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问与学

(2009-03-09 11:58:51)
标签:

学问

提问

2岁

认知

育儿

不知道“学问”这个词是怎么演变来的,以前从没有在意过,却在希宝每天不断的发问下突然想到:“学问”应该就是学与问的不断交织过程,边学边问,在提问中获取知识,不断学习——是为“学问”也!呵呵,希妈又从希宝身上学到了这个可贵的道理。问与学

希宝从1岁多一点开始,就整天在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从吃的、穿的、玩的、到所有眼睛能看见的东西,希宝都要问个明白!

而一般希宝要问个明白的过程是这样的:

1、  每一个新鲜事物,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先问“这是什么?”

2、  然后“这是干什么(用)的?”

3、  根据你的回答,希宝继续问:“它好不好吃?”或“它好不好玩?”或“它好不好看?”或“它好不好听?”……

4、  “这是谁买的?”

5、  “这是在哪里买的?”

6、  “乐乐能不能玩?” “乐乐能不能吃?” “乐乐能不能听?”

7、  “它像什么一样?”

……

这个过程一般要重复5次左右,如果这个过程中你的回答有哪一次跟之前的不一样,那么之前的就算白问了。希宝肯定会很执着的要你解释为什么会有两个答案?而这两个答案又分别是什么东东?

一般来说,只要带着希宝出门,希妈的嘴肯定是不停的在说话,不停的在回答希宝的各种问题。其实希宝一般听一遍就能记得很清楚,希爸说希宝每个问题要重复好几遍是看天线宝宝的后遗症,可希妈不这么认为。希妈觉得希宝不停的重复是为了加深记忆,也是为了引起大人的注意,为了多跟大人交流。所以希妈一直很珍惜这种机会,总是不厌其烦的一遍遍重复答案。而希宝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了新知识,而且感受到妈妈对她的足够重视和尊重,也因此越来越喜欢提问、喜欢观察。

很多时候,希宝能够发现一些我们大人根本注意不到的东西,而且能够很快把未知的东西跟已知的东西做比较、做联想,比如:希宝第一次见到海边细碎的白色浪花形成的泡沫,希宝马上说:“像牛奶一样!”第一次听到童谣里下大雨的声音,希宝说:“像大海一样!”吃完橙子,对着橙子皮说:“像翘翘板!”这些都不是大人引导的,而是希宝自己的联想,希妈对此非常欣喜!可见希宝平时的提问是将一件事物的各方面特性发掘到底的过程,也是跟已知事物进行对比的过程。一般当希宝提出“它像什么一样?”的时候,就是希宝自己对比没有结果,需要希妈来帮助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希妈也回答不出来,只好告诉希宝:“妈妈也不知道,等我知道了告诉你好吗?”希宝也会很乖巧的说:“好!”

在希宝学与问的过程中,希妈已经感觉到很大的压力,原来生活中很多常见的东西自己根本没有了解透彻,又如何跟希宝来传授呢?真是很汗啊!问与学,看来希妈得先自己恶补一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