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大夏书系
大夏书系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3
  • 关注人气:9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夏新书讯:《好教育改变人的气质》

(2018-08-01 10:54:01)
标签:

大夏

教育

教师

语文教育

分类: 大夏好书

            上海建平中学副校长郑朝晖最新作品;

              真正好的教育改变人的气质,

              优秀的气质让人拥有独立的人格和捍卫尊严的勇气!

http://s11/bmiddle/001pEXYxzy7mu3Eopbs0a&690

好教育改变人的气质》

978 - 7 - 5675 - 7480 - 9

定价:42.00

上架建议:教育理论/教师教育

 

 

编辑推荐

 

每个人对好教育的理解不尽相同,在作者看来,好的教育应该能改变人的气质,让人拥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他的这种思考为当下的学校教育提供了若干可供参考的努力方向,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也一定能从中找到共鸣。

本书作者为语文特级教师,文中当然少不了对语文教学的论述,这部分的内容角度独特,有新意,读来让人受益良多;而身兼学校校长职务又让作者的思考跳出语文教学的格局,有着大视野和长远性,所以文中对教育和社会的思考,不仅适用于一线教育者,普通读者也会很欢迎。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作者对“理性”和“常识”的追求,做教育要回归平静,看待社会问题更要回归理性,作冷静从容的思考,这或许也是每位读者应该追求和回归的原点。

 

推荐文章

 

《何必“让每一堵墙都说话”?》p129

《教育宣传:让社会听到理性的声音》p140

《让倾听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习惯》p152

《谁也无权这段向上的翅膀》p189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副校长郑朝晖的最新作品,本书虽直指教育却又不限于教育,读者可以从书中读到一个教育人对教育和社会的立体、丰富的思考。

全书共分为五辑,分别从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诗意、教育沉思、教师、社会等角度展开论述,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作者对好教育及其与人的气质的关系的理解。文笔流畅,视野广阔,读来引人深思。

 

作者简介

 

郑朝晖,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上海市建平中学副校长,建平教育集团秘书长,中国语文报刊协会课堂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MOOC中心兼职教授,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副秘书长,上海市中小学国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写作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上海市优秀园丁,全国语文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

 

目录

 

第一辑

语用其妙:底色里的生命韵味

01 关于我的文风 003

02 如何做个好读者? 005

03 解“巸” 008

04 听话识人情

——语词解读举隅 010

05 来一场与阅读邂逅的青春 014

06 谈谈历史剧中的语言问题 020

07 “言语有如微小剂量的砷” 022

08 也说冯唐翻译《飞鸟集》 025

09 《枕草子》的两段译文 028

10 《断章》臆说 031

11 《断章》再说 034

12 关于《相信未来》的呓语 036

13 我说《雨巷》 039

14 朴素与精致 042

15 千利休的牵牛花 044

16 “底色”里的生命韵味 046

17 读《项脊轩志》 048

18 读《郑伯克段于鄢》 051

 

第二辑

诗意斯美:解诗莫负深致

01 “让那个人就那样栩栩如生地站到你的面前” 057

02 寂寞谈片 060

03 常建的半首好诗 062

04 物哀与天真 064

05 《早秋》慢读 066

06 《春晓》的世界 070

07 读《击壤歌》 073

08 说《弹歌》 075

09 《望庐山瀑布》:李白的不得了 077

10 读诗须“字字不放过”:从老杜两首诗说开去 079

11 《山行》:妙在深深浅浅处 082

12 好诗不易得:张咏《访人不遇》评点 085

13 心中都有的那滴泪:《锦瑟》再解 088

14 唐诗里的一个公案 090

15 且开且落的寂寞 093

16 解诗莫负深致 096

17 且将虚字细细吟 098

18 《春江花月夜》:中国文化的诗意形象 101

 

