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留学 |
我在复兴收获的财富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新学年开学的第一天回到母校的礼堂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些心得。在高中三年中,我曾在这个舞台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过我的课题成果,也曾经代表全体学生在复兴建校60周年庆典发过言。但今天让我感到格外的紧张与不安,因为这场报告领导说是复兴校友论坛的一部分。记得在我读高三的时候,复兴中学迎来了她的60岁生日。那时,能在这个讲坛上的都是一些大人物,一些相当知名的复兴成功人士。但是今天站在这里的,是一个刚从复兴毕业的,名不见经传的,却对复兴充满感情的学生。我感到非常荣幸,希望我今天谈的东西或多或少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进入大学之后,回过头来看看中学生活,又有了不少新的认识与感悟,尤其是在复旦,有来自四面八方的各路“神仙”。在相互比较的过程中,我更能看清从复兴毕业的学生的优势体现在哪里、复兴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我在复兴初中学习了四年,然后以年级综合排名第一的身份直升复兴高中。那时的老师和领导也知道我有一点“不甘心”上复兴高中,中考有“零志愿”这一项,可以考到其他的重点中学。当时复初的杭校长对我说:“如果你去考复旦附中、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我们都不会拦着你。但是如果你想去考‘四校’中剩下的一所的话,还是推荐读复高的理科班。”换言之,复兴的地位与排名也由此可见。我当时就是在犹豫与徘徊中接过了复兴教导处寄给我的编号为001的复兴理科班分班考试的通知。就此,我7年的中学生活都深深地烙下了“复兴”的痕迹。高中三年,尤其是到了高三,我一直庆幸我的选择是正确的。适合我的,才是最好的。
复兴的生活很精彩。这个精彩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需要大家用心来体会。今天在座的或是电视机前的有高一新生。你们还没有正式上过复兴高中的一节课,心中有着期待与憧憬,或许还有“不甘”;这里也有高二的同学,但愿你们在复兴过的快乐,但愿你们现在能够静下心来听我讲话,而不是去想典礼结束后你们将面对的具有复兴特色的数学考试。我希望无论是谁,现在都能够问一下自己,你们所期待的,或你们找寻的,或你们已经得到的复兴的财富是什么?Anyway,我来说说在复兴收获的财富。
我首先想到的财富是复兴的老师们。无论是否教过我的老师,都是复兴最大的财富。或许有人认为,是学生创造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学生到了大学、社会后为学校扩大了影响,学生才是学校最大的财富。这话也许有些道理,我们不是经常要说“复兴以我为荣”吗?但是请仔细思考一下,学生这种“财富”是谁培养出来的呢?三年一个轮回,每个复兴学生在复兴的时光犹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而我们的老师却要在复兴年复一年的奋斗,一次又一次充当我们引路人。所以我说,复兴赢就赢在老师,赢在有一群能够创造奇迹和杰出奉献的老师。复兴是一个藏龙卧虎的地方,能够在高中三年聆听复兴老师的教诲,用心去感悟,实乃人生的一大快事。要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师生关系,这点很重要。我一直认为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学习,才能彼此尊重体谅。也许诸位同学在这三年中,他们的身份是你们的授业之师,但是在你们毕业之后,他们就是你们的长者与朋友。我知道,有一个名词叫做青春叛逆,大伙都有一种倔强之劲,但是请大家试着去信任复兴的老师们,去理解老师,按照老师的指导实践,你就会发现自身的渺小与无知。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不知天命、不畏大人、不同圣人之言,一个如此无知无畏的人在任何游戏中都很容易犯规出局。如果大家真的能很好的珍惜复兴的这份财富,你们不仅会收获成功,更会收获一份师生间的感动与友谊。
