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忆中的西洋岛

(2010-10-12 18:59:52)
标签:

西洋岛

宋体

灯塔

国家地理杂志

晨光

旅游

 

如果你是从外海经过西洋岛海域,扑入你眼帘的是一座黄褐色的岛屿,巨鲨一般横卧在海面上。在岛的东北角的小岛礁上有座灯塔,它就像一个硕大的感叹号,直逼着你远远地伫立在船舷边浮想联翩。

若干年前,我曾经在闽东海上经历过多次非海员身份的海上生活。船艇航行在东海上,看到过无数的岛礁,目光最后总会聚焦到西洋岛、聚焦到这座灯塔。苍茫海上的航行顿然有了目标,有了温暖的提示。那是因为这座岛给了我生命。——人生最初的八年是在岛上度过,童年岁月里的风雨阳光就在西洋岛的怀抱里经历着。

西洋岛,真正有人居住的历史不是很长。十九世纪末,从长乐、连江一带以打鱼为生的渔民在这里安营扎寨,占领了这座曾经是海鸟天堂的小岛。这些带着福州方言的人们开始了西洋岛筚路褴褛的开发里程,从此繁衍至今。

童年记忆中的西洋岛,有着洁净的海滩,清晨里有无数的贝壳被海浪淘洗着涌上了海滩,形成五彩斑斓的贝壳线。那些贝壳有我以后才知道的虎斑贝、鸡冠贝,都是那样晶莹剔透,抓一把手上在晨光里闪着璀璨的光芒。每当此时,驻岛的解放军战士与赶海的渔民一样起得早,他们就在海滩上练习掷手榴弹,虎虎生气,把这座小岛的早晨从沉睡中渐渐唤醒。

这晨光的记忆里还有跟随母亲上山挑水的情景。印象中的西洋岛缺水少柴。妇女们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山里去找水。细密的泉眼水流清澈,可就是流得异常缓慢。我曾跟随母亲到过山里,母亲一瓢一瓢地从小旮旯里舀这些清水,好不容易才舀满两桶,弄得腰都直不起来。她叫我去山边人家种的菜地偷掰了两片菜叶,放在水桶里,这样挑起来宝贵的水就不会溅出。这样的早晨,我跟着挑水的母亲,看着两片菜叶上滚着水珠,早上的阳光照在上面,一闪一闪。

八岁多离开西洋岛后就很少回去,偶尔的回乡多是清明时节回去祭祖。随着年岁的增长,许多有关西洋岛新奇的往事渐渐淡忘,对这座岛的神奇历史却多了一份关注,对屹立在洋屿上的废灯塔有了许多好奇。

几年前,与几位朋友多次上过西洋岛外侧的这个灯塔。灯塔已经锈迹斑斑了,似乎随时都有被大风吹倒的可能,毕竟它在这里屹立了一个多世纪,天风海涛里已让它与岩石融成一体。灯塔的历史与中国清末屈辱的一页息息相关,也是英国人用枪炮打开中国大门的见证。拂去历史的云烟,虽然现在航标已经不再使用。但由于那段历史,那片海域曾经的风雨年月,航标存在的意义已不是我们可以随便忽略的现实。我曾在前两年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有关中国沿海灯塔分布标记里看到西洋岛灯塔的标注,那是一期对中国沿海灯塔历史沿革和作用的总盘点。因此西洋岛灯塔在我国东南沿海航海导航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站在现在已是废墟一片的岛礁上,看着这些从英国运来的水泥砖石砌成的驳岸,喧哗的浪似乎告诉你历史并不遥远。我上岛时正是阳春三月,坡上的草色青青,曾听祖母说过他们早年避“官兵”躲在这个小岛上,那坡上生长着许多水仙花,开黄色的花。黄色的水仙花?该不是本土的物种吧?十有八九是当年守护灯塔的洋人带过来的植物。很偶然,我在一片杂草中发现了一株水仙,可是它没有花蕾。陪同我来的一位朋友说他来过多次就没见过开花的水仙。那水仙为什么就不开花了呢?

西洋岛有许多民间传说,冲那些地名就让你充满好奇:大兴坑、落船鼻、风门屿、皇帝台、烟台顶,鬼澳、鸡角洲等等可以列出一大串。每个地名背后都可以延伸出一节节动人的传说。这些靠海营生的岛民在这块方圆仅八平方公里的海岛上演绎着他们的传奇,与许多海边人家一样,西洋岛的房子瓦楞上都压着一块块的石块。这里风大,早年的居民都住在这种用卵石堆砌的房子里。房子高低错落挤在一起,从山上往下看就象一页页写满了音符的乐谱。今天的西洋岛,富裕起来的人们已经盖起了洋楼。这些海岛独特的景观正同神州大地上的许多老房子一样,慢慢消失在岁月中。社会的进步,西洋岛的居民不再为水和电发愁,他们中的许多人又开始离开这里往大陆上发展,嘲杂的市声和汹涌的浪影每一天都在改变着海岛人家的生活。

每一次回去,我总要用相机拍拍我住过的老房子。它在拥挤的楼房中显得那么孤单苍老不合时宜,瓦楞上那些压瓦石被风雨冲刷得异常干净,边上的细细苔草依然顽强的生长着,风一吹,还是那样颤 动,就像我的童年。

 

                 2010-10-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在天山上
后一篇:鸟瞰黄岐半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