第三辑

教育之责:为青春鼓掌,为歌声驻足

01 给年轻朋友们的文字 109

02 悲情郝金伦的背后 111

03 “独立教师热”的冷思考 114

04 感动是一种馈赠 117

05 请为歌声驻足 119

06 我的教育期盼 121

07 学校的气质 124

08 我负责谋平等,你负责争自由 126

09 何必“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129

10 对坚守的人表达敬意 133

11 好的教育就是改变人的气质 135

12 请为青春鼓掌 138

13 教育宣传:让社会听到理性的声音 140

14 那道被遗忘的烛光 143

 

第四辑

教师所任:让花朵传递风的姿态

01 教书与谈天 149

02 让倾听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习惯 152

03 教学是件技术活儿 155

04 为理想主义夯实技术的基础 158

05 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向电子游戏学什么? 161

06 编不好教材,搞不好教育 166

07 且听杨绛先生说教育 169

08 初春,遇见佐藤学 172

09 让花朵传递风的姿态

——佐藤学《教师花传书》读后随想 175

10 失去了整个世界,我也失去了你 178

11 一个教育中似是而非的观点 181

12 一同沐浴斑斓的星辉 183

 

第五辑

社会之思:谁也无权折断向上的翅膀

01 谁也无权折断向上的翅膀 189

02 乔布斯的改变 191

03 冰封的文字焐不热 195

04 Q的精神传统 197

05 Q的相貌 199

06 儿童行古礼说 201

07 捍卫柴静说出的常识 203

08 行禅与贺茂祭 205

09 尽快忘记他 207

10 人机之战:人类如何胜出? 209

11 谁允许你如此暴戾? 211

12 杨先生的隐身衣 213

13 贵族与土豪的阶层利益之争

——重读《李将军列传》所感 215

14 在罪恶中没有谁是道德的高贵者

——再读《老王》 217

15 抖落尘埃,你是否还在?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观后 220

16 那十二个动人的男人

——话剧《十二个人》观后 223

17 挽歌的迷思

——关于《老炮儿》的感想 226

 

精彩好文

 

何必“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我经常逛街,因为我相信在闲逛中会有更多的想法。比如,我曾经就去了位于淮海路的IAPM,这是一个豪华的商业广场,装修设计非常好。在一个转弯处,我被一堵装饰墙吸引住了,凸起的几何装饰由于背景灯光的照射,给人一种柔和、平稳的感觉。如果你手边正好有一本书,我觉得你会很快打开它,然后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专心地阅读。这时候,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我们的学校有这样一堵墙,效果是不是应该很好呢?不过,我又很快否定了这样的想法,因为我不能确定没有明确的口号标语的装饰墙,是否能够被现在的大多数学校接受——但是,我真的觉得学校的墙壁实在是太“聒噪”了。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学校墙上会有很多的标语,要不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之类的东西,要不是不厌其烦地在自来水龙头边贴上“不要让眼泪成为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或者在厕所里贴上“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来也匆匆,去也冲冲”,或者在餐桌边贴上“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要不是在草地上插上“依依芳草,踩之何忍”之类的提示语。这是很多学校所谓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叫作“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是不是每一堵墙都说话了,我们的教育目标就会达到呢?记得有一次在一所学校访问时,我问一位刚从自己班级里跑出来的学生,你们教室外面的墙上贴着哪位科学家的画像,他说了什么名言?学生支支吾吾地猜了几个,都不对。我说,你不是每天都在教室里进进出出吗,为什么不知道墙上贴的是什么呢?那位学生说,每天都匆匆忙忙的,没顾上看。喏,这就是所谓的效果,“熟视而无睹”,就是对“让每一堵墙都说话”的回答。