其次,我收获的“财富”就要归功于复兴“创建满足学生充分发展需求”的办学宗旨了。这种轻松自主的教学氛围是复兴的财富。在这种条件下,诸位要学会自律,要学会自我安排,自我规划,进而学会对自己负责。复兴永远不会逼你去做你不喜欢的事情,哪怕到了高三,学校也不会逼你去完成那些无聊之极的垃圾作业。我在高三的时候听到过这样一个笑话:假设我们学校有一个高三的学生忍受不住高考的压力而离家出走,他沿着曲阳路由北向南走啊走,到了晚上路过一所高中,发现里面高三的教室灯火通明,他一定会豁然开朗而意识到自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一定会放弃继续漂泊的愚蠢想法。当然,这是一个假想的笑话,但是复兴下午三四点就下课这一点却是一点都不假。我想这种看似松散、放松的教育模式其实深刻的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尊重,充分信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不禁想起外地有一些中学,一味追求高考升学率,一味追求清华北大的上榜人数,学生从早忙到晚,沦为为考试机器,为的是“背水一战”。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这种追求升学率的做法从校园里无处不在的海报和板报中都可以看到,什么“高三苦一年,幸福一辈子”、“忘我拼搏,决不让任何一个人从独木桥上落下”……事实上,谁能保障你一辈子的幸福?如果能让千军万马都过去的还是独木桥吗?这样通过透支个人极限的方式换来的大学之路未必会一马平川。这些苦了多年的孩子们有几个不想在大学中找回自己曾经失去的青春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在象牙塔里他们就逐渐被淘汰了。回过头来说,复兴的学生们也许在高考中没有高处不胜寒的优势,也许你们正懊恼复兴没使你们经历过传说中的“高三岁月”,但是你们却将在这个校园里学会自主意识,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将会使你们在以后的旅途中受益无穷。
这里可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经历。我认为我本身就是这么一种宽松氛围的受益者。外人很难想像,在我高三第二学期2月份开学开始,一直到5月底我一直在忙一些高考外的事情,当时忙得真是焦头烂额,一度怀疑自己会坚持不住,但一切过去之后,我终于发现我是忙而不乱,体会到了别人无法感受到的充实与乐趣。那么那段据说是一个寒窗苦读12年的学子的冲刺阶段中,我究竟在“瞎忙”些啥呢?主要有两个全市的科技创作比赛闯关,有模型制作,有实物展示介绍,有终审答辩,有表演展示答辩,有市领导颁奖亮相排练。这些活动从2月份到5月底,当时我不仅仅是一个双休日接一个双休日的任务要去完成,还占用到了很多上课时间,我将这段经历与我大学里的几位来自他校的同学分享,他们都表示难以理解,他们无法理解一所重点中学为何会鼓励他的学生在所谓“关键”时期支不务正业,难道是我们的学校紧盯着他的学生捧回这项大奖吗?我想肯定不是,那些同学也无法理解,我为什么会在所谓的“关键”时期支不务正业,难道是我稀罕高考20分的加分吗?我自信我的实力用不着这些东西。这些猜测都否定后,他们就彻底糊涂了,但每个能够真正把握复兴精神,能够充分利用复兴的一切资源的人,心里清楚得很,复兴中学到底注重哪些东西,从复兴出来的学生到底应该去追求些什么?
