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曹岩:工作像蚂蚁,生活像蝴蝶

(2007-10-08 14:54:23)
标签:

文学/原创

  曹岩:工作像蚂蚁,生活像蝴蝶

曹岩:工作像蚂蚁,生活像蝴蝶

                                     文/裴敦营 摄影/陈一鸣 化妆/辰辰

在拍摄的时候,曹岩一再叮嘱摄影师,不要把她拍成女强人。她穿一件白色衬衣,越发显得干练和妖娆。我对摄影师说:“我期望的理想画面是,大气、睿智而又不乏温柔的一个人物形象”。我让摄影师给她设计几个POSE,摄影师努了努嘴说,不用,她比我预想的要更加会表现自己。的确,曹岩自始至终带着微笑,大方自信地站在闪光灯下,静若处子,动若脱兔。这个工作起来像蚂蚁,生活像蝴蝶的女人,长发披肩,眼神时而犀利,时而温暖。听她说话,声线或婉约或有力,妙语连珠,引领着你的思路盘旋回转,一不小心就会进入她的气场,被其俘虏。

 

曹岩:美国 PowerHouse Gym国际连锁机构亚洲首席CEO,天津健美操协会副秘书长。曾任美国洛杉矶AM1430电台女主持人。

 

蚂蚁和蝴蝶之间

  在曹岩的生活里,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个是品质优良的全自动咖啡机,一个是制冰机。她爱喝咖啡,是一个地道的咖啡专家,能一眼分辨出摩卡咖啡和山多斯咖啡。“这是我多年养成的习惯,可能改不了了”她笑着说。

采访是在一间VIP的SPA室里进行的,有音乐静谧而优柔地传来,她没有喝咖啡,旁边是一杯红茶,因为这不是在她宝力豪天津总部的办公室。她坐在我的对面,带点笑容,看上去气定神闲。但这是一种假象,因为在半小时前,她还在与下属开会,激烈地讨论宝力豪下一步的工作。会议拖延了半个小时,我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无事可干,翻阅起时尚杂志对她的采访。照片上的曹岩,虽然笑容被固化,但依然散发出清澈而凛冽的气质。

这个猜想很快就被我所证实,她带着笑容和我打招呼,她的手掌温暖而湿润,握手的力道恰到好处。刚才还在慷慨陈词的她,瞬间就切换为一个标准的女性形象。我们的谈话不紧不慢地进行着,时间变成一条河,跟着她的话语或逆流而上,或顺流而下。她很坦率地回答我的每一个问题,言语间的真诚反而令你手足无措。通常圈子里的人初次打交道,要先碰碰触角,所有的情况都是未知而不可捉摸的,要想从言语间去揣摩一个人是很困难的事。而和曹岩谈话,这样的顾虑要小一些,因为你可以毫不费力地感受得到她外在的棱角,犀利而不刺手的棱角。

  她这样评价自己:“我是一个个性太过鲜明的人,容易走两个极端。喜欢或者不喜欢,立场坚定,棱角分明,决无灰色过渡地带”.真正深入到她的生活本原,你就会发现她说的完全是事实。在会议桌上的曹岩和日常的她,生活状态完全剥离开来。她偶尔会做出一些令人吃惊的事情,在不久前宝力豪举办的沙滩活动上,气氛高潮时有鼓声传来,而鼓手就是曹岩。她的会员朋友说,我以为只能在红酒碰杯的地方才能见到你的身影,没想到你还是一个会打鼓的人。

曹岩的座驾是一辆白色尼桑。大多数时间,她驾着这辆车奔波于各个城市的连锁俱乐部之间。而在美国做电台主持人的时候,她曾自驾从洛杉矶到拉斯维加斯,只为了看一眼路上美丽的风景。

