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新书讯:《数学,究竟怎么教》
| 分类: 大夏书目 |

定价:35.00元
读者对象:中小学教师
本书系作者一线教学智慧的结晶,以作者的讲座提纲为蓝本,细分为“数学,究竟教什么”“数学,究竟怎么教”“教师,究竟怎么教”。从一线数学教师经常碰到的问题入手,把实践理论化,把理论实践化,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是一线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绝佳读物。
·《简单教数学》姊妹篇、升级版,数学特级教师戴曙光最新力作。
·任勇、俞正强、刘松、罗鸣亮倾情推荐!
·教什么?怎么学?怎么教?围绕三大本源问题冷思考,探求有生命、有温度的数学课堂。
几十则案例阐述数学教育教学心得,好读好用。
P15—P19,数学教育遭遇的三大挑战
P117—P124 学生的学习假象需警惕
P205—P212 从先学后补向先补后学转变
P212—P218 从课外作业向课内作业转变
序|在追问中悟道 / 任 勇 / 1
第一编|数学,究竟教什么
教什么好比供应,如果盲目供应,或供大于求,或供不应求,或供非所求,都会出问题的,所以,弄清楚教什么,必须先弄清楚需求——为什么学与考,从而平衡好供求关系,才能确定教什么。
问题一 我为什么要学数学 / 3
反思1 三个“不等号”引发的质疑 / 4
反思2 “考场状元”是怎么造就的 / 11
反思3 数学教育遭遇的三大挑战 / 15
问题二 我为什么要考数学 / 21
反思1 是谁让考试走了歪路 / 22
反思2 应试能力不等于应试教育 / 27
反思3 让“考试能手”成为“职场能手” / 32
问题三 我教什么样的数学 / 42
反思1 数学基础的重新定位 / 42
反思2 教有用的数学 / 51
反思3 教有趣的数学 / 63
第二编|学生,究竟怎么学
“怎么学”好比接收,如果盲目接收,或不想接收,或者没有能力接收,或者接收的东西是有害的,同样出现问题。所以必须弄清楚接收者是怎么想的,是怎么接收的,接收时会出现哪些问题。
问题一 学生是怎么想的 / 79
研究1 学生是有想法的 / 80
研究2 学生是怎么想的 / 87
研究3 学生的想法很简单 / 96
问题二 学生是怎么学的 / 104
研究1 学生是会学习的 / 104
研究2 学生是怎么学的 / 111
研究3 学生的学习假象需警惕 / 117
问题三 学生是怎么成长的 / 125
研究1 学生是在哪里学的 / 126
研究2 学生受谁的影响 / 131
研究3 学生需要什么帮助 / 135
第三编|教师,究竟怎么教
如果把教材当作供应者,把学生当作接收者,那么教师就是传输者,传输不当,或传输得过多,或传输过少,对学生的学习都是有害的。教师要想传输得科学、适当、通畅、有效,就要尽量拉近供应者(教材)与接收者(学生)的距离,灵活地处理教材,使数学学习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从而实现三种思维活动的统一。
策略一 儿童化的教学之术 / 145
方法1 教学设计儿童化 / 146
方法2 教学过程儿童化 / 155
方法3 教学方式儿童化 / 165
策略二 数学化的教学之道 / 173
方法1 形象与抽象中互动 / 174
方法2 迁移与转化中变通 / 179
方法3 联系与对比中聚焦 / 186
策略三 前置式的教学之变 / 195
方法1 从先教向先学转变 / 197
方法2 从先学后补向先补后学转变 / 205
方法3 从课外作业向课内作业转变 / 212
附 录 / 219
后 记 / 221
在追问中悟道
任 勇[1]
第一次见到戴老师,是在我的办公室。那天他和朱永通老师一起来,大家谈数学,谈数学教育,谈厦门教育,其乐融融。戴老师当时给我的印象是儒雅的,他对教育尤其对数学教育有独到的见解。
后来,在北师大海沧附校,我多次在教育论坛上听到他富有哲理的讲演,在教研活动中多次分享他精彩平实的点评,在教育刊物上读到他的多篇文章,我又发现戴老师还是睿智的。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界关注教师的教学主张。教学主张,就是教师对教学的一种见解、一种思想,也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如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窦桂梅的“主题教学”,邱学华的“尝试教学”,孙双金的“情智教学”,张齐华的“文化数学”等,就是这些名师的教学主张。正当我深感厦门少有教学主张的老师时,我惊喜地收到了戴老师送给我的他的新著《简单教数学》,我眼睛一亮,这不就是戴老师的教学主张吗?
教学主张是卓越教师的品牌内核。大凡成功的、有影响的教学名师和流派均有自己鲜明的、独特的、坚定的教学主张。
前不久,我收到戴老师发来的他的新著《数学,究竟怎么教》的电子版,一看书名我就被吸引住了,因为书好读,我竟然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粗读完全书,第二天我又细读了一遍。
书分三章写,实则是三问。
第一问:数学,究竟教什么?
数学教什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渗透方法?提升兴趣?学会应用?或许都有一些。国家不是编写教材给你了嘛,你“教教材”不就好了?不!课改追求的理念是“用教材教”。教师还要把握教材、吃透教材、激活教材、改组教材、拓展教材。
第二问:学生,究竟怎么学?
学生怎么学,非常重要。一个学生要想取得优良的学习效果,单靠教师教得好、教得得法是不行的,他自身还必须学得好、学得得法。长期以来,我们多研究教,少研究学。实践证明,忽视了学,教也失去了针对性,减弱了实效性。
第三问:教师,究竟怎么教?
教师怎么教?教需有法,教无定法。大法必依,小法必活。“儿童化的教学之术”,让我们耳目一新;“数学化的教学之道”,让我们辩证思探;“前置式的教学之变”,让我们看到了数学课改理念“融入教学实践”的一个成功的生动的样本。
朴素的追问,没有华丽的词句,却问在点子上,探在关键处,答在合情中。
教育之事,过于理想走不动,没有理想走不远。怎么办?当理想遭遇现实挑战时,考量着我们的教育勇气和智慧。戴老师的追问,就是勇气,就是智慧。在追问中我们逼近了教育的本真,在追问中我们悟出了教育之道。
《简单教数学》,让我感受到大道至简之境界;《数学,究竟怎么教》,让我感受到问道至极之境界。
说到境界,多曰“三重”。此时,我们已经感受到戴老师数学教育到达“第二重境界”了,也许过不了多久,戴老师的第三本新著,将带领我们走进数学教育的“第三重境界”。
我们期盼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