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夏书系
大夏书系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
  • 关注人气:9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夏新书讯:《语文审美教育12讲》

(2018-11-07 16:26:20)
标签:

大夏

教师教育

语文教育

审美教育

分类: 大夏好书

为素养而教,关注生命与灵魂

于漪、朱永新、潘知常、顾之川等联袂推荐

http://s5/mw690/001pEXYxzy7p0JHSHc074&690

《语文审美教育12讲》

978 - 7 - 5675 - 8266 - 8

定价:42.00

读者对象:中小学教师

编辑推荐

·于漪、朱永新、潘知常、顾之川、史绍典、靳彤、肖培东等名家名师联袂推荐。

·语文名师熊芳芳最新力作,语文教学一线首部系统研究审美教育的专著。

·审美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职责和价值所在,学生需要审美教育,教师需要懂如何实施审美教育。

·系统梳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路径与措施,美育并不神秘、深奥,一线教师也可轻松实施。

·语文审美教育通识课,兼顾美育通识与教学方法,“美+育”真正进课堂,在美与教师、学生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让美走入课堂,走近师生。

·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更注重提升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最终使学生成为精神高贵的人。

推荐文章

序一  语文的芬芳(朱永新)

序二  “教我灵魂歌唱”(潘知常)

前言  从“以丝播诗”到“巴洛克”

P10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P47   激活审美情感

内容简介

在核心素养引发语文界深入思考与创新实践的当下,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由被淡化忽略而变得广受关注。语文名师熊芳芳基于自身多年教育实践,从丰富审美体验、激活审美情感、培养审美思维、完善审美个性、提升创美能力等方面,梳理了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又延伸课堂对接生活,从日常生活审美、社会生活审美、影视艺术审美等方面探讨了对学生进行美育的路径与措施,最终引导学生由审美走向创造美。

作者简介

熊芳芳,“生命语文”全国首倡者,深圳市盐田高级中学语文教师,首届全国中语“十佳教改新星”,首届“全国文学教育名师”,2018“阅读改变中国”年度点灯人,人教社部编教材培训专家。

已出版《生命语文》《生命语文课堂观察》《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语文不过如此》等七部专著,多家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及专栏作者,《教育家》《中国教师》等杂志对其做过人物专访和深度报道。多次获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应邀赴新加坡及国内各地讲学400余场。

目录

序一 语文的芬芳/1

序二 “教我灵魂歌唱” / 5

前言 从“以丝播诗”到“巴洛克”/13

 

1讲 审美教育综述

 

审美教育本来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当教育的审美功能被消解,主体也会随之被消解,因为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就是藉审美之途来安顿主体的此岸生存。

 

一、审美教育的诞生与中西比照 / 3

二、近代美育的发展与概念内涵 / 6

三、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实践 / 10

 

2讲 解读审美意象

 

审美意象是需要交流和共鸣的,它期待着阅读主体的感同身受,每一位阅读主体对于审美意象的理解与接受都是一种再创造,一种创造性还原。

 

一、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 16

二、解读散文中的意象 / 23

三、解读小说中的意象 / 27

四、解读戏剧中的意象 / 30

 

3讲 丰富审美体验

 

应让学生有机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丰富自己的生命内涵。个体生命要发展,就必须有丰富的体验。体验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的过程,还是一种生命成长的历程。

 

一、直觉体验 / 38

二、认同体验 / 40

三、反思体验 / 43

 

4讲 激活审美情感

 

在对文学作品进行审美观照时,情感的力量促使读者欣赏生命之美,领悟生命之思,感受生命本身的动态过程,也促进读者自身的生命成长。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从涵育主体心灵、丰富主体情感出发。

 

一、情境的精心营造 / 50

二、提问的巧妙设计 / 51

三、文本的深度解读 / 52

四、材料的类比拓展 / 54

五、活动的创意策划 / 56

 

5讲 文学语言鉴赏

 

破译文学文本的语言密码,实质上就是追寻作家的情感轨迹,解读作家的“自我意识”,并与之碰撞共鸣,交流融合。文学语言是创作主体言语活动的诗性结晶,带有审美的特质。

 

一、探究语言规律 / 63

二、选择教学方法 / 84

 

6讲 培养审美思维

 

审美思维是主体对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所作出的能动反应。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思维是文学阅读和文章写作的一种理解和认知方式,是内化了的个体精神图式。

 

一、知识与感悟——审美经验的生长 / 97

二、理式与判断——审美规律的习得 / 101

三、词语与言说——审美情感的演绎 / 108

 

7讲 完善审美个性

 

个性是个体生命的本质所在,是独立的人格、独特的生理心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每个个体生命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审美个性的参差多态正是人类幸福的本源。

 

一、偏见与明识 / 114

二、自由与限制 / 116

三、独立与和谐 / 121

 

8讲 提升创美能力

 

审美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创造美。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更要提升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一、养护心灵的敏感性 / 126

二、尊崇心灵的自发性 / 128

三、保持心灵的独创性 / 130

四、提升心灵的交互性 / 132

五、促进心灵的整合性 / 133

 