这是她性格中浪漫的因素驱使,别人学不来,只能凭空了望。这也是她驾驭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多年的修炼已经让她接近羽化成仙的境界。主持人?健身专家?网球手?舞者?鼓手?生活家?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正是这样的性格,决定了她的行为方式和做事风格。她日复一日地主宰自己的生活,主持理想的事业,随意切换身份、空间和角色。就像演员一样,沿着自己的目标,兴趣盎然地行进。

  谈话暂告一段落,我突然想到了美国著名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一句精彩的妙语——“像蚂蚁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工作的时候,是务实的,所以要像蚂蚁;生活的时候,是烂漫的,所以要像蝴蝶,大概是这样吧。每个人开始时都是一只忙碌的虫子,只不过有些人知道终会变成蝴蝶,而有些人以为虫子就是虫子。蝶变的历程是痛苦的,要经受住寂寞和挑战。而曹岩做到了,所以她能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游刃有余,不费吹灰之力地化解工作中的难题,批量饲养生活中的快乐。敏捷而灵巧地规避工作中的枯燥,将其转化成令她前进的兴奋点,抓住稍纵即逝的快乐,随意延长扩大,像蝴蝶一样漫天飞舞。

 曹岩:工作像蚂蚁,生活像蝴蝶

有理智地时尚

   曹岩给自己描绘的理想生活状态是这样的“在我老去的时候,有大把的时间,住在自己喜欢的房子里,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生活并不一定要阔绰,但一定要惬意而舒适;简单的一日三餐,把喜欢的事情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她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憧憬和衡量尺度,也是一个标准的“钓于濮水……持竿不顾”生活态度,让人心生羡慕。

但现实中的曹岩很忙,她时不时地奔波于全国等地,还要定期给员工们进行培训。当然,她的精力也旺盛得可以,像一个发条兔子。用曹岩自己的话说,她一周工作 7天,每天工作十小时以上,而她却乐在其中。我问她,如果给她充足的假期,放下一切,她会怎样支配自己的生活。她中规中矩地回答:“一共有两个打算,在美国的时候,我曾做过华语电台AM1430频道的女主持人。现在回过头来看,那时的我很青涩,甚至可以说有些幼稚。如果有时间,我想还是重操旧业,做你的同行。”我们大笑起来,她接着说“另一件我想尝试的事情可能跟培训有关,做一个培训师,我觉得自己的感染力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在谈话渐入佳境之后,你会感觉到曹岩身上缓释出来的那种感染力——不夸张、不空泛,慢慢地从你的耳膜里渗入你的神经,让你中毒,或者上瘾。也许她会什么咒语,通晓某种灵异力量,能够快速攫住你的注意力和意志。在宝力豪创业的过程中,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将浓郁的人格魅力贯穿到自己坚硬的信念当中,将其传染扩散给每一个员工。

她正在读于丹的《论语》心得,我说:“于丹她称幸福感是她生活的最高标准,她认同的生命调性,是温暖和天真,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所以她要每周爬一次香山,即使只有3个小时的空闲。这样的生活状态是一种可调节的哲学,这和你理想的生活状态殊途同归。”她笑而不答,算是默认。这是中国健身界高层中为数不多的女掌门给我的一个朴素的回答,在这一点上,她隐藏了自己的锋芒,回归到一个女性最本质的立场给我的解释。

  “有时候,我总在想,在男性一统天下的健身管理界里拼搏,会不会做成男人婆?这是令我害怕的事情,我不是女强人,我就是我。一个女人。”她把自己的不同角色分得很清楚,而这正是她的聪明之处。她有自己的主见,她懂得不要在创业时把自己变成男人,要保持女性的魅力,这是她赖以制胜的生活战略和绝技。曹岩说:“我以前喜欢佩戴特别的装饰,穿些夸张的鲜艳衣服。但现在不能这样了,职业需要我冷静和思考。我的衣橱里多是单色的职业装和素色的商务便装。还有头发,我特别喜欢浅亚麻色的染发,但我只能染上很浅的棕色。没办法,职业让我时尚的有理智。”

