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民免费上网之好能普及吗?

(2011-04-27 08:31:26)
标签:

时政

全民免费上网

普及

重庆

双桥区

it

分类: 时事评论

至诚大兵

无意中,随手抓了张《新华每日电讯》,随意游览中,一下子被《全民免费上网,渝双桥区“吃螃蟹”》的标题所吸引,心想“在这网民普遍叫喊上网太贵的时候,难道真有政府为民免费上网的好事?”在将信将疑之中,遂细读这平时基本不看的报纸。

426日新华每日电讯7版报道,从今年开始,重庆市双桥区政府实施全民免费上网,这在全国副地厅级以上行政区中首开先河。双桥区政府规定,不管有没有当地户口,只要在这个区拥有房产的居民,或公共保障房住户、单位职工集体宿舍住户,都可办理免费上网手续。据介绍,双桥区免费上网工作进展顺利,截至3月已办理免费上网5941,到今年底全区2万余户居民、6万名常住人口均可实现免费上网,预计政府将为此支付1000万元到1500万元。

看完此新闻,的确是感觉“生不逢渝”,要是自己也能够身居重庆双桥区,享受上网免费的好事的话,岂不美哉?

随之又再思索,既然年财政收入仅为6.1亿元的双桥区,敢于为全民免费上网“埋单”、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那么这样免费上网的好事,会不会普及到全国的其它地方?

一、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当受称赞。长期以来,地方的财政收入仿佛就是只能给公务员们“办公”花费,而要是将财政收入花到了老百姓身上,就仿佛不对劲,是用错了地方似的。实际上,每个地方的财政收入都是来自于纳税人,来自于民众,将财政收入直接或间接花到辖区老百姓身上,是非常正当的事,这正体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这一次作为年财政收入仅有6.1亿元的双桥区,敢于按照有线上网每户每年500元、无线上网每户每年600元的标准,为全民免费上网“埋单”,实在是太漂亮了,他们这样将财政收入直接花到老百姓身上,最应该受到民众的称赞。

二、执政为民就是要做类似心想民众的实事。一段时间来,执政为民成为时髦之词,成为许多为官执政者在公开场合、在发言表态中、在文件报告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常用语。然而,我们公众虽然听到的多,看到的却更多是唱高调,讲空话大话,没有实际行动。可是,年财政收入仅为6.1亿元的双桥区,敢于为全民免费上网“埋单”,就真正体现了执政为民,他们用免费上网这一个具体实事诠释了执政为民的理念,而不是追逐时髦之词。至诚大兵我猜想,这双桥区敢于为全民免费上网“埋单”,说明类似的实事必定还有,只是记者或新闻界没有去深入采访和挖掘罢了。希望将来双桥区这样用具体实事体现执政为民理念的地方党和政府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三、会算账推行免费上网的领导绝对高明。在这新闻中,编辑采用了“眉题”的形式,用《算“大账”算长远账,经济效益社会效益都划算》作为新闻主标题之上的“眉题”,意在更加突出此新闻的内涵。是啊,假如是简单算账的话,似乎政府为全民免费上网“埋单”,花费上千万财政收入是徒然无益的,是地地道道的“乱花钱”。可是,双桥区的领导者们,不是简单算账,简单花钱,而是朝着长远、朝着大处算账。尽管双桥区财政将支付全民上网费用上千万,双桥推行免费上网,算的是“大账”而不是“小账”。从长远来看,这并不是“赔本买卖”,反而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桥区委书记吴国升认为,全民免费上网,可汇聚人气,推动产业发展。财政局长杨爱民算了一笔账:免费上网使地区人气增加,仅商贸每年可为政府财政收入多贡献600万元;网络运营商业务也将不断扩大,业务扩大又带来税收增加,今年可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00万元;此外,居民可用节约下来的资金进行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增加财政收入。因此,免费上网的政府投入与它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基本可以持平。况且,全民免费上网带来的社会效益更不可忽视。

四、为政府为全民免费上网“埋单”却任由民众选用网络叫好。双桥区没有简单从事,没有因政府推行免费上网而指定网络,没有捆绑服务商硬塞给民众,而是将好事办好办细。为让免费上网的民众称心如意,双桥区将选择哪家服务商的选择权交给民众,规定一户房产可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网络运营商中任选一家网络运营商,办理一个免费上网户头。而且还规定居民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对运营商不满意,一个合同期结束后可以选择更换运营商。这样既促进了服务商的竞争,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又使得网络服务商必须靠服务质量吸引网民,形成良好互动。

    愿全民免费上网的好事不要成为孤例!真希望重庆双桥区这样免费上网的好事,能够迅速普及到全国的其它地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