9讲 文学经典审美

 

那些蕴藏着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富有个性化和原创性艺术技巧的经典作品,具有持续可读性,不论是思想内涵还是表现形式,文学经典都有其独特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是快餐读物无法媲美的。

 

一、对人性的忠诚度 / 135

二、对个体的关注度 / 137

三、与道德的距离感 / 138

四、对文化的理解度 / 140

五、对时代的超越性 / 142

六、对现实的干预性 / 144

七、对主题的包容度 / 146

 

10讲 日常生活审美

 

尼采曾大声疾呼:“只有作为审美现象,生存和世界才是永远有充分理由的。”如果日常生活缺失了审美,或者说如果我们不善于把日常生活转化为审美现象,我们的生存世界就会变成一地鸡毛,令人厌倦麻木,毫无生机动力。

 

一、日常生活审美之必需 / 150

二、日常生活审美之可能 / 152

三、日常生活审美之方法 / 156

 

11讲 社会生活审美

 

社会生活审美和文学艺术审美是不一样的(前者注重“善”,后者注重“美”),社会生活审美和日常生活审美也不一样(前者注重“关系”且有普适性的价值标准,后者个体多元并存且没有普适性的价值标准)。

 

一、献身伦理 / 162

二、热爱劳动 / 164

三、享受交往 / 165

四、善待缺陷 / 167

五、拥抱偶然 / 168

六、承担使命 / 170

 

12讲 影视艺术审美

 

影视欣赏进入语文课堂并非标新立异,甚至不是他山之石——影视艺术本身就与语文密不可分。优秀的影视作品能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带给学生强烈而丰富的审美体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感受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力。

 

一、画面审美 / 176

二、叙事审美 / 184

三、人物审美 / 190

四、情蕴审美 / 192

 

五、台词审美 / 195

 

精彩文摘

从“以丝播诗”到“巴洛克”

 

《礼记·文王世子》有曰:“春诵夏弦,大师诏之。”郑玄注:“诵,谓歌乐也;弦,谓以丝播诗。”“以丝播诗”,何等美妙!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早已懂得了以音乐之美发酵文学之魅。

 

米沃什在《米沃什词典》中诠释“巴洛克”时是这样描述的:“他们的生活困苦而单调。他们日复一日,起早贪黑,跟在犁铧后面,播下种子,挥舞长长短短的镰刀。只有在星期天,他们去教堂礼拜,一切才迥然不同。……繁复的曲线造型取代了直线;雕像身披奢华至极的长袍;圆滚滚的天使在空中飞翔——这些都需要黄金装饰,需要金碧辉煌的镀金。就这样,在教堂的圣殿里,信众被渡向了另一维度,与他们挣扎在艰辛劳作与困窘之中的日常存在正好相反。”美,让每一个平凡人能够不死于日常。

 

如果说“以丝播诗”的艺术美侧重于情感的熏陶,那么“巴洛克”的艺术美则更侧重于灵魂的洗礼。

 

丰子恺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没有“实用价值”的美,作用于人的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照耀世界的明亮之光,借助这种光,你能看得见真相、真理和善良……理解和感受美,则是自我教育的强大源泉。”

 

现今语文界的各种主张令人眼花缭乱,甚至有专家认为语文教学更高境界的目标应该是语言文字运用,而不是走向内容与情感。按这位专家的说法,我们最好像教英语一样教语文。中学生学英语,就是只追求基本运用,语法正确。母语教学的底线是语言文字的教学,但不能止于底线。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以谋求人类自身的幸福为目的。如果语文不必走向情感、内容和意义,那么,人类是为语言而活的吗?世界的存在目的是发展语言?语言是手段,是载体,却不是终极目的,它只是路径。

 

叶圣陶早在1922年就在《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第一须认定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第二,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学童所以需要国文,和我们所以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练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不至有把捉不住之苦。”“教授国文不以教授形式为目的,这不过是附带的目的;宜为学童开发心灵,使他们视学习国文如游泳于趣味之海里。”子

 

 

至于中学语文的教学目标,1923年,时任南京东南大学附中(今南京师范大学附中)国文教师的穆济波在《中学校园文科教学问题》一文中全面而具体地探讨了“国文国语之目的”。他认为“保持国文国语之教育,正为国家生命与民族精神寄托所在”,将“语文的本身”当成“教育的目的”是“认手段为目的”。他说:“……提倡限于文字语言之范围,以为尽所能事,不知于‘人的教育’‘国家的教育’之途相去愈远。……此决非讨论教学问题的忠实态度,亦决不知国文科教学之价值。……惟本国语文一科,较诸学科实居于特殊地位,……其关系民族精神,建国基础,一切文化传统所在,何等重大!”所以,他坚持“本科教学目的在贯彻中等教育的宗旨,反对专以本科知识与技能为主的教学”,并明确中学国文教学“唯一之目的”在于“养成有思想,有作为,有修养,在中等教育范围以内,有充分使用本国语文技能的新中国少年”。

 