  但按照我的观察,事实上她是一个深喑时尚之道的人。她总能从干燥的工作中挖掘出细腻的营养,并将其按照自己的审美观点进行加工和培植。不显山,不露水,用女性独有的方式温柔地进行一场风暴。而这,正好迎合了她的生活主张和诉求。

 

下一次总是刻骨铭心

1996年,曹岩在天津开办了一个叫超苑的健身俱乐部,这是天津第一家商业化运行的俱乐部。超苑的名字来源于早年她上学时候的设想,她用自己名字的前两个拼音组合成了一个LOGO,印在T恤上。在以后她开设第一个俱乐部的时候,她就想到了这个响亮名字。工作两年后,曹岩赴美国考察,一边读商务课程。从那时起,曹岩开始筹备将源自美国的世界健身业界三强之一的宝力豪引入中国。2004年1月,宝力豪中国首店在天津宣告成立,短短几年的时间,在全国已开了30多家连锁店。

  曹岩这样比喻她心目中的宝力豪:“他是一个阳光健康的男人,充满了活力和激情。敢于冒险,敢于承担责任。”这是她的第二个恋人,在当初选择品牌合作的时候,宝力豪的经营理念和发展空间与曹岩的设想不谋而合,用她的话说就是,像一对男女一见钟情那般甜蜜和温情。

  “男人的一生有3个阶段——20岁靠的是勇气,30岁靠的是错误,40岁靠的是睿智。宝力豪如果是一个人的话,也应该有这样的经历。年轻时初生牛犊不怕虎,进入健身界这个舞台上更多靠的是勇气。在前进的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错误和迂回。我相信,克服了这些困难后,宝力豪会越来越聪明,靠睿智赢得更大的成功”曹岩的这段话语证明了她的决心和立场:“在未来几年,宝力豪国际健身俱乐部计划在全国拥有100家健身连锁俱乐部。”这是她为员工和自己勾勒的远景和美好画面,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她和她的这个恋人将会越走越远。

   宝力豪和曹岩似乎永远都在做一些值得圈点的事:2004年,世界健美之王罗尼"库尔曼中国之行在健身界掀起狂澜;2005年,世界健身小姐魅力行动火遍京城,让更多的人能亲身体验到宝力豪的魅力。2006年3月22日,IHRSA(国际健身权威机构,国际健身康复俱乐部联合会)25周年年会,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盛大开幕。宝力豪健身中国区域组团参加了此次盛会,并再此荣获“宝力豪最佳俱乐部”殊荣,同时,会议期间也就国际化资本运作开展了实质性操作。

 面对如此成绩,曹岩并不满足,“宝力豪现在有35家连锁店,我们想不断推出新的模式,在数量上进一步扩充。从商务中心到一般的社区,都能让大家感受到宝力豪就在身边。”对于这个目标,曹岩深信不疑。

她一直寻求改变,即便那是一场未知的冒险。这是她的天性使然。对工作,她有着近乎苛刻般的要求,在她看来,细节决定成败。“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规章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在她看来,成功不是浅尝而止,而是一个不断历险的过程。

   问她记忆犹新的一次挑战是什么,她眨了眨眼,思索了半天才说:“对我来说,下一次才是最刻骨铭心的,挑战永远在后面。这个过程有点像爬山,而我和我的团队要准备的是保持平稳的心态和锐利的勇气。”

   最后,她用一句话结束了谈话:“爬山是个很好的比喻,不前进只有灭亡”。我听出了她的弦外之音,她始终在战场上。商界是如此的残酷,野蛮的市场规则被蒙上了文明的外衣,不过只是变换方式。软弱可能随时灭亡,强硬也不一定每次奏效。没有笑,在这里,更多的是冷静和智慧。进入战场的曹岩,始终是个搏弈高手,和列强,和自己时刻对局。

你知道,会搏弈的侠客都是孤独的。

我的观点是,即使是拿爬山或者战场来作比喻,她也始终有蝴蝶陪伴,一路不寂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钢铁VS.型男
后一篇:无声也夺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