另一次,我遇到一位女高中生,她对我说自己特别反感草地上“依依芳草,踩之何忍”的提示语,“好像我们一定会去踩它似的”——她说话的时候,露出很委屈的神情。

在我任教的学校,有一幢楼叫“济美楼”,名字来自《左传》,所谓“世济其美,不陨其名”。它的周围长着许多橘子树,橘子成熟的时候,黄澄澄的,煞是诱人。不过,橘子树旁边并没有“请勿攀折”之类的牌子,学生也不会去采。来参观的教师表示很惊讶,而我总是淡淡地说,“这大概就是我们学校的‘腔调’吧”。非我之属,莫之取也,在我看来不过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而已,用不着大惊小怪。当然,学校里我喜爱的还有随意放置在门厅里的钢琴,每个学生都可以走过去,坐下来弹一曲,即便不会弹,小心翼翼地打开琴盖,轻轻地敲击一下琴键,让那清脆的乐音在过道里飘荡一会儿,也是很美的。每天中午的时候,总会有些此中高手在那里弹奏,乐声悠扬。有一次,我对同事们说:孔子所谓弦歌不绝,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形吧。而且,虽然没有“爱护公物,人人有责”的牌子,这架钢琴放在那里好多年了,从没有损坏过。我不敢说,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是至少我知道,孔子的家里一定不贴标语。

还有一件事情,也让我很有感触。有一次我参加社区活动,带一群大妈参观上海音乐厅。一路上,大妈们的大嗓门让我很担心,但是当她们进入上海音乐厅这座富丽堂皇、颇具法式浪漫风情的建筑时,人人都压低了嗓门,还时不时地相互提醒。这让我很是感慨。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建筑本身的力量。

说到底,我还是很反感我们这种“标语满天飞”的状态。我觉得这样直白的“教育”,不但发挥不了教育的作用,有时候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大凡写着“请勿乱扔垃圾”的地方往往是垃圾最多的地方,写着“在此处撒尿者是王八”的地方往往尿迹连连。其实,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造成的一个十分恶劣的结果就是“话语权对立”。百姓总是自觉不自觉地站到“话语权”拥有者的对立面,并且下意识地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所以,明明写着“文明行路,不闯红灯”,只要没有监控,大家纷纷去闯,全然不顾红绿灯是对所有行路者的保护这个事实。此外,“话语权”的拥有者又有着滥用话语权的癖好,上至国民精神,下到吃喝拉撒,都要表达一下自己的指导性意见。这就造成了标语的泛滥。

此外,时时处处的标语,其实也体现了对人的不尊重和不信任。该怎么吃饭,该怎么上厕所……似乎料定你一定不知道这样的道理。殊不知,这种不信任感有时候反而会激起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莫名的“逆反”情绪。熟视无睹,是说标语的无用,一旦激起逆反情绪,则会走向贴标语者意愿的反面。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内心一直浮现的是《庄子》中的一句话:“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天地不用整天标榜自己的美好,但是它用湛蓝的天空、闪烁的星辰、繁茂的植被、多样的地形,将自己的美好展现在人们的面前,让人们由衷地感受到天地荡涤人心的美。就像上海音乐厅,它就那样静静地存在着,却用自己的气质和氛围让习惯于大嗓门说话的菜场大妈也敛神屏气。一个纤尘不染的地方,没有人会随便乱扔垃圾;一个气质高雅的人,常常会让别人肃然起敬。道理就是这样简单。

同样,一个不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素养养成的学校,贴多少“不许”“禁止”等的标语都换不来校园环境的宁谧和洁净;一个不懂得尊重每个教师和学生的独立人格的学校,也不必奢谈“自立”与“民主”的学校精神。

我并不是说“让每一堵墙都说话”本身有什么错,而是“让每一堵墙都说话”的方式值得推敲。比如IAPM的那堵墙,并没有贴上“宁静致远”之类的格言,却会引发人们在喧闹红尘中寻求一刻的静谧与沉思。中国古代的书院,一定是没有物业保洁员的,洒扫庭除,是每一个书生的早课,这样的传统在我国台湾和日本都还有延续。经过自己认真打扫、不染纤尘的环境,还要贴上“此处禁止……”等的标语吗?你以为一堵洁白的墙壁发挥的教育功能,会比贴满标语口号的墙的教育功能小吗?

甚至有时候,我会负气地想,那些要求贴标语口号的人,他们自己真的认同这些主张吗?他们自己能做到吗?如果是口是心非,岂不是更加可怕!

我们一直说要还校园以宁静,是不是也应该包括不要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喋喋不休这一层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