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丹尼尔·盖杜谢克是一位美国科学家,他曾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而他的研究与食人魔与“笑死人”的罕见怪病有关……
丹尼尔·卡尔顿·盖杜谢克(Daniel Carleton Gajdusek)是美国的一位病毒学家及人类学家,因为解开了一项重大医学难题,于1976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盖杜谢克在做医学研究时,曾从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带回了56个儿童,并给他们读书学习的机会。这些儿童大部分是男性,当他们长大后,有人却在1996年站出来,指控盖杜谢克曾猥亵了若干名男童。
因事隔多年,证据只集中在盖杜谢克的日记和当年男童的陈述上,但盖杜谢克没有做过多的辩解。他于1997年认罪,在短暂的服刑后,远赴欧洲,客死他乡……
有人说盖杜谢克娈童是因为其多年的研究,让他着魔疯狂,他的罪行其实是一种文化研究的手段。这种说法无疑是荒谬的,可盖杜谢克的研究有什么特别之处呢?特别到会让人为他做出这样的辩解?
“笑死人”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说的一种玩笑话,可真有人会笑到死亡吗?
在1950年,位于南太平洋的新几内亚岛上,许多原始部落的人会不自觉地发出古怪的笑声,只要一那么大笑,这个人很快就会死去。这种怪病在当地也叫“库鲁病”,库鲁在新几内亚有震颤的意思,因为发病的人会身体震颤,并失去记忆,最后发出笑声而后死去。
盖杜谢克从一位卸任了的当地医政官员那里得知了这种怪病,然后深入原始森林,与土著部落生活在一起,学习他们的文化与语言,并对死者做了尸检,想要揭开怪病的谜团。
原本,盖杜谢克以为“笑死人”的怪病可能是一种原始森林中的微生物引起的,但在做完几次尸检后,这个推测被否定了。后来,盖杜谢克又怀疑是某种不知名的病毒引起的,可惜也没有找到实质性的证据。
在与土著部落生活了一段时间后,盖杜谢克又猜测,这种怪病可能与人们的饮食有关。可盖杜谢克对部落的食物、饮用水、土壤都做了检验,又是一无所获。
这时,盖杜谢克已经确定,怪病的源头与部落的日常生活无关,那么怪病是怎么引起的呢?让盖杜谢克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答案在一个葬礼上被找到了。
在盖杜谢克住在部落的时候,有一位长者笑着笑着就离开了人世。长者在部落地位高,他死后,部族就聚在一起为其办葬礼。
新几内亚的部落很奇特,他们的葬礼并不需要披麻戴孝、大哭大喊,也不会穿着黑色西装,面色沉着地在坟墓前哀悼。当人们聚齐后,他们就割下了长者的脑袋,然后挖出了脑子,大家就开始分食切成一片片的脑子。
盖杜谢克看得目瞪口呆,他仔细地观察了一片脑子,然后带回去做检验,看看上面有没有微生物或者病毒的存在,可并没有找到病毒。不过,盖杜谢克将脑子给一只黑猩猩吃了,那只黑猩猩后来也得了怪病。
在统计中,怪病多发于部落的女性及儿童,男性则少一些。根据盖杜谢克对部落的文化研究,葬礼上分食死人时,男性有特权,能吃尸体的肌肉,而大脑等器官就由地位低的妇女儿童分食。
盖杜谢克看出端倪后,将死者的脑组织接种到了黑猩猩身上,黑猩猩就出现了类似的症状。这些现象都表明,怪病的流行是因为人们将死者脑组织来的病原给吃了。
在进行了多次的实验后,盖杜谢克得出了结论:怪病的病原是一种慢性入侵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病毒,它主要寄宿在大脑中,能长期潜伏,而后世的研究也证明,那是一种朊病毒。
朊病毒存在于神经细胞的表面,它导致库鲁病的原因相当奇特,因为它与通常的细菌或病毒致病的模式完全不同。朊病毒不是病毒,它没有DNA或者RNA作为遗传物质。变异的朊病毒和正常的朊病毒的区别通常仅仅在于它们分子的三维结构不同。
科学家们相信,当变异的朊病毒进入人体特别是脑组织之后,它会“拉拢”其他正常的朊病毒,让它们统统变成变异的普里昂蛋白。
这些变异的朊病毒会聚集在一起,最终导致宿主的大脑变得如同海绵一样充满空洞,神经系统就这样遭到了致命性破坏。“疯牛病”与人类因食用带有“疯牛病”病毒的肉所制成的肉制品而导致的新型克雅氏病,都属于朊病毒疾病。
由于盖杜谢克找到了病因,部落的人已经渐渐改掉了吃人的风俗,“库鲁病”也没有再流行了。
不过,人类学家根一些据研究认为,在几十万年前的原始人类族群中,或许也流行过类似的“库鲁病”,“人吃人”不是现在才有的恶习。吃同类,引发传染病,已经不是新闻了。
盖杜谢克对怪病的研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在离开新几内亚时,还为了让部落的儿童接受文化教育,通过了各种渠道的努力,将他们带到了美国。令人震惊的是,盖杜谢克晚节不保,那些男童长大后,指控他曾与男童们发生过性关系。
BC播放过一部《天才与男童们》(The Genius and the Boys)的纪录片,内容讲的就是盖杜谢克的生平。纪录片评论了盖杜谢克的娈童案件,制片方认为,盖杜谢克犯下罪行,除了对欲望的渴求,也有对科学和人生的探索。当然,这样的评论显然没有招致好评。
丑闻爆出后,令盖杜谢克名声扫地,在坐了短暂的牢后,他去欧洲进行了五年的无监督缓刑,最后客死他乡,享年85岁。
(编译:金万藏,悬疑志签约翻译,出处:维基百科,首发刊登悬疑志微博,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商业使用请联系@悬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