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四要》悟
人养身之道不可不知,古籍甚多,武林绝学,探究求索,少林《易筋经》、七星派《气运心法》、山鹰派《燕飞心旨》、《内气行宫》、《天山功秘笺》、洞庭派《水面行功》、《湖底气运八法》,均以童功行络,此类难以外传其秘,是师门所不允。民间所藏秘录载的也不少,而在传统中医学古籍中养身文献尤广尤多,奇绝无穷。在此,仅将清代雍正年间名医程国彭《医学心悟》中选文【保生四要】传奉诸君,望能知悟,节食自律,以养其身,富家强国。
《保生四要》
一曰:节飲食。人身之贵,父母遗体,食饮非宜,疾病蜂起。外邪乘此,缠绵靡己,浸淫经络,凝塞腠理,变症百端,不可胜纪。唯有纵酒,厥祸尤烈,酒毒上攻,虛炎灼肺,变为阴虚,衹缘酷醉。虛羸之体,全赖脾胃,莫嗜膏梁,澹食为最,口腹无讥,真真可贵。
悟注:人生之体,贵在自护自惜。饮食要得当,不注意飲食,乱吃食物,内臟受损,体外六淫则乘虚而入,浸袭肌体,从肌肤传到臟腑,就会百病丛生,成为难诒之疾。尤为酒液,不能认以亲朋好友、达官贵人或狂论个人食禄是命所注定,就大肆酗醉酒浆“为尊为乐”,实为無尊自寻其孽!在此诚告諸君:若夜饮真粮传统釀造素酒,尤似琼漿,每目睡前自量而饮7克或21、或35、或49克,酒走百脉,速行臟腑,温经络,轻身延年,抗邪侵,有返老童之功效,飲多者遭灾惹祸是生非,罪伤夺命。虚羸极瘦身体者,大凡都是不注意饮食节忌,所伤损脾胃,殃及里臟表腑。对于肥肉膩须少吃,。澹者其义是指味道不浓之食,吕氏春秋:“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澹而不薄”。药王孙思藐:“节五辛”。大凡指澹之义也。“口腹无讥”,人一生无论穷困,还是富有,内心境界要有朴食寿长的养身哲理。再是富甲一方,大魚杂腻,致多病或早而夭卒,再富又有何用。平淡一生,不要刁食挑攴,保持粗食谈菜,能填保肚腹就行了,“澹食为隹”是可贵的食习忠告。
二曰:慎风寒人。生之中,曰荣与卫。寒则伤荣,风则伤卫。百病之长,以风为最,七十二侯,伤寒传变,贼风偏枯,歪斜痿痹,寒邪相乘,经络难明,初在三阳,次在三阴。更有中寒,肢冷如冰,急施温補,乃可回春。君子持躬,战战兢兢,方其汗浴,切莫当风,四时俱谨,尤慎三冬,非徒衣厚,惟在臟精。
悟注:人生荣卫切不可失调,不惜荣卫必然始致百病生。
荣古通营,也作荥。荥之血阴也。《黄帝內经.素问》:“水谷之精也”。《素问》“脉也,其荥色也”。指人体肌肤光华、润泽,身体好。荣在自然变化中,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沦》:“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指五季的自然变化需重之于营,春季三月新的一年始生发于春,万物生灵开始发陈,发是起、启之生发也。陈是故也、旧也,陈旧之意也。所谓“发陈”,即指上旧之年的冬季许多生物潜藏或冬眠,唯等待三月春季到来,少阳之气动,各开始醒发。如蛇冬眠醒;草木发芽。春荣之象也待。其荣须调,荣调则滋润其身得养。人一生切不可不慎风寒进入肌体,一旦風寒侵袭体内,时短者易治,待疾沉病重,纵就名医,疾窜全身,病难辨,疾不愈。今席多少患者风寒窜入,体內时久乱串而为邪者,苦痛叫天,东院不治转西院,得来的是各种有机捡查的一大叠??文告单,耗资数千元——病状不知診未得,何疾犯臟空无一。有汻多患者,待痺痿软瘫,被医者以“血痊腦疾”轻松打发。真乃庸医也!有人会说是过分挖苦,与其说是尊重事实,他们几多深究传统中医珍贵的宝典古籍,何能晓识风寒入体时久邪为疾??!多少医者跨出学校门,时习从医学科混到教授专家级别诊座之上——不顾民间治病苦,只晓敲金玩魔訣。
三曰:惜精神。人之有生,惟精与神。精神不敝,四体长春。嗟彼昧者,不爱其身,多言损气,喜事劳心。或因名利,朝夕热中,神出于舍,舍则已空。两肾之中,名白命门,阴阳相抱,互为其根,根本无亏,可以长生。午未两月,金石俱伤,隔房独宿,体厧轻强。亥子丑月,阳气濳藏,君子固密,以养微阳,金石热药,切不可尝。积精全神,寿考弥长。
悟注:人一生要珍惜自巳的身体,就是养精益神。岐伯曰:“两神相博,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景岳《类经》:“两神,阴阳也。博,交也。精,天一之水也。凡阴阳合而万形成,无不先从精始,故曰常先身生是谓精。按:本神篇曰:‘相博謂之神’。而此曰:两神相博,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盖彼言由精以化神,此言由神以化精,二者若乎不同,正以明阴阳之互用者,即其合一之道也”。精神上只要舒暢,没有屏障就会身强体健。忧则伤气,喜则损心。对那些朝朝夕夕过分追求名利权势者,神气弃舍,精耗心虛,获而何奈?!精气耗失,肾元伤损,阴阳失调,损命折寿。要长寿则要顾及两肾无损而不淫亏。强调养护肾元则要节制房事。要体质轻灵强健,五、六两月则要隔房分居独睡,避免伤及肺臟精气。十、冬腊月是阳气深濳季节应该固精养阳。积精养神定会长寿。
四曰:戒嗔怒。东方木位,其名曰肝。肝气未平,虚火发焉,诸风內动,火牲上炎。无恚无嗔,涵养心田,心田宁静,天君泰然。善动肝气,多至呕血,血积于中,渐次发咳。凡人举事,务期有得。偶尔失意,省躬自克。戒尔嗔怒,变化气质,和气迎人,其仪不忒。
悟注:东方甲乙木,在臟属肝所在方位,清代.乾隆名医王清任,是我国早期人体解家,他在《医林改错》前撰写《内臟图》>:“肝乃清净之臟宜养为善。”岐伯:“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自然界阳气初动于东,阳之气动,便寒转温,升而为春。青色是万物荣泽之象征。肝开窍于眼睛,盛藏精于肝,主魂藏魄定。肝为清净柔弱皎藏,外不可损,内不可伤,更不可受其惊恐。内伤乃六淫盛浸侵袭为病患。岁星乃木之星,十二年一周天,凡十二年满后又始于岁星,始生于木精之气,春之气又始于头了。其音角木音也。其数八木成也,三为木之生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为阳,八为阴,则阳生阴成。肝木主筋,关节能伸屈是肝之春气和。故肝被风寒侵犯则病在筋,尤关节表象为多。臭,张景岳:‘气之总名也,臊为木气所化。”肝虚火內动伤及脾土而损胃,胃不纳而难养其生。保生四要的四个方面只要认真做到了,定会体康寿长。对于那些不懂得注意精神保养的人,不爱护自己身体的人,应该要知道,说话多了是伤肝犯脾土的,患病肝胆脾胃由来。肝气和,脾胃良。人之身安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