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剧作家陈川亮《定襄戏剧六十年》系列4

(2011-09-19 08:15:50)
标签:

杂谈

陈川亮

定襄

六十年

文化

戏剧

分类: 戏曲艺术

节选自定襄 文化系列丛书二     主编:刘芳婷贾玉文

                     定襄戏剧六十年

              剧作家 陈川亮

                      第四章:忻定县晋剧团
              

  1958年冬,忻县专署与雁北专署合并为晋北专署,定襄和忻县合并成忻定县,定襄被称之为定襄镇,原忻县剧团人马大部去了大同,以定襄剧团为班底,原忻县剧团留下的人作补充,成立了忻定县晋剧团,阵容整齐,兵强马壮,号称“百人大团”。
              这个阶段,指导员杨贵方,副指导员任林富,团长为外蒙归侨戏曲内行罗圣华。
              1959年,晋北区举办重点剧团调演,忻定县晋剧团参加调演的剧目是《寇准背靴》,由舍命红张振祥扮演寇准,李玉珠扮演柴郡主。舍命红演活了风趣幽默又充满智慧的老寇准,李玉珠演活了心系夫君六郎而又假意掩饰真相的柴郡主,特别是花园跟踪柴郡主一场,两人各怀心事,步态不同,配戏默契,演出效果甚佳,荣获此次调演优秀演员奖,剧团集体还荣获锦旗一面。
              这时剧团的人员,笔者1985年从忻州大南宋村戏台上录下了一幅舞台题壁,可见其详。
              千古不朽载流芳感铭牌
              山西省晋北区忻定晋剧团万古留念
              团长:罗圣华、指导员:任林富
              主演:张正祥、刘桂香、白菊仙、田凤英、李玉珠、郑小栓、白清廉、李占魁、白少春、李蔼、曹石元、白银凤、樊月香、张美云、刘全英、贺灵芝、阎子仪、王玉玲、贺润芬、马福鱼、宋金兰、武成云、张川义、张存治、史连堂、月娥、环娥、春娥、乐器组:田二小、温喜全、李仲明、牛金奎、蔡贵保、
              音乐组:李成明、周峻山、张存祥、张怀智
              勤杂员:韩登(代事务)张怀智(代交际)王映堂(代画
              景)
              一九五九年八月三日留
              这是当时剧团情况的真实记录,但执笔人却没留自己的名字。据剧团老人们分析,可能是王镜儒,因为他喜欢写字,是剧团的文化人,他从剧团再度组建就在团里,从来没离开过。提笔人忘写自己是常有之事。但是它是否全面呢?据剧团老人们回忆,此时应该还有一些忻县剧团留下的人,可能当时写的人是定襄剧团的人,故意不写忻县的人也有可能,反正当时指导员是杨贵方,五台人,就没有录入,(任林富是副指导员),还漏掉哪些人,就不知道了。
              1960年省里戏剧会演,团里没剧目,借七岁红高三贵以《吊煤山》参演,七岁红精湛的稍子功受到晋剧大师丁果仙与蒲剧大师阎逢春、杨虎山的盛赞。
              不久,由大同归忻的原忻县晋剧团的郝淑贞(青衣)、卢菊芬(小旦)、陈桂琴(小生)、曹秀英等加盟忻定县晋剧团,新排了《孔雀东南飞》这个悲剧,演出十分轰动。剧中人焦仲卿由陈桂琴扮演,刘兰芝由卢菊芬扮演,焦母由刘桂香扮演,媒婆由樊月香扮演,这出戏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礼教的罪恶,专横刁恶的焦母对贤慧的媳妇刘兰芝横瞅竖看不顺眼,逼焦休妻,刘横遭羞辱,气愤投河而死,焦从学馆回来,听说贤妻被休,其母又托媒婆提亲别聘名门之女,焦坚决不从,赶忙去看望兰芝,兰芝已投河身亡,遂殉情自缢于树杈。卢、陈扮演的焦刘,让观众洒下同情之泪,刘桂香扮演的焦母,恶狠狠的姿态令人切齿。除此剧外,新排的《杨八姐游春》、《凤仪亭》等剧目也深为观众青睐。
              在此期间,剧团培养的一批青年演员也迅速成长。在新排的《杨八姐游春》中,樊月香(南关旦)成功地扮演了佘太君,贺润芬扮演了王延龄,石立仙饰八姐,宋金兰饰九妹,这些后起之秀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王玉玲、(小旦)、刘全英、武成云(小生)等也陆续担任了一些戏中的主要角色。剧团培养的鼓师李仲明也在师傅郝玉堂精心指点下坐了“九龙口”,他记性好,手头燥,肚里宽阔装戏多。李成明的呼胡也手音好听,稳坐文场首席。
              
            1962年农历2月25日,是定襄南王村的古庙会,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件。原因是村干部王绪点下戏,晚场为《采桑》、《斩子》,村干部的意思是当晚的两个须生戏都想让舍命红张正祥唱。大概私下也与舍命红谈过,他也应承过。但剧团却有剧团的安排,所有角色要听剧务安排。恰剧务是大营红郑小三,他心里嘀咕:《斩子》是张的拿手戏,苦又重,让他唱后边的大轴,前头的《采桑》我唱吧!就照此出了戏牌,《采桑》为大营红郑小栓,《斩子》为舍命红张振祥。哪知《采桑》开演后,郑小栓饰演的秋胡刚上场,那村干部一看上场的不是舍命红,气不打一处来,他一带头,台下响起一片“怼!”声,坷垃瓦块抛上戏台,迫使演员退场,过了一阵后,以为没事了,郑二次上场,又被怼了回去。造成当晚的戏停演事故,酿成解放后侮辱演员的唯一的一次轰台事件,指导员任林富当即向县里反映,处理了大队干部,平息了这场本不该发生的演出风波。
              

 同年,田凤英之女优秀青年小旦演员李玉珠调至山西省晋剧院。
             

  同年,导演石立仁由临县晋剧团调来。晋北戏校毕业生赵元魁也分配回剧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