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科研工作 走科研立校之路
陕西延安中学教科处主任
内容提要: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到来,教育发展突飞猛进,中国的教育已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素质教育的实施,意味着中国教育要与世界教育接轨。要使我国的教育能与世界教育顺利接轨,教育科研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文拟就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教科研工作的现状、教科研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如何搞好教科研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关键词: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到来,教育发展日新月异,中国教育已进入飞速发展的快车道。素质教育的实施,意味着中国教育要与世界教育接轨。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教育科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从国家的发展来看,教育科研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从2000年国家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越来越重视。2002年2月1日,国家又奖励了王选和黄昆两位科学家。继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之后,陕西省也于今年3月1日出台了重奖先进科技工作者的奖励办法。宝塔区也重奖了“先进科技工作者”。这些奖励说明从中央到地方都对科技工作越来越重视,科教兴国战略已经深入人心。
今年2月3日,陈至立部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2001年度课题评审会”上讲话指出:“要实现全国教育事业‘十五’计划目标,教育科研工作必须先行。教育科研工作必须为教育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教育科研必须要为教育决策当好参谋”。这三句话阐明了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教育科研工作的任务和职责。而且她特别强调“教育科研工作必须先行”,这说明教育科研工作是何等的重要。
从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的关系来看,教育科研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有话说得好,“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教育科研工作与教育教学的辨证关系,二者相依相存,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单从教学来讲,只注重教不注重研究,最终也只能称得上是个教书匠,而不可能成为学者型的教师。学者型的教师必须具备能教会研的素质。
就延安的实际来讲,自从实行“双制”改革以来,尤其是实行“四制”改革以来,涌现出了一些好学校,而这些学校的共同特点是: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求生存、求发展,以期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们延安中学这几年走过的道路,也证明了科研兴校是提高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
第一,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不仅是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的前提。教科研工作搞得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要深化学校各方面的改革,教育科研工作必须先行。
第二,开展教育科研工作,还可以提高领导水平,实现决策与管理科学化。教育科研工作有利于领导者自身素质的提高。从事教育科研,不仅能促进领导干部理论素养的提高,而且可以提高领导艺术水准,培养领导才能。领导者通过边实践、边研究,就会增加学识增长才干,提高自身素质,提高领导水平。领导者亲自从事教科研工作,还可以对青年教师起到传、帮、带的作用。领导者亲自参加教科研工作,不仅能为青年教师起到榜样、示范作用,而且在教师中起到导向作用。领导者的科学态度、务实精神、勤思好学的作风,也直接影响着全体教师,
从而可以增强教师参加教科研的自觉性。领导带头搞科研,还可以提高决策水平,实现管理科学化。领导者亲自从事科研实验,可以亲自总结规律、认识规律。按照教育规律做出决策,才是科学的、可行的。这种管理模式,是现代化科学管理的一大特征。
第三、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教育与世界接轨的形势下,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仅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厚的专业文化知识、广博的其他知识,更应该具备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教育教学方面的各种能力。而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的获取,这方面能力的形成,都可以通过教育科研工作获得。
第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可以确立学校工作目标、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指明前进及努力的方向。学校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其具有目的性、系统性和计划性。教育科研的理论有助于实现这些特性,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总之,教育科研工作可以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科研工作的现状
目前,全国各地的教科研之风日渐浓厚,特别是在那些发达地区教科研的形势更是喜人,而我们延安的情况则与之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形势不容乐观。在多数学校,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师,观念比较落后,管理与教育教学的模式陈旧,教育科研的意识淡漠。从学校来讲,许多学校对教科研工作不重视,将其视作可有可无的东西,加之学校又没有激励措施,再者,把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当作事业去干的人太少,故而形成了死水一潭的教科研工作的现状。从管理相对好一些的学校来看,大多数学校只强调要教师苦干,而不懂得让教师不仅要苦干,而且更要巧干。当然,我所说的巧干并不是鼓励大伙去投机取巧,而是要通过研究来寻求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然后遵循规律,找到更加省时、高效的教育教学方法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搞好教育科研工作呢?下面就谈谈我的看法,以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三、搞好教科研工作的方法
