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新书讯:《教师自我突围的秘诀:36位名师的专业成长经验》
(2019-11-01 10:17:53)
标签:
大夏 |
978-7-5675-9359-6
定价:42.00元
·36篇名师之作,系《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名师反思录”栏目三年多来刊发作品之精华。该栏目两次荣获《中国教育报》“年度好栏目”,其中近10篇文章已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6位名师,既有李吉林、吴正宪、余映潮、冯恩洪、张天孝、余自强等老一辈教育名家,又有窦桂梅、黄厚江、卢明、褚树荣、管建刚等中生代教坛明星,还有贲友林、张齐华、唐彩斌、张宏丽等后起之秀。老中青三代名师的成长经验,为一线教师的成长发展提供多元参考。
·所选文章不是简单介绍、铺陈名师们的成长经历及获得的成就,而是突出其思想和经验的精华,让读者从这些生动鲜活的“心里话”中看到他们的教育理想与追求,管窥其教学的“独门绝技”,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我突围的力量和智慧启迪,最终成长为像他们一样的卓越教师。
·剖析名师成长秘诀,一线教师案头必备。
在反思与顿悟中升华“情境”(李吉林)
教学主张的“来”与“去”(黄厚江)
创造属于学生的课堂(曾军良)
教人语文,莫如以语文教人(窦桂梅)
本书从专业成长秘诀、课堂教学研究、学科教学艺术、学生素养培育等四个方面介绍了36位名师的专业成长经验。其中,既有李吉林、吴正宪、余映潮、冯恩洪等老一辈教育名家,又有窦桂梅、黄厚江、卢明、褚树荣等中生代教坛明星,还有贲友林、张齐华、唐彩斌等后起之秀。读者可以从他们 “心里话”中看到他们的教育理想与追求、教学的“独门绝技”,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我突围的力量和智慧启迪,最终成长为像他们一样的卓越教师。
汪瑞林,《中国教育报·课程周刊》主编,副编审,曾任中国教育报刊社首席编辑。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教师专业成长等领域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课程·教材·教法》《中小学管理》《基础教育课程》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教育专业论文多篇。从业以来发表各类文章200多万字,出版专著一本、编著两本,曾获中国产业经济新闻奖二等奖、中国教育报刊社新闻论文一等奖等奖项。
目录
第一辑 专业成长秘诀
在反思与顿悟中升华“情境”(李吉林)/003
教学主张的“来”与“去”(黄厚江)/009
思想、境界、实践:名师成长跨三关(卢明)/014
主张,从自身的确证中来(管建刚)/020
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凌宗伟)/025
课程建设:教师拾级而上的台阶(褚树荣)/030
回到原点,问道方圆(冯恩洪)/035
教师成长:边学边悟是诀窍(陈自鹏)/042
以学为中心,回归教育本源(郑志湖)/046
在教与学的重构中成长(贲友林)/051
在成就学生中促进自身成长(罗滨)/057
“手艺”课程:寻民族文化之根(张振华)/062
第二辑 课堂教学研究
什么是课堂教学研究的“硬招”(余映潮)/069
我的课堂教学追求:接近教育的本质(姚嗣芳)/075
从课堂细节中寻求教学智慧(于斌)/081
灵动源于扎实的课堂改革(林乐珍)/086
创造属于学生的课堂(曾军良)/091
教学选择:从矛盾对立走向依存融合(唐彩斌)/096
第三辑 学科教学艺术
小学英语教育:愈“慢”愈美丽(张宏丽)/103
教人语文,莫如以语文教人(窦桂梅)/108
深究学理讲语文(程翔)/113
实验教学也可以“有思想”(张希彬)/118
引领学生感受数学的美(刘同军)/122
语文教学要雕龙也要雕虫(程红兵)/127
开放而有创新地教语文(罗树庚)/132
三个链接还生物课堂勃勃生机(陆晖)/137
挖掘人文元素,体悟历史背后的精神(方毅宁)/141
追寻“生命在场”的语文教学(刘祥)/146
第四辑 学生素养培育
深度发掘诵读的教育价值(韩兴娥)/153
发展思维能力是数学教育之“根”(张天孝)/158
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健全人格(吴正宪)/164
以“支援模式”帮学生解决问题(李峻)/169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插上双翼(余自强)/174
培养人文精神贵在润物细无声(朱世光)/179
带学生一起做思维体操(顾志能)/184
发掘数学“学科育人”功能(张齐华)/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