说到了这个我曾经完成过的课题,我就不妨再叨唠上几句,说名实话,虽说我现在回过头来看能够比较若无其事地诉说这段往事,但我当时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慌的,一个又一个周末都被排满了,外语口试、体检等等都要换时间到平时上课时间,在这样一个时间结点,而对这样一个课题,究竟是全力以赴认真对待,还是敷衍过去,我当时的确是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我认准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不应该放弃,这才有了后来的一些成绩。能够在机遇到来时牢牢抓住它这点很重要,能够在繁忙中处理好与本职学业的关系,依然做到保持优势,找到平衡这点很重要。
其实那个课题的论文答辩过程真的挺有趣的,你在这台上一站,下面黑压压坐着几十个人,前排不十几个专家教授,你要将你的思路、成果在7分钟内陈述完毕,然后等待他们各种各样希奇古怪的问题,在这个舞台上要做到不卑不亢,有的人虽然课题做得很好,但一上台就犯晕了,两腿也不听使唤,拼命发抖,要么就口吃了,试想7分钟时间你口吃能讲得完吗?在这个舞台上要做到不慌不乱,说句实话,当时我心里也没底,但我不慌,很沉着地面对,我打得的是有准备战,这的确是一个挺锻炼人的场合,这段回忆对我来说是值得珍藏的。
前几天收到一位学弟发过来的短信,问我在复兴高中三年应该学会什么?我想了想,想到了两点:第一,你们必须学会做人,学习为人处事的道理远比学习知识重要,复兴的一位老师的话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名校出来的学生能力视野自然是胜人一筹,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这个问题的另一面是这样的:你们不犯错则罢,若一旦犯错,造成的危害将是那些平庸之辈的百倍千倍,将给这个社会带来灾难与不安。同学们,这是至理名言阿,须警记在心。在复兴的三年,形式上复兴将为你们举行18岁的成人意识,在本质上,你们将在这关键时期里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时候形成的信仰或价值判断会影响你们今后的生活。
第二,你们必须学会学习。学习是什么?学习知识。知识是什么?柯西不等式,洛仑兹变换,摩尔定理这些固然是知识,但这些就是全部的知识了吗?我很不明白为什么现在几乎所有的学生要将你们正在接受的初等教育自作聪明的划分为“主科”与“副科”?是因为所谓的主课是高考要考的吗?数理化这些课程仅仅是诸位高考的一种工具,一块进入高等院校的敲门砖。它们固然十分重要,但还没重要到要占据诸位全部的身家性命。历史、地理、美术,这些被大部分人视为边角科目。孰不知,这些知识将会使你们受用终生,将会成为你们骨子里的东西。坦白交待,我在高中做过类似的蠢事。在所谓的副科上,做做小作业,看看小闲书,现在真是后悔不已。以至于现在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充电自修。
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和大家来谈谈复旦、交大的自主招生,今年年初的时候我回来过一次,给你们上一届高三学生谈过一些自主招生的内容,那时是临危受命,着重和他们谈了一些面试技巧以及题目的类型与解答方法等,但我一直认为这只是一种消极应试的办法,好在我06届与他们07届考得都不错,两届都是全市第三,但是我总希望大家都能从现在开始重视起来,重视自身的人文修养,重视自我气质的培养,重视各种知识的积累,重视待人接物的规范。由于时间关系,我这里只能将我参加的那一次面试的情况和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相信不仅是学生,在座的老师也是一定很感兴趣。
由于是“史无前例”,今年两校有关的政策出台可谓是匆忙万分,从公布方案到最终确定结果前后没超过一个半月。很多人都在抱怨时间太短,来不及备战。说句实话,我当时是真的没啥准备走进笔试与面试考场的。原因有二:客观上我那段时间正被“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 的决赛论文答辩与课题展示忙得焦头烂额;主观上我也没背上太重的压力包袱,毕竟我已在复旦的冬令营中获得“虚拟录取”的资格。不管做啥事,没有了思想压力,应该算是成功的一个很大因素吧。实际上,等到真的从考场中出来,相信那些曾“精心准备”或进行过“突击训练”的人会相当胸闷。在这次的选拔过程中,应试的那一整套把戏其实毫无用武之地。尽情展示真我、展示十几年来的积累,才是根本。
所以同学们,不要整天死盯着那些缥缈的终极目标。放宽心,认认真真,简简单单过好每一天。记住:简单不一定最美,但最美的一定简单。不用去在意最后的结果,一切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足够了。高中生活精彩的东西实在太多太多,要自己去追寻,去把握,不要一天到晚捧着那几本《高考必胜指南》的东西。从复兴出来的学生不需要,只有那些三年里都找不着北的人才将其奉为神明。
絮絮叨叨这么多,但愿大家没有厌烦,最后以一问一答形式结束今天的发言:
问:假如时光回到四年前,给你一次可重新选择直升任一所中学的机会,意欲如何?
答:上海复兴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