因此,母语教学不应仅仅“限于文字语言之范围”,不应“只从国文去学国文”(夏丏尊语),不应“一味在读、写本身上来学习读、写”(陶行知语),不应狭隘地把语文教育看成技能训练。没有情感的推动,我们就学不会什么。机器从来“学”不会任何技能,它只会按照人所设定的程序运转,因为它没有感情。但动物有感情(且不说人),所以任何一只母鸡,总能学会如何保护它的小鸡。

 

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诗曰:“谁沉冥到/那无边无际的‘深’/将热爱着/这最生动的‘生’”。只有在生活和情感的最深处,才有最壮阔最美丽的风景,才有最鲜活最丰富的人生。越是“情感的”,才越是“人生的”。宗白华讲到《水仙操》的创作经历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伯牙学琴于成连,三年而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未能得也。成连曰:‘吾之学不能移人之情,吾之师有方子春在东海中。’乃赉粮从之,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划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没,山林窅冥,群鸟悲号。仰天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操而作歌云:‘繄洞庭兮流斯护,舟楫逝兮仙不还。移形素兮蓬莱山,歍钦伤宫仙不还。’伯牙遂为天下妙手。”对此,宗白华说:“‘移情’就是移易情感,改造精神,在整个人格的改造基础上才能完成艺术的造就,全凭技巧的学习还是不成的。”灵

 

 

伯牙之琴技未始不精,但一个没什么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的单薄苍白的人,绝难创造出永恒人性能够与之共鸣的艺术作品。经历了孤独凄凉和绝望之后,再以因为孤独凄凉绝望而变得细腻敏锐善感的触觉去感受周遭,世界就大不同了。说到底心灵是一面镜子,镜子的质地和光泽,决定它映射出来的那个世界的样子。所以,心灵若变得丰富了,精神若得到改造了,人格若得到升华了,一切才成为可能。

 

语文教育的本原是什么呢?是人性,是生活。这是语文教育相比其他学科更能够影响学生生命成长的原因,也是语文教育的源头。“教育”这个词在拉丁文中意为“引出”,即把一个真正的人引导出来、塑造出来。教育的本原是直面人性的深渊,将里面那个“人”引导出来,带领他走向健壮、丰富、智慧和美好。同时,我们也只有在承认永恒人性使情感共鸣成为可能的前提下,也只有在承认生活是生命的产物也是语文的源头的前提下,语文教育才有可能真正展开。

 

语文教育就是要在语文(语言、文章、文学)学习中激起情感波澜,点燃思想火花,培养语感美感,激发灵感潜能,丰富精神世界,涵养文化风度,提升能力素养,培养健全人格,鼓励学生去创造价值多元的人生。好的语文课堂,应该既有审智的功能,又有审美的效果。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重“智”重“美”。审智与审美,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孙绍振说:“审美就是情感审视,但情感不是孤立的,它表层是感觉,深层次是情感,再深层次代表人的立场、观点,人的智性、修养,人的道德观念、价值准则等。”“感情是审美的核心,它不但和感觉联系在一起,而且和智性有着深刻的联系;智性往往深深地隐藏在情感的深层。”》

 

 

一个人在审美熏陶中所形成的审美情感会储存在他的意识之中,成为主体心灵的一部分,成为一种生命能量,它能够自由自觉地与偏离这种情感的负情感发生碰撞,并使发生在个体感性中的不符合“美”的标准的欲望和情绪通过审美情感的自觉规范与调节,得以洗涤、澄清、陶冶和重塑,促进心理的健全和人格的完善。

 

因此,我们甚至并不是要走向情感(我们还不能止于情感),我们是要经由情感走向灵魂。审美教育必须从“以丝播诗”走向“巴洛克”,也就是说,必须从情感的熏陶走向灵魂的洗礼。

 

苏霍姆林斯基引用过思想家格里高利·斯科沃洛杰的一句话:“手中拿着小提琴,人就不可能做坏事。”然而,我们不会忘记药家鑫的“弹钢琴杀人法”,我们也不会忘记学美术出身的希特勒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军服一定要帅,这样年轻人就会义无反顾地投军效劳。”事实上许多青年的确就是为了一身酷帅的军装而投身军旅的。语言、艺术,都是中性事物,最终造福人类还是祸害人类,取决于使用它们的人的心灵和信仰。片面强调工具性,武断否定或忽略人文性,本末倒置,违背人性,是一种“物化”的教育。

 

笔者以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引导生命向善、求真、审美,这才是我们要努力抵达的彼岸。至于语言文字的形式,你可以说它是一条船,也可以说它是一座桥,它是工具,但工具永远不是目的。朱光潜说:“人性本来是多方的,需要也是多方的。真善美三者俱备才可以算是完全的人。”他还说:“我坚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并非几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从‘怡情养性’做起,一定要于饱食暖衣、高官厚禄等等之外,别有较高尚、较纯洁的企求。要求人心净化,先要求人生美化。”

 

为此,我们需要经营审美的语文课堂,从“以丝播诗”走向“巴洛克”,从情感的熏陶走向灵魂的洗礼,在教学中长期渗透,开启亮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