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东太平洋远离其他陆地起码370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孤独的岛屿——复活节岛。直到80年代以后,飞机场对民航开放,才使一般人有可能访问这个岛屿。
复活节岛贫瘠而干旱,岛的中部是风沙横行的沙漠,粮食根本无法生长。岛上也绝少树木,只有杂草。没有供水,没有河流,岛民只能靠挖池塘蓄存雨水度日。除了老鼠,岛上再没有其他野生动物。居民既无法种粮,也无法狩猎,而只能用简陋的木制工具打洞再种甘薯和甘蔗,艰难度日。所以,这里的岛民长年累月所能目及的除了大海、太阳、月亮和星星,实在是别无他物了。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干旱、荒凉,只有少数土著居住的孤岛上,却遍布着1000多尊巨大无比的巨人石像。这些巨人石像最重的可达90吨,高9.8米,就连最普通的也有二三十吨。最让人惊异是,这些巨大石像还大都顶着巨大的红石帽子。一顶红石帽,小的也有20吨,大的重达四五十吨。是谁雕刻了它们?为什么雕刻它们?是谁放弃了雕刻?为什么停止建造?

12月21日,中国科学院石耀霖莅临首都科学讲堂,带我们一起探索复活节岛的奥秘。
石院士告诉我们说,根据放射性同位素法的测定,岛上大约在公元400—700年间开始有人类活动。1994年,生物学家从岛上12具人类余骸提取出DNA,确定他们是波利尼西亚人。岛上的风俗习惯,种植的植物,养的动物,也都是波利尼西亚人的特征。因此考古学界普遍认为,复活节原始居民是在大约公元400年漂流到复活节岛的一批波利尼西亚人的后代。同时,考古学家也对池塘或沼泽地中的沉淀物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复活节岛在早期并不是一块荒地,而是一片茂密的亚热带森林。在森林中,生长着一种植物哈兀哈兀,其纤维可以用来制造绳子,还有一种特有的树木名叫托罗密罗树,木质坚硬,可以用于烧火和制作木雕。而数量最多的是一种大棕榈树,是用于运输、树立石像和制造大船的良好材料,而且这种棕榈树结的果子可以食用,树浆可以生产糖浆和酿酒,是重要的食物来源。考古学家挖掘、比较地层里古代遗留的垃圾堆中的动物骨骼,鱼类是波利尼西亚人的主要食物。
早期复活节岛是物产丰富的丰饶海岛,在大约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8千到2万人。然而,花粉分析表明,早在公元800年,森林的毁灭已经开始。进入15世纪后不久,大棕榈树最终在岛上灭绝了。而人类,要对树木的消失负担主要责任:它们被砍伐用于制造船只、房屋,用来运输石像,烧火取暖。哈兀哈兀树虽然没有灭绝,却变得极其稀少。至于托罗密罗树,在1956年海尔达尔访问复活节岛时,全岛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株。在1962年,这最后一株托罗密罗树也死亡了。幸好海尔达尔把它的种子带到了瑞典,在花园里生存了下来,并在1988年重返复活节岛。

他们在眺望什么?他们在企盼什么?
到15世纪时,复活节岛上动物类群的变化同样触目惊心:所有的陆地鸟类和半数以上的海鸟种类全都灭绝了。原因很简单:随着森林的消失,人们已找不到木头建造船只,也就再也无法出海捕捉海豚。他们只能在浅海捕鱼,使得浅海的生态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岛民从渔民变成了农民。但是森林的消失必然造成水土流失,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人们普遍处于饥饿之中,吃他们能找到的任何东西,还包括岛上最大的动物——人!

贫乏的农业
复活节岛就是地球的缩影。就像复活节岛,我们的地球也是茫茫宇宙中一个孤独的岛屿,而我们也在一点一点地、越来越快地破坏着地球的资源。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不可能发现并搬迁到别的更适合居住的星球。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就在今天,无比珍贵的热带雨林正以每年20万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失;我们正以每年大约5万个物种的速度消灭着独一无二的物种。

如果不采取紧急保护措施,到本世纪中叶,热带雨林将不复存在。到本世纪末,现存物种的四分之一将会灭绝。地球的庞大并不能使她天然避免复活节岛的命运,因为地球再大,也是有限的。
【
树木伐尽水土流失
物种凋零 食品匮乏
呼人不灵 体制崩溃
呼天不应 信仰危机
战争连绵 杀人食人
无处逃逸 无主救世
文明末世 警示后人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