一)、加强学习,明确基本概念。
在谈教育科研工作的方法之前,我想有必要先将有关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搞清楚。
1.什么是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是正确反映教育领域内客观事物的关系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是人类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2.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遵循一定的科学研究程序,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认识活动。
3.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及其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按照某种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和构建教育理论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和方式。
在过去的教育教学中,人们只管教,不管研究,这是由于我们的教育体制和相关的政策所造成的。从上到下一味地强调考试升学,评价体系也是以考试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老师的教学。所以,从学校到老师都在一个心思为考试拼命,根本无心思,也无时间去搞研究。偶尔有人搞点研究,还会被误认为是不务正业。这样以来,就更无人愿意搞研究了。如果要大兴科研之风,转变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在转变观念中,首先应该转变的是领导的观念。如果领导的观念不转变,教师的观念转变得再新也无济于事。因为在你搞研究的过程中
你总是要搞一些常人没搞过的事情,探索一些新的路子,如果领导看不惯你所做的事情,你就会被扣上搞花架子,不务实的帽子。在这种处境中你还会有心劲搞研究吗?如果领导的观念很新潮,思想很开化,力主创新,普通教师的观念也不会落后。即使他们的观念落后、僵化,领导也会想办法让他们转变。所以说转变领导的观念,尤其是转变校长的观念是关键。只有领导者意识到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才会重视教科研工作,也才会支持教科研工作,教科研工作也才会有其一席之地。
三)、建章立制,提供政策保障。
要大兴科研之风,还必须要有相关的政策作保障。也只有有了政策保障才能鼓励教师去研究,否则,教科研工作就没有后劲。在制定政策时,一定要遵循鼓励与鞭策相结合的原则。从内容上讲,要把教科研成果与奖金、职称、聘任挂起勾来。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仅要几篇论文而已,而是要通过这些措施激励教师去钻研教材,养成研究的习惯,逐接成长为能教会研的、学者型的教师,以便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不是教书匠。同时,要有相应的制度和考评、奖励办法作保障,鼓励教师搞研究。在制定这方面的制度或管理办法时,最好把教科研成果与教师聘任、职称和评各种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结合起来。 在这一方面,延安市教研室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给我们各学校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依据。所以我认为我们各学校也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以便尽快形成科研兴校之风。
四)、组建队伍,树立典型,带动一片。
要有效地搞好教科研工作,必须组建一支强有力的教科研工作队伍。这支队
伍的组成成分必须是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而且在教育教学上也是行家里手的人。只有这种人才能胜任教科研工作,才能一边研究,一边改进教学。同时,还应该树立教科研的典型,让大家有可学习的榜样,给他们一定的实惠,以激励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只有这部分人才能带动更多的人来搞教科研工作,才能在全校形成浓郁的科研风气。只要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就可以带动一大片,而这一大片人才能成为我们教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这部分人的力量一旦发挥出来,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星星之火,可以燎源”吗。
五)、.注重实用,以科研促教改。
中学开展教科研工作应该遵循实用的原则,从抓教研入手,以教研带科研。
中学的教育科研工作不同于专门的研究机构的工作,专职教育研究机构的任务就是研究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育发展的方向,而我们中学教育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探索教育体制、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及其改革的途径。因此,我们要注重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性研究。要搞好研究,教研组、互研组、年级组必须发挥其主力作用。教研组重点研究教育教学理论,以便把握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指导互研组的研究工作,互研组重点研究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出顺应时代发展、符合教育规律、省时高效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年级组应该重点研究教育理论,诸如:教育学、心理学、学生教育的方法,以便提高教育的效果,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开展教研活动中,学校一定要给各教研组、年级组规定课题研究任务,教研组要给各互研组确定研究课题。教研组、年级组要通过教研活动来带动科研工作,使教科研工作形成规模,并逐渐提高档次,以便承担一些较高层次的课题研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