,隶属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地处扶余市中部,南距扶余市45千米,北距松原市90千米;东连更新乡,南接弓棚子镇、新万发镇,西靠三井子镇,北邻长春岭镇、得胜镇。玉米、花生是主要农作物。
70年前,孙老师出生在大林子乡新发村三合屯。1973年末,他应征入伍,从此从这里走出。童年的记忆,深深地留在他的脑海中。一路上,他讲述着往事。五年前,他写了一本回忆录《惨绿年华》。我是这本书的编辑,非常理解他的感受。当时,他写过一首七律。
忆童年
总恋穷乡树掩沙,撕疯捋带一群娃。
风吹拧哨听新曲,土垒搭台过小家。
三顿粗粮难果腹,十年稻米不沾牙。
青梅竹马贪玩耍,皮里阳秋梦彩霞。
此刻,一首新诗在他的脑海中酝酿:
赞美我所有诞生在土炕上的好兄弟
土墙土坯土得掉渣,
然而就是在那铺土炕上,
还有一张炕席,
是迎接我诞生的大礼堂。
啊,一款产品,
就是诞生在如此绿色的地方。
没有不可比拟的质量,
只有无法估价的力量!
孙老师此行的第一个日程,是带着儿子祭祖上坟。因为这里没有山,所以坟墓都建在自家土地之上,大都是在地头。“大奔”在几棵树的附近停下,近旁有数座坟墓。其中靠西边的两座坟有石碑,很大、很规整。孙老师说:“我父亲和祖父母的坟就在这。坟墓的土,我是多年前花了两千元钱,从远处买来的。”
近两年,因为疫情和孙老师身体原因,一年一度的祭祀被迫中断。孙老师非常孝顺,而且注重家风传承。孙老师的儿子孙哲虔诚地烧纸、祭祖。
在编辑回忆录时,我已知道孙老师的身世:他是遗腹子,没有见过父亲。然而,对于父亲的生育之恩,他铭刻在心。一座坟,一抔土,寄托着绵绵思念。透过燃烧的冥纸,升空的烟灰,祝福天堂里的亲人安好,福佑子孙后代。
上坟祭祖之后,一行三人上车,向松原市方向驶去。
看望王子笑老师和学弟张洪芳,是此行的第二个日程。
王老师有多重身份:首先是孙老师的高中老师,然后是共同学习近体诗词的诗友,最重要的是我们尊敬的前辈、良师益友。张洪芳也有三个身份:孙老师的老乡、学弟,我们共同的诗友。
由于不熟悉路,我们两个小时后才到达松原市。两小时前,王子笑老师已在“戚家厨房”饭店的一个小包房里等候。
2020年冬天,我们几个诗友曾在松原相聚。那是我与王老师、张洪芳等首次见面。虽是来去匆匆,但是充满诗情画意。那一次相聚,让我感受到松原人质朴、醇厚的乡情。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四年过去了。因为各种原因,这次王占山和采芹缺席。
今年王老师已是80高龄,但看上起精神矍铄。张洪芳诗友亦如四年前那样热情、真诚。
大饼子、拆骨肉、酸菜汤、烧豆腐,刚端上餐桌,浓浓的家乡味即刻飘过来......
这些都是孙老师心心念念的味道、乡愁的代名词。
半杯低度高粱酒,打开了相聚的话题:身体都好吗?还在写诗词吗?
王老师最有成就感,一年前,他辅导的一位学生,习诗300多首!
我和孙老师由衷地表示祝贺!
相聚是短暂的,总有说不尽的贴心话。两个小时,转瞬而逝。
席间,王老师从随身携带的挎包里翻出几页纸。我知道,相聚的重头戏即将开始。
王老师做过多年基层文化工作,多才多艺,写作、声乐、器乐兼而有之。
上次相聚,就是见面时致欢迎词,分手时有送别曲。特别暖心且有仪式感。
下面是王老师朗读的欢迎词:
欢迎词
作者/诵读 王子笑
君住江之头,
我住江之尾。
日日思君不见,
同饮一江水。
松水荡碧波,
浪飞欢乐歌。
贵宾远方来,
泪水润心窝。
一路风光,
大奔车!
魁义感谢你,
你的功劳无人比。
带领我们跃龙门,
如今都是写诗人。
常青感谢你,
劳模精神震环宇。
辛辛苦苦当班长,
事事都为我们想。
修改病句做美篇,
一天到晚不得闲。
老少齐心松原帮,
名声在外响当当。
魁义多次当人显,
咱们没打老师脸。
一本诗册美名扬,
相关部门抢收藏。
辛勤汗水没白流,
二位老师喜心头。
诗画小群一枝花,
诗社领导经常夸。
雪柳诗社名声远,
咱们的贡献映人眼。
作为突出最显赫,
写进雪柳光荣册。
饮水不忘挖井人,
永远铭记老师恩。
江水为墨松为笔,
难表心中万千语
喝了这口松原酒,
日子越过越是有。
品尝这口玉琼浆,
祝愿大家永健康。
深情厚谊在酒中,
在座的都是不老松!
此音未落,
大家举杯向王老师致敬!
《永远是朋友》是送别曲。
千里难寻是朋友
朋友多了路好走
以诚相见 心诚则灵
让我们从此是朋友
千金难买是朋友
朋友多了春常留
以心相许 心灵相通
让我们永远是朋友
结识新朋友
不忘老朋友
多少新朋友
变成老朋友
天高地也厚
山高水长流
愿我们到处
都有好朋友
歌词是王老师提前下载,花钱打印的。因为是在五一长假期间,几家复印社都放假了。为赶在我们到来之前打印出来,一位80岁的老人跑了三趟。这怎一个“敬”字了得!
王老师领唱,我们感动得齐声唱和......
2024年5月3日,松原相聚在歌声中进入尾声。
孙老师满怀深情赋诗一首:
松原相聚
孙魁义
春光明媚赴松原,师友重逢意万千。
欢语一堂同把盏,真情满室共吟篇。
开江鱼美家乡味,地道佳肴故里鲜。
岁月悠悠人未改,诗心缱绻韵中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