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神果——桑葚

标签:
新疆新和桑葚神果维吾尔族旅游 |
分类: 援疆纪行 |
http://s13/mw690/4d353effgdd63e415e7ac&690
新疆的神果——桑葚
众所周知,新疆是生产水(干)果的王国,由于日照时间长,生产出来的苹果、葡萄、红枣、核桃等,质地好,品相美,名声高。但是,没到过新疆的人不知道,除了苹果、葡萄、红枣、核桃外,新疆还有一种极富传奇色彩的水果——桑葚。
早在两千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国皇帝御用的补品。因桑树特殊的生长环境使桑果具有天然生长,无任何污染的特点,所以桑葚又被称为“民间圣果”。 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称为“阿克玉祖木”,意思彩色的葡萄。
据介绍,在新疆,无论是南疆还是北疆,都生长着无数的桑葚树。
五月中下旬,正是桑葚成熟的季节。在南疆阿克苏地区的新和县这里发现,大街旁,小巷里,水渠边,田间地头,机关大院,农家门口,常种有桑葚树,顺手就能采摘到桑果。这里的桑葚分紫桑葚和白桑葚,白桑葚的品质较为汁多、味甜、果形大,紫桑椹挂果多、产量高,但味偏酸。此外还有一种药桑,果实大,有大拇指粗,果味酸甜。
史书载,黄帝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黄帝得以“垂裳而治”。这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养蚕缫丝和织绸的国家。古时的“丝绸之路”就是个明证。
对了,正是因为有了“丝绸之路”,在长期干旱荒漠气候条件下,具有耐旱、耐寒等特点的桑葚,在1500年前,很快被传入西域,并被广为推广和种植。
据说,很早以前,有五个维吾尔族人,为了寻找食物和水,跨越了无数沙漠和戈壁,路途中,倒下了一个,其余四人埋葬好同伴的尸体,继续前行。由于又渴又饿又困,四人最终还是走不动了,就随身躺在地上。不知过了多少时间,他们醒了过来,发现,原先插在地上的四根拐杖,两根变成了柳树,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两根变成了桑葚,长满果实,果实掉进他们嘴里,又甜又酸,不但能充饥还能解渴。于是,他们决定在此定居下来,并繁衍生息。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新和。现在,在新和的维吾尔族群众都以敬畏的心态来对待桑葚树,不会无缘无故去砍伐桑葚树,假如有违者,被视为大逆不道。这种意识和行为,既朴素又深奥,仿佛是给世人演绎了一出生动的活话剧——自然赋予我们家园,我们要像爱护家园一样呵护自然。
在新疆,桑葚又是个救命树,在饥荒年代,桑葚果成熟时正是农田上的粮食青黄不接之时,吃不饱的维吾尔族群众,特别是农民,一旦饿了,就来到桑葚树下,伸手摇一下,桑葚果子就像雨点一下掉下来,不但能充饥,还能解渴。无数维吾尔族群众靠桑葚度过了缺粮期。
桑葚全身是宝。现代研究证实,桑葚果实中含有丰富的活性蛋白、维生素、氨基酸、胡萝卜素、矿物质等成分,营养是苹果的5~6倍,是葡萄的4倍,具有多种功效,被医学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最佳保健果品”。常吃桑葚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具有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的功效。
http://s4/mw690/4d353effgdd65597cdf43&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