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形的复杂,在地形等高线图上计算水库库容,一般采用的方法是:一是地形等高线法,二是四棱方柱法,三是三角棱柱法,以上三种方法,都需要划分网格,计算各点高程,分块计算面积和体积,然后累加,过程繁琐直观性差,而且精度不高。在三维地形实体模型上,进行水库库容的计算,就变得非常的简单快捷和准确,使用以下步骤生成三维水体:在三维地形实体模型上,输入一个蓄水位高程,自动生成一个三维水体

此时绘制的三维水体,是在整个图面上绘制的,如图1
(b)所示,如果确定了水库大坝的位置,可以采用切割的办法,将库区以外的水体切掉,余下的就是库区的水体,使用的命令是“区域剖切(保留内部)”,切割出来的图形如图1(c)
所示, 然后将三维大坝实体放置在三维地形实体上。
三维水体生成以后,可以计算水库库容,可以直接使用ACAD查询命令,在“工具”-“查询”-“面域/质量特性”,选择三维水体,计算出三维水体的数据如下:
质量:
16171672.3729
体积:
16171672.3729
边界框:
X: 201.2266 -- 1347.9703
Y: 130.6133 -- 1414.9682
Z: 109.8245 -- 171.8000
质心:
X: 631.3634
Y: 925.9050
Z: 155.8049
惯性矩:
X:
1.5247E+13
Y: 7.7102E+12
Z: 2.2167E+13
惯性积:
XY: 9.5141E+12
YZ: 2.3247E+12
ZX: 1.6013E+12
旋转半径:
X: 970.9867
Y: 690.4871
Z: 1170.7874
主力矩与质心的 X-Y-Z 方向:
I: 1.0154E+12 沿 [0.9225 -0.3857 0.0153]
J: 8.4601E+11 沿 [0.3858 0.9226 -0.0035]
K: 1.8571E+12 沿 [-0.0127 0.0091 0.9999]
以上计算出的体积s,是按照图面坐标计算出来的,真正的水库库容S需根据比例尺进行转换。为了设计上的方便,常常将不同高程的等高线包括的水库面积和体积计算出来,以便选取适当的坝高。程序提示选择三维水体、正常蓄水位高程、死水位高程和高程间距,提示计算结果保存的数据文件名,然后自动进行计算,由死水位开始,按照高程间距,每一个高程计算一组数据,包括当前高程、面积、当前层体积、累计体积等,计算出的数据存入用户指定的文件,可以用电子表格编辑修改,进而绘制高程-库容曲线,高程-面积曲线。
系统提供了动态显示水位变化的功能,分为填(蓄水)、挖(放水)两项,按照用户选定的高程间距自动显